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信茹書評:全球視野下的「在地性」與「文化性」

2020-02-07 05:10

? 人氣

傳播學者李金銓新著出版,他只謙遜的說:「在學術對話中報了到」。(風傳媒)

傳播學者李金銓新著出版,他只謙遜的說:「在學術對話中報了到」。(風傳媒)

研究者一旦深耕於特定研究領域,生成和建立文化的主體性,才能運用「完整而深邃」的方法論,發出自己的聲音。《傳播縱橫:歷史脈絡與全球視野》(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一書,著者李金銓先生以國際傳播知識論和方法論為基礎,對自己50年學術生涯做了回望與審視,以期達到更為多元豐富的學術對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李金銓先生為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國際傳播學會會士(ICA Fellow),為國際傳播學會(ICA)費雪導師獎、國際中華傳播學會(CCA)終身成就獎、中國新聞史學會卓越學術獎獲得者。曾任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學講座教授。其研究領域包括國際傳播、媒介政治經濟學、媒介與社會、新聞史以及傳播的社會理論。

在書中,這種「對話」由國際傳播和民國報刊兩個主要部分組成,另有4篇附錄延伸相關思考和學人訪談,而首尾則由「傳播研究的時空座標」和「學術生涯五十年」遙相呼應。作者開放互動的心態與宏大開闊的學術視野,使其不斷凝練出多元和相對的看世界的方法,同時又能在對細節與複雜性現象具體入微的探究中遊刃有餘。書中,作者將自我生命體驗延伸至社會關懷和個人學術志業中。全書「重頭之作」的「在地經驗、全球視野」部分,作者將國際傳播研究融會於在地觀點和全球視野的連接轉換之中,以求整合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在「慎思明辨」後,作者找到自己的研究旨趣和方向,提出國際傳播應該回看韋伯式的現象學取徑,才能把握社會行動者所創造的文化意義,從而建立「多元而多重的詮釋」。由此,「在地」與「全球」似乎是兩個相隔甚遠的討論,卻在作者的視野和觀照下獲得了關聯轉化的緊密關係。

儘管在書中,在地性與文化性是作者在討論國際傳播時提出來的,但如果將這種研究取向從國際傳播領域轉換到整個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尤其是回溯至現象學的邏輯中,就會關注到,現象學認為社會科學解釋日常生活的結構以及人類活動的各種意義,必然要回到特定的社會情境之中,這就要面對研究中「在地性」的過程。對傳播的具體現象和問題展開研究,不是簡單求其規律或準則,而應該著眼於這「知識」形成的特定的情境和條件。從這個討論切入,李金銓先生篤信:「文化解釋賦具體性以豐富的生命,使具體性與普遍性蓬勃互動。」

在這樣的討論基礎上,引發讀者思考的是,「在地性」不只是研究的出發點或姿態,而是一種方法論的緣起。繼而,作者在書中不僅為國際傳播研究找到知識論的基礎,同時,還提出解決文化性的辦法。一是深描。李金銓先生在書中談到:「極端的實證方法論忽視‘文化性’,把文化特殊性扭曲為抽象的普遍性。」深描,為描寫和觀察方式提供特定性、情景化和具體化。另一是個案研究。在這點上,本書不僅以國際傳播的具體研究為例,甚至還延伸至新聞與歷史的關聯性分析中。如近代中國的文人論政、20世紀早期在華的英美報業之爭等分析,都以個案研究的方式展開。個案的特殊性需要研究者進入「在地」的情境中。同時,好的個案應該是足夠複雜而意蘊多元的,而意涵和層次一點點剖析的過程,則會讓個案上升到普遍性的討論,從而彰顯出「文化性」。

可以看到,在地性和文化性的討論雖然始於作者對國際傳播的關注,但是這種討論絕不僅僅限於國際傳播。在面對不同的研究議題和領域時,兩者同樣具有極強的闡釋力和生命力。本書作者游走于傳播研究差異性極大的領域時,卻能將二者之間互動融通的關係摸得清清楚楚,不僅用明確的知識論作為研究指引,同時更善於從具象的經驗研究中抽離出對方法更高層次的歸納與總結。

通讀全書,對讀者具有啟發意義的又何止其上。儘管本書議題多元複雜,但不少討論,仍可以納入傳播研究「地方性」與「文化性」的探究中。這種分析,並非對知識的構造和形成圈定某些框架,而是為知識的流通、運用和交叉開啟了更廣闊的空間。

《傳播縱橫:歷史脈絡與全球視野》,作者以50年學術生涯見證半世紀傳播研究的歷史,並將深刻和切己的體悟交織沉潛於各個不同的研究議題中。更難得的是,對國際傳播、歷史鉤沉,作者駕輕就熟,哪怕是講極為複雜的現象學,作者也絕不板起面孔,而是在曉暢通達的表述與對話中,將自己的觀點和盤托出。放在整個社會科學研究領域,此書不斷「跨界」「搭橋」,成為超越學科界限之佳作。

傳播學者李金銓新著《傳播縱橫:歷史脈絡與全球視野》的繁體版(聯經)與簡體版。
傳播學者李金銓新著《傳播縱橫:歷史脈絡與全球視野》的繁體版(聯經)與簡體版。

*作者為雲南大學教授、新聞學院副院長。本文原刊《中國出版》2020年第2期。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