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能源政策的公平面─以土地開發為例

2020-03-25 05:40

? 人氣

然而,在這過程當中,也包括大舉拆除弱勢族群住所、種族歧視的社區規劃、傳統社交場所的喪失、長途通勤導致生活品質的惡化、社區機能支離破碎、青少年疏離與犯罪問題、房市炒作、大建商壟斷市場以及享有特權與補貼等等,都為人所詬病。而美國政府也藉此機會,指定住宅的格局要符合小家庭活動的模式,而不利多代同堂家族互相幫助的規劃。市郊住宅通常包含前院草皮、後院(通常在廚房旁邊,方便掌廚順便監視小孩)、果樹等等,著名的開發商李維特(William Jaird Levitt)很滿意地說:「沒有人擁有房子跟草坪以後還能去加入共產黨,他有太多事要忙。」 (Rushkoff, 2009: 47)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由以上美國城市與交通運輸發展歷程可知,城市的規劃,遠非一些網路所謠傳的是自由市場機制發展的結果,而美國人也並非「天生」喜歡開車為主的運輸方式。在此過程當中,政府與企業的介入干預,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可以說,美國今天之所以成為碳排放大國與貧富差距大國,而美國聯邦政府卻始終難以強力推動再生能源轉型與大眾運輸體系,尾大不掉的汽車主體運輸方式與市郊住宅模式的影響甚為深遠。

20150706-台北市汀州路都更案,龍腦,釘子戶。(顏麟宇攝)
筆者認為「釘子戶」時常是被以永續之名迫使大量居民遷出過程的受害者,違反自然生態。圖為台北市汀州路都更案。(資料照,顏麟宇攝)

廖桂賢(2017:200-205)指出,當今的許多國家,打著永續城市之名,進行種種城市規劃,並融入各種環保相關指標。然而,許多的開發案,都是先破壞自然綠地,再來開發,甚至以「永續」之名迫遷大量居民。此等違反生態、違反人道之計畫,僅是所謂的「漂綠」(green washing),而非真正的永續。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亦明確指出,永續發展的內涵包括了社會正義、公平之要素。尤其只要是營造新市鎮,即使用再環保的設計,都難以彌補被摧毀的自然綠地,更別提空屋率過高的地區,等於白白浪費能資源。林憲德早已指出「有些房地產投資商假借『減碳』之名,開始慫恿一些政府官員去訂立『容積率獎勵綠建築』的辦法,想要藉『綠建築』發一筆地球環境危機的『災難財』〔…〕有些官員也不知其對環境破壞的嚴重性,漸漸配合演出,讓『容積率獎勵綠建築』的風聲四起。」、「本人身為我國『綠建築制度』的催生者〔…〕不得不在此鄭重呼籲相關單位,應該立即制止這種糟蹋環境、禍延子孫的暴行。坦白說,處於大量耗能、嚴重浪費的時代,現行「綠建築標章」只是以節能、節水百分之二、三十為目標而已,但是容積率獎勵所帶來的資材消耗、能源負擔、二氧化碳排放、交通超荷、公共設施不足、擴大城鄉差距等,其危害程度是千萬倍於『綠建築』之貢獻度的。」(林憲德,2008)。正值我國積極推動綠色能源轉型之際,且武漢肺炎方興未艾,對能源需求之壓力亦有舒緩之效,奉勸執政黨宜趁機改革既有「表面快速效率,實則後患無窮」之國土空間計畫體系,方為綠色能源轉型之正途。

*作者為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美國德拉瓦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博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