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拍不用無人機!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愛上高空攝影,卻親眼見證氣候變遷的證據……

2017-03-21 07:00

? 人氣

伊朗塔敘克湖面上群聚著火烈鳥,是史坦梅茲最為人所知的代表作之一。(圖/史坦梅茲攝影,國家地理雜誌提供)

伊朗塔敘克湖面上群聚著火烈鳥,是史坦梅茲最為人所知的代表作之一。(圖/史坦梅茲攝影,國家地理雜誌提供)

提到「空拍」,多數人想到的可能是利用無人機或搭乘飛機,但對《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史坦梅茲而言,都比不上「穿著」動力飛行傘親自飛上天,在近百公尺的高空遊歷美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30年攝影生涯中,史坦梅茲(George Steinmetz)走遍27國,造訪沙漠、雪峰與極地等極端地貌,以「沒有人看過的角度」把大自然攝入鏡頭。史坦梅茲近日來台為最新專題取材,17日也舉辦講座與台灣民眾分享高空攝影的絕倫體驗。

尼日的阿德拉爾鹽泥池,鹽漬土與水混合形成彩色泥漿,彷彿「沙漠中的馬賽克拼貼畫」。(圖/史坦梅茲攝影,國家地理雜誌提供)
尼日的阿德拉爾鹽泥池,鹽漬土與水混合形成彩色泥漿,彷彿「沙漠中的馬賽克拼貼畫」。(圖/史坦梅茲攝影,國家地理雜誌提供)
20170317-國家地理空拍攝影大師喬治•史坦梅茲晚間在三創進行講座,分享攝影多年的心路歷程。(蘇仲泓攝)
國家地理空拍攝影大師史坦梅茲17日晚在三創進行講座,分享攝影多年的心路歷程。(蘇仲泓攝)

91公尺的完美高度

91公尺,是史坦梅茲認為最適合空拍攝影的高度,為什麼是這個數字?史坦梅茲坦說,91公尺是300英尺換算而來,是美國人的慣用單位。「再高一點,地上的人與景致太小,再低一點,對飛行員又太危險。」史坦梅茲最初搭乘直升機進行空拍,但他發現飛行速度太快難以捕捉美景。於是看上了少見的「動力飛行傘」(paragliding)

動力飛行傘結合滑翔傘與推進器,可以減少起降限制,史坦梅茲播放自己起飛的影片,飛行員需背著附有螺旋槳與引擎的座包死命狂奔,待飛行傘如風箏般穩穩乘住氣流後開始升空。不得不說,看來有點逗趣。

以雙腳起降的動力飛行傘讓史坦梅茲用史無前例的方式一窺人跡罕至之境。(圖/史坦梅茲攝影,國家地理雜誌提供)
以雙腳起降的動力飛行傘讓史坦梅茲用史無前例的方式一窺人跡罕至之境。(圖/史坦梅茲攝影,國家地理雜誌提供)

「最適合沙漠的探險工具」

史坦梅茲認為,飛行傘是「最適合用來探勘沙漠的交通工具」。因為沙漠過熱空氣稀薄,直升機常常無法起飛,流沙也容易讓車輛陷落。而且沙漠探險所費不貲,但飛行傘耗油量低,10公升燃油就能飛行約2小時,節省不少運輸成本。

史坦梅茲分享,他曾花費3年取得利比亞的攝影許可證,但格達費政府卻不願發給飛行許可證,他與隊員遂拆解飛行器,謊稱飛行傘是「帳篷」偷渡進利比亞,完成2個星期的拍攝計劃。

史坦梅茲也使用過近年流行的空拍機,但他認為,空拍機較適合「已經知道要拍什麼」的人,必須查好大量資訊,若發現異於前人記錄的景象也無法靠近觀察,雖然安全,但也缺少發現美景的感動。

但他也強調,動力飛行傘仍具有危險性,不少次起飛失敗摔得鼻青臉腫,一次墜地時甚至讓小指骨折,但基於拍攝行程已是最後一天,史坦梅茲硬撐著沒去醫院,左手小指至今都沒有完全痊癒,無法伸直。

以雙腳起降的動力飛行傘讓史坦梅茲用史無前例的方式一窺人跡罕至之境。(圖/史坦梅茲攝影,國家地理雜誌提供)
以雙腳起降的動力飛行傘讓史坦梅茲用史無前例的方式一窺人跡罕至之境。(圖/史坦梅茲攝影,國家地理雜誌提供)

