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峰專文:梁啓超十問,見證台海兩岸的落差

2020-02-28 07:00

? 人氣

19世紀40年代以後,由於台灣的煤、硫磺、樟腦等物產的誘惑,英、美等西方列強曾有意染指台灣。1860年以後,清國應列強要求,在台灣正式開港通商,各國商船紛紛隨之而來。台灣貿易又迅速擴張,糖原本就有國際市場,樟腦更是獨特商品,茶也後來居上。貿易發展的結果,在原本苦於貿易逆差的清國境內,1878年之後的台灣卻是一個貿易順差的地區。這種現象剛好說明了台灣具有濃厚的海洋商業性格。也因為如此,引起其他列強更加覬覦台灣。經過1874年和1884年兩次外力的入侵(日本發動牡丹社事件,以及法軍利用清法戰爭曾侵入北台灣和澎湖)之後,清廷有感於台灣地位不容再忽視,乃將台灣脫離福建,獨立設省。台灣省首任巡撫劉銘傳,積極推展洋務建設,成果可觀。沒想到推展洋務運動比清國內地要慢1、20年的台灣,成果竟然超越清國其他各省。當時全清國的第一條鐵路,第一條鐵路隧道,第一個自辦的電力公司,第一條架設的電報線,都在台灣出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00221-臺灣鐵路,為劉銘傳在臺灣清治時期任臺灣巡撫時所籌建。(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台灣鐵路由劉銘傳擔任巡撫時所籌建,是全清國的第一條鐵路。(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1895年台灣雖淪入日本的殖民統治,卻也因此避開了當時中國的動亂,透過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間接吸收了近代產業文明。使得台灣社會與中國大陸的社會差距更大,以致終戰後,台灣雖歡迎國民政府,終因雙方落差太大、隔閡太深,1年4個月後爆發了二二八事件。我們從表面上看,二二八事件好像是族群間的衝突,但若再深入分析,其背後是一套海洋文化所孕育出來的社會,跟大陸文化社會之間的適應失調。

日治時代,台灣與中國的落差,已經被當時一些沒有種族偏見的中國知識份子看出來了。在這一節裡面,我們準備介紹幾則史料,可以從中想見兩岸的落差。從以下幾位中國知識份子的見證,我們可以發現他們都肯定當時台灣較諸中國大陸進步。

梁啟超的見證

中國近代著名的知識份子梁啟超,曾於1911年來過台灣。這位清末「戊戌變法」的要角,於1898年戊戌政變之後,流亡日本。1911年,台灣的民族運動領袖林獻堂邀請他來台訪問,梁啟超欣然同意。梁啟超之所以欣然應邀而來,其中主要目的是想藉機了解日人治台之方。他當時提出十大問題,想一窺其究竟,這十個問題是:

(一)、台灣隸我版圖二百年,歲入不過六十餘萬。自劉壯肅以後,乃漸加至三百餘萬。日人得之僅十餘年,而頻年歲入三千八百餘萬。本年度預算且四千三百萬矣。是果何道以致此?吾內地各省若能效之,則尚何貧之足為憂者?

(二)、台灣自六年以來,已不復受中央政府之補助金。此四千餘萬者,皆台灣本島之所自負擔也。島民負擔能力,何以能驟進至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