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任平生─倪匡傳》選摘(1):地球上漢字寫最多的人

2014-12-05 05:18

? 人氣

在倪匡心目中,金庸小說,天下第一,古今中外,無出其右。他至今對《鹿鼎記》、《天龍八部》及《笑傲江湖》等,仍愛不釋手。倪匡女兒年少時,老師建議她在暑假期間看《戰爭與和平》,老爸卻給她更好的建議:「要看就不如看《鹿鼎記》嘛,不知有多好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時,《東方日報》「龍門陣」副刊由周石負責,他善於發掘新作者,常請人飲茶吃飯,私下聊天,聽到對方在茶敘飯局上說故事精彩,就鼓勵他們寫東西,倪匡就是其中一個。倪匡在「龍門陣」寫專欄,名聲大了,朋友推薦倪匡給《明報》。

那時候的《明報》副刊人才濟濟,擠進去相當不容易。金庸很重視自己《明報》的副刊,作者都由他親自挑選,他觀察了倪匡一批文章後,才點頭請倪匡寫專欄。在《明報》副刊,倪匡有個專欄「草草不工」。意思不工整,意帶謙虛。當年,倪匡拜馮康侯為師,研習書法和篆刻。馮康侯寫了一個印稿讓倪匡學刻,就是「草草不工」四字。倪匡很喜歡這一方印。倪匡在《明報》上的專欄,頗受讀者青睞。一次,潘粵生對倪匡說:「當時做的多次讀者調查顯示,你的東西擁有的讀者最多。」倪匡一聽笑了:「哈哈哈哈,也算是對金庸先生有個交代了。」

一九六一年,在《明報》成立兩周年酒會上,倪匡見到查良鏞,查良鏞就叫他去《明報》上班。

最初月薪六百三十港元,由沈寶新發的,其中有一張五百元的大牛,香港人叫它為「棉胎」(棉花胎),意思是像被子一樣大。這五百元紙幣,倪匡還是第一次拿在手裡,內心有一種異樣的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回家後,倪匡拿著那張「棉胎」拚命往牆上刮,看看是真的還是假的。在粉白的牆上刮,真的會留下一絲絲顏色,假的一點也留不下。這張「棉胎」刮出了顏色。

在香港,當年是武俠小說全盛期,報紙上除了查良鏞的文章外,需要人寫長篇武俠,每天兩千字左右。查良鏞一時找不到人寫,就叫倪匡寫了。

倪匡寫的是《南明潛龍傳》連載武俠小說,連載了幾十萬字,還出了書。查良鏞很少給別人的書作序,卻替倪匡這部書寫了前言。二十年後還有人記得這部書,批評倪匡寫得爛,倪匡聞悉笑著承認:「我從來沒說過自己的文章寫得好,看得下去就是嘛。」倪匡早期武俠作品包括「女黑俠木蘭花」、「浪子高達的故事」、「神仙手高飛的故事」,以及《六指琴魔》、《五虎屠龍》等武俠小說。

倪匡的寫作速度,任何人都難以想像。他自稱是「自有人類以來,漢字寫得最多的人」。此話不假。他寫作速度最高記錄是一小時五千字,用他的話說,那是所謂「革命加拚命」的速度,最慢也有一小時二千五百字。他平均每小時可寫五百格原稿紙九大張,偶爾趕稿,則可寫十張,即五千字。有那麼幾年,他一天寫兩萬字,上午的兩個半小時寫一萬,下午的兩個半小時寫一萬,同時要為十二家報紙寫長篇連載。要寫稿快,倪匡有兩大祕訣:一是用廉價圓珠筆,折半以減輕分量,寫字就能快捷;二是字體要靠邊,或左或右都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