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選摘:《台北戀人》(1)─歸鄉(上)

2014-09-22 06:05

? 人氣

報導文學作家藍博洲最新作品《台北戀人》以小該形式,呈現「四六事件」的歷史真貌。(印刻出版提供)

報導文學作家藍博洲最新作品《台北戀人》以小該形式,呈現「四六事件」的歷史真貌。(印刻出版提供)

老周,飛機終於滑行到起飛的跑道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聽到規律的鼾聲開始在密閉的機艙空氣中起伏交響著。不一會,飛機加速起飛了。我隨著微微震動的機身急速向上爬升而昏昏入睡。飛機爬升到航道規定的高度,扣上安全帶的警示燈熄滅了。在似醒似睡之間想著往事的我又睜開了眼睛。身旁那兩名多話的台灣青年已經沉浸在睡夢中了。靠走道,較瘦的那個,頭斜斜地歪著,嘴巴張開,口水似乎就要流了出來;緊挨著我的較胖的那個響著鼾聲,襯衫底下圓凸起來的肚皮隨著呼吸的律動有節奏地起伏著。我從前座椅背的置物袋中拿出耳機,拆開包裝的塑料袋,戴了起來;耳邊響起的悠然樂音稍稍減輕了那擾人的鼾聲……

機艙的廣播又響起了。女空服員告知用餐時間到了。機艙裡原本沉悶的氣氛突然變得輕鬆。人聲陸續響起。有些乘客已經起身急著走往衛生間。我身旁的那兩名青年也醒過來了。也許是餓了吧,或是還沒全然清醒的緣故,他們不再無意義地交談,靜靜地等飯吃。餐車來了。餐點有雞肉飯和牛肉飯兩種。我要了一盒雞肉飯和一杯礦泉水。我吃了幾口飯,感到喉嚨有些不舒服就不吃了;但還是吃完那小盒蔬菜沙拉,然後一口一口慢慢地喝著那杯水。

空服員估計旅客都用過餐之後,又推著餐車,逐排收拾簡易餐桌上凌亂的餐盒。隨後,另一名空服員走在後頭,右手拿著一壺熱茶,左手托著茶盤,帶著職業性的微笑,一一詢問乘客需要喝點烏龍茶嗎?我要了一杯。茶水有點燙嘴。我先淺淺地抿了一口,然後把茶杯放在已經收拾乾淨的摺疊餐桌上的置杯槽,再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喝著那淡得幾乎沒有味道的茶水。就在喝著茶的時候,我想起了愛喝茶的黃石岩老師。事件後,台灣當局整頓師院,黃老師被驅離台灣,回到大陸。因為這樣,我輾轉回到北京後,幾乎每年都要抽空去北京師大,看望在那裡任教的黃老師,一直持續到他逝世為止。每次見到我,黃老師的第一句話總是問說:晶瑩啊!有沒有新華的消息?每一次,我都只能無奈地搖搖頭。老周,我想,這次回來,關於你的下落,應該會有確切的消息向黃老師的在天之靈稟報吧!

老周,台語戲劇社成立大會那天的交談以後,我和你有了更進一步的來往。我們經常約在民主走廊碰面,一邊看著那些新張貼的壁報,一邊討論。我記得,就在台北天氣開始冷涼的那天下午,下了課,我們又習慣性地走進穿廊,按著順序,一張張地看著貼在牆上的壁報、標語、招貼和海報。看著看著,我們在漫畫社的欄目前停住腳步,認真地看著一幅名為〈綠化寶島〉的漫畫─那是一幅畫得像甘藷一樣的台灣地圖,地圖上插滿了頭戴鋼盔、身穿綠色軍裝,像竹筍一般的國軍。我們不約而同會心地笑了。這個同學膽子也真夠大啊!我感到既敬佩又憂心地對你說。二二八剛過,他就不怕給自己惹麻煩嗎?你靜靜地看著我,沒說什麼。我們繼續瀏覽著牆上各種壁報的內容。在名為「野草」的欄目前面,我又被一首題為〈誰能禁止我的心跳?〉的詩句吸引而駐足觀看。我情不自禁地放聲朗讀:

地球,

在宇宙間日夜轉動;

熱血,

在血管裡不斷呼嘯。

任謊言掩飾無恥,

絲毫改變不了偽善的腔調;

任暗箭輪番射出,

永遠無法封煞憤怒的吼叫。

幾度春風吹綠校園小草,

一支號角翻騰海峽波濤。

多行不義必自斃!

我自巍然仰天笑。

這是歷史的永恆,

誰能禁止我的心跳!

我沒想到,二二八才過半年,師院校園竟會出現這樣讓人熱血沸騰的詩,於是又好奇地看著掛在壁報旁邊的投稿箱上貼著的「約稿三章」:投稿文章一旦發表,文責概由主辦人負責。

妳想給它寫稿嗎?你顯然已經看出我內心的想法了。

我想要加入野草社。我說,隨即拉著你走向野草社的社團辦公室。

一個長相斯文的男生彬彬有禮地接待我們。

我是野草社社長朱裴文,教育科二年級。他先自我介紹,然後看了我填寫的入社資料,熱情地表示歡迎,接著又直接問我為什麼想參加野草社?

我從小就喜歡文學,我坦率地回答,讀了野草壁報張貼的〈誰能禁止我的心跳?〉,很受感動。然後,我又激動地說,真想認識寫那首詩的同學。

那首詩就是我寫的。朱裴文落落大方地說。

你是怎樣的心情會寫那首詩?

我從小在上海長大,受到抗日救亡運動的影響,自然就有不受帝國主義欺侮的愛國主義思想與志氣。朱裴文嚴肅地回答。因為抗戰時沒能好好念書,到台灣以後就想專心念書,不再管外面的事了。可隨著內戰爆發,大陸的經濟凋敝,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民變與學潮層出不窮。二二八事變後,台灣的社會氣氛也非常低迷,許多本省同學不知道台灣要往何處去?在這樣的現實下,我想我還得出來做點事,於是就組織了野草社,同時也參加了大家唱合唱團。他加重語氣強調說,我希望通過辦壁報和唱歌的方式,推展台灣的學生運動;會寫那首詩,也是因為對時局有感而發啊!

*作者為知名報導文學作家,長期關注二二八、白色恐怖時期政治犯的故事。本文為作者歷時九年精神跋涉、初稿三十萬字幾度刪修,終於完成台灣最早的學運小說《台北戀人》之選摘,敘述一九四九年四月六日,軍警直接進入台北兩所大學的校園,集體逮捕了數百名住宿學生,史稱「四六事件」的故事,作者以小說形式呈現歷史的現場,還原事件的真實面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