觀點投書:能源政策的公平面─以土地開發為例

2020-03-25 05:40

? 人氣

歐洲疫情肆虐,波蘭已經宣布關閉邊界。圖為德波邊界的公路。(美聯社)
發達的公路系統削弱美國大眾運輸的發展,汽車商運用此策略成功使得美國民眾習慣開車(資料照,美聯社)

當汽車問世以後,對於汽車商而言,如果沒有足夠適合汽車的公路系統,或是多數人都利用大眾運輸系統,則對於汽車的銷售將相當不利。汽車公司採取的策略是,先投入市區電車與公車業務,來打擊既有的大眾運輸系統,等既有的大眾運輸倒閉以後,汽車業者再逐步取消自己的電車與公車服務,以刺激消費者購買汽車。另一個副作用是,原本按照電車、鐵道路線興建的許多社區被新建的公路系統切割為支離破碎,而喪失了原有的生活機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隨後二次大戰時,汽車商遊說國會,以國防需求的名義,由聯邦政府出資建設以及管理全國性的高速公路系統。當時美國國防部長威爾森(Charles Wilson)留下一句名言:「對國家好的事,也對通用汽車好,反之亦然。」(Rushkoff, 2009:42)然而,由於聯邦政府的官員並不可能深入了解全美各地的環境與社會背景,其路線規劃時常遭到地方政府與地方人士反彈,但地方政府並沒有主導權,因此也導致了大量的迫遷。而為了建設聯邦的高速公路系統,大眾運輸系統的預算僅佔交通預算的1%,也使得城市規劃者將更容易運用公路的設計,來區隔社會的階級與族群。換言之,就是運用全體納稅人的稅金,來打造服務中上階級市郊式的居住與交通模式,並使市區進一步的衰敗。最後,由於大眾運輸遭到汽車業的政治打擊而衰落,使得美國社會產生了刻板印象,認為大眾運輸已經被「市場機制」自然消滅,且認為人人都要買車並且搭配郊區住宅,才是基於自由市場的「正常美國人」之生活選擇,即使欣然買房的人事後發現,每天陷入三個小時的塞車地獄、缺乏社交、生活機能場所,也無可奈何。而對於仰賴大眾運輸的中低階級而言,當越來越多城市按照汽車交通模式來建設,彼等如同生活在一個空間、運輸規劃跟外星球沒兩樣的地方,被迫付出更多生活成本。

在上述的歷程中,金融政策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羅斯福總統(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於1933年用政府資金創辦了「屋主貸款公司」(Home Owners' Loan Corporation, HOLC),此公司徹底改變了美國人的金融觀念。在過去的美國,跟銀行貸款被視為人生的汙點、沒面子,然而HOLC協助許多因為大蕭條而陷入財務困境的民眾,使許多財務危機的民眾所抵押的房子免於被銀行拿走。最重要的是,此公司扮演平台,串聯屋主、買家、貸款方、銀行,擔保未來房市的穩定,而使得借貸雙方得以安心。在1934年,美國政府設立了「聯邦住房管理局」(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擔保購屋者的貸款,因而大幅刺激了市郊住宅的景氣成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