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路過重南書店街

2014-04-24 05:51

? 人氣

世界書局出版的點校本古典書籍,多納入楊家駱主編的「中國學術名著」,較常讀的有王夫之的《宋論》與《讀通鑑論》、趙翼的《二十二史剳記》、鄧之誠的《東京夢華錄校注》、《全元雜劇》等,另外,朱生豪翻譯的莎士比亞全集亦由世界書局出版,也買了一些。來台灣書店找的書不多,較有印象的是連橫《台灣通史》,與一七八〇年代初隨朝鮮使團來祝賀乾隆七十大壽的朴趾源,就其見聞所紀錄的《熱河日記》,到遠東圖書公司則是為了找梁實秋的散文集與他翻譯的莎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除了經常來重南書店街,散落各處的幾家文史書店也不得不去,例如中山北路一段的開明書店,羅斯福路的廣文書局、金門街巷子裡的新興書局、板橋的藝文印書館。開明以文學類為主,藝文的版本較精,廣文的書則較蕪雜;新興出版甚多類書與文人筆記,多是翻版書,定價很高,但慣以五、六折賣出,版權頁也如寺廟善書,多標註「歡迎翻印以廣流傳」。而後,私自翻印中國學術著作的出版社、書局,如明倫、鼎文、華正,紛紛崛起,鼎文翻印中國二十四史點校本,我還舉債買了ㄧ套。

我三、四十歲後,就較少到重慶南路,偶爾路過,也很少進書局。前幾年曾至商務挑了幾本書,那時一樓仍是書店門市,沒想到短短數年,就完全改觀了。商務退守二樓,在以前經常光顧的書店中,也許還算好的,因為中華書局已經不見,只剩下倉儲和網購,遠東圖書公司由一樓店面「高」升到十樓一隅,世界書局縮小門市,台灣書店結束了。相對地,賣參考書、電腦用書的書店增多了,彼長此消,今昔對照,不勝滄海桑田之感。

台灣許多行業都曾有輝煌的歷史或發展潛力,風光一時的重南書店街就是例子。二十多年前台灣各地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注重歷史建物、老街的保存,如果當時就有書店街人文景觀及文化產業保護的觀念,重南便可在原有基礎上,更具規模與質感。然而,這種機會並未出現,隨著社會變遷,書店街已不成書店街,雖有「重南書街促進會」企圖重振書店街的風采,但為時已晚,難有奇蹟出現。

重南書店街的沒落,除了現代人買書習慣改變,大型連鎖書店(如誠品、金石堂)以及網路通路(如博客來)的出現,也有一部分是業者自己造成,十幾年前開始,重南部分書局大量販售回頭書,品質良莠不齊,排列紛亂,書店街的整體質感不在。

台灣當代書店已不再是單純賣書的空間,結合了咖啡、講座等創意空間及氛圍,書店裡賣的書也因店主人的興趣或專長而各有不同,有強調文學、設計、藝術、同志或二手書等,這些特色書店逐漸形成城市新興的社區文化空間(如台大溫羅汀一帶)。相較這些特色書店在城市巷弄中的逐漸群聚,金石堂和誠品書店這類連鎖書店不是走下坡,就是變成紛雜、珠光寶氣的圖書百貨公司。每思及此,重南書店街的衰敗與幾近消失最教人扼腕嘆息。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