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黑白間靜看風雲 人生路坎坷前行─悼圍棋大師吳清源

2014-12-02 17:08
圍棋大師吳清源於11月30日病逝,享壽百歲。(騰訊大家網/CFP供圖)
圍棋大師吳清源於11月30日病逝,享壽百歲。(騰訊大家網/CFP供圖)

我不嗜棋,於圍棋一道只是粗通,僅知規則而不知玄奧,當年聽得「易學難精」四字,便知自己注定游離於門外。知道吳清源其人,也並非因為圍棋,而是因為我感興趣的民國史。

那位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的「六不總理」段祺瑞,一生酷愛兩件事,一是權力,二是圍棋,想來後者的攻城略地,也契合了他的專權之心。他手談之時甚多,府中養了眾多愛棋門客,每月還給津貼。但他好勝心強,門客常常讓棋,他長子段宏業不讓,還引來他的憤怒。吳清源年少時也曾入段府,亦曾與段祺瑞手談一次。小孩子不知「規矩」,大勝段祺瑞,後者一言不發,起身回屋,從此也不再跟吳清源下棋。不過段祺瑞此舉,只是出於好勝心,並非全無容人之量,每月仍照樣給吳清源百元津貼,養他學棋,直至自己下野,無力承擔這筆支出為止。

後來吳清源於14歲東渡日本,成為圍棋史上的神話。他在1939年到1956年之間,在殘酷的升降十番棋中擊敗當時日本所有高手,成為「昭和棋聖」,突破傳統邊角束縛,開闢「新佈局」,奠定了現代圍棋之基。這位百歲老人,一生以棋為伴,年少時左手執棋譜,右手執棋,終日不輟,乃至手指變形,與段祺瑞、溥儀和多任日本首相曾有棋緣。經歷過北洋、抗戰等大時代動盪,載浮載沉。

他曾說:「一百歲後我也要下棋,兩百歲之後我在宇宙中也要下棋」,言辭中早已看淡生死。

我特別喜歡純粹的人,世人多庸碌,美其名曰成熟,甚至以此譏諷赤子之心,可真正有成就的人,有哪個不是純粹的呢?吳清源的世界裡只有圍棋,棲身於日本這樣一個對美有極端追求的國家,其實是幸事。若他留在中國,且不說時代動盪、命運難測,也不說他能否躲過那些毫不講理的政治運動,僅僅是因為「不夠平庸」,他就會成為俗人口中的笑料——從小,我就聽過無數對知識分子的嘲笑,諸如他們不會種地、不會換燈泡、不會幹家務,還有陳景潤生活不能自理之類,甚至直到今天,這種對知識分子的妖魔化仍在繼續,彷彿人這輩子的最大任務就是種地、換燈泡和幹家務。庸人之所以庸碌,恰恰是因為他們喜歡將自己僅有的技能當成世界上最高級的技能,然後用以嘲笑真正的高潔。這不僅僅是反智,也是一種底層的強權。日本圍棋界推崇吳清源為「不拘泥於世俗瑣事,如溪谷清流般,窮其一生於圍棋的天才」,實乃吳清源之幸。

所以,每當有人對吳清源的日籍身份有所爭議時,我都會搬出「幸運」二字。儘管吳清源的旅日生涯,也曾遭軍國主義壓制,也曾被棋壇排斥,但終其一生,若橫向比較,日本仍是最好的選擇。他1936年加入日本國籍,1947年失去日本國籍,並被日本棋院除名,1949年加入中國民國國籍,1979年,因子女的婚姻和就業受到影響,他再度選擇歸化日本國籍,幾番選擇之中,儘是人生無奈。1933年,他參加「日本圍棋選手權戰」,此時正值日本策劃「滿洲事件」,中日關係十分緊張,與秀哉的對決也因此被媒體有意冠以「中日對抗」之名,對還不滿20歲的吳清源來說,壓力可想而知。但這僅僅是個開始,類似的壓力曾經如影隨形,卻未讓吳清源退縮,自「鐮倉十番棋」後,他便開始了自己的霸業,連續15年的升降十番棋,將日本頂尖棋手一一降級,開創「吳清源時代」,甚至最終無人可戰,升降十番棋被迫取消。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柯P效應 台灣智庫調查:6成民眾願支持兩黨外候選人
跨年夜 柯文哲邀郝龍斌與市民同樂
選後交流繼續 陳德銘、龔清概陸續來台
香港佔中三子 明向港府自首
林中森:選舉過後 兩岸往來應回復正常
林濁水、姚立明籲雙英會 修憲共推內閣制
34立委連署 籲馬總統任命彭淮南為閣揆
美版《十月圍城》?康有為密刺孫中山信函現身
承擔敗選 馬英九宣布請辭黨主席
神隱數日 連勝文見馬英九致謝
請辭副主席 吳敦義:符合體制考量
柯P副手林欽榮陷爭議 賴清德:他和南鐵案無關
[影片] 無人郵差,靠條碼自動幫你網購送到家!
關閉腦部疼痛開關 不成癮止痛法新途徑
蔡英文:期待馬專注總統角色 讓政策符民意
黨內第一時間保馬 洪秀柱:但面臨排山倒海力量
柯P當選就切腹?切魚腹啦!
航母殺手現身 雄三反艦飛彈試射成功
避免執法惹議 美警將配隨身攝影機
郝柯洽談交接 柯:尊重12年國教既定政策
親馬派開砲:淪權鬥 改革契機稍縱即逝
風傳媒看天下》中國香港與中國網路沙皇
俄啟用新國防大樓 宣布2015擴大軍演
風評:台灣不能一直空轉 請總統拜託蔡英文共商新閣
聯合國資金短缺 敘利亞難民斷糧
不談改革談黨魁 朱立倫:給國民黨的最後一刀
港泛民派議員呼籲 勿再升級抗爭
吳敦義:絕非以退為進 不參選黨主席
海軍古董潛艦改裝鋰電池 增潛航時間
國外專家勸阻 山寨版潛艦耐壓殼體不可行
財經動態》感恩節零售表現不如預期 歐美股市連動
《12月2日台灣媒體頭條》
朱淑娟專欄:台灣十年來最嚴重枯旱,七成地區缺水
觀點投書:我們不要「小確幸政治」
呂紹煒專欄:選後經濟─開放頓挫 風險升高 房市入空頭
學生領袖無限期絕食 要求香港政府對話
洪秀柱將接任國民黨代理黨主席
「柯辦林志玲」浮出水面 柯P的神秘潛艦部隊
民團拜會立院 呼籲兩岸條例暫擱置
Sony最新力作:電子紙手錶
內閣總辭牽動預算及法案 立院朝野將協商
美麗灣案「留後路」 台東縣府決定上訴
777豪華經濟艙 提升乘坐舒適感
《TIME》年度人物票選 佛格森鎮民暫居冠
民進黨邀黨籍未來首長聚會 將討論區域治理
博訊報導 《大公報》助理總編叛逃台灣
民進黨選舉大勝 吳釗燮啟程訪美交換意見
龍應台辭官:陪母親走人生的最後一里路
馬無法回應人民不滿 蘇貞昌提修憲
前閣員擬發動連署 拱朱立倫接黨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