飛上天,在地球發現另一個世界

史坦梅茲對極端地形情有獨鍾,對他而言,越無人踏足的地帶越是讓人驚豔。他的代表作之一「空漠」,拍攝沙烏地阿拉伯境內的魯卜哈利沙漠(Rub' al Khali,意為「空曠的1/4」),這個寸草不生的龐大沙漠面積超過荷蘭、比利時和法國總和,連遊牧的貝都因人都不敢穿越,漫漫沙海連一顆礫石都沒有,恍若來到另一個星球,被史坦梅茲稱為「地圖上找不到的國家公園」。

由衛星拍攝的魯卜哈利沙漠。(圖/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由衛星拍攝的魯卜哈利沙漠。(圖/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史坦梅茲也分享,某次他前往非洲查德一處沙漠探勘,竟然發現一個戰間期法國兵團的營地,其外圍地區在70年代查德內戰時被鋪滿地雷,因此數十年來都沒有人敢接近,也幸虧乘著飛行傘無需觸及地面,才能照下80多年前的殖民遺跡。

危險國度出生入死,最擔心氣候變遷

為國家地理雜誌服務20多年,史坦梅茲也在91公尺高空見證世界的變化,例如他於80、90年代在全球趴趴走,連非洲都能獨自「壯遊」2年半,2000年以後卻因為反恐主義,多次在中東國家被懷疑為間諜,曾遭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和葉門等國家逮捕甚至軟禁,局勢變化可見一斑。

但最讓他心痛的,是地球被迫面臨的「滄海桑田」。史坦梅茲經常重複造訪拍攝地點,一圓「也許另一個角度更美」的心願。但鏡頭下氣候變遷的證據一覽無遺,例如秘魯安地斯山脈在他兩次造訪的10年間,冬季的山頂雪線竟然上移了數十公尺,從雪白圓帽變成筆尖般的一小塊白點。

除了融雪危機,世上的沙漠還在不斷擴大,他指出,以色列著名的死海正因為超抽地下水,湖面急劇縮小。非洲南部的納米比沙漠(Namib Desert)也在高速擴張,一艘1901年擱淺的沈船,如今已離岸超過100公尺。中國也被迫在戈壁沙漠進行「固沙」研究,試圖控制沙漠擴張侵襲至城鎮。

史坦梅茲語重心長地說,沙漠其實十分脆弱,而氣候變遷最先影響的往往是生活在極端地形周遭的居民,原本就十分貧瘠的地貌不斷擴大,更直接改變人口景觀,讓貧窮人口更加無以為繼。

最新計劃:糧食危機

從91公尺的完美高度,史坦梅茲得以看見地貌移轉,但也發現人類被迫改變生活形態。長年懸在空中的史坦梅茲仍對人類社會充滿關懷,近期計劃拍攝的糧食危機系列,就是旨在記錄大規模農業生產的現狀,來台除了鎖定台灣畜牧場、漁市場拍攝,也將以超卓的高空攝影技巧,把台灣至美的山海景呈現在國際舞台。

史坦梅茲17日與台灣民眾分享高空攝影精彩旅程。(圖/國家地理雜誌提供)
史坦梅茲17日與台灣民眾分享高空攝影精彩旅程。(圖/國家地理雜誌提供)

史坦梅茲大師檔案:1957年出生於加州,畢業於史丹福大學地質物理學系。曾以28個月搭便車遊歷非洲,開始了他的攝影生涯。自1987年第一項國家地理雜誌任務開始,史坦梅茲已完成超過20篇專題報導,包括3篇封面故事,以及國家地理頻道播出的撒哈拉沙漠和戈壁沙漠探險。史坦梅茲的攝影生涯中贏得了無數獎項,第一本著作《飛閱非洲》彙編10年來在非洲的飛行視界。第二本書《空域》更記錄3次遠征阿拉伯之心,走過世界上最大沙海的歷程。

史坦梅茲也帶來他的多年心血與台灣觀眾分享,於3/17(五)-4/5(三)在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A9-9F展出

「91公尺的臨空美感」展覽資訊:https://goo.gl/886LKG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