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幸觀點:賴清德的歷史時刻

2020-02-01 06:50

? 人氣

我個人與大陸很多人士交往的經驗顯示:很不容易有信任關係,更談不到交心。不僅對我如此,他們彼此此間好像也不例外。不論表面的客氣和禮貌,總給人一絲提防和打量的感覺。我認爲這就是成長過程塑造的人格特質,而中共五六十歲的掌權一群的成長過程,經過鬥爭、運動、文革、下放等等,剛好符合痛苦的成長。這是實際,沒有道德譴責的意思。所以,要瞭解其根源,願意走出對抗的心理狀態。能夠不斷釋出追求和解的真實的善意。重要的是不僅理解和認識衝突人格的形成,而且更在尋求改變敵對心態及相互猜忌恐懼導致的零合狀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文化大革命(文革)與毛澤東,對中國社會影響深遠(美聯社)
曾經歷過鬥爭、文化大革命等時期,對中國人民影響深遠,要讓他們願意走出對抗的心理狀態,應了解其根源,並釋出追求和解的善意。(資料照,美聯社)

化解族群衝突的象徵性舉動

武漢災難,事情的發展可大可小。但無論大小,説是中共絕對無法應付,一定需要台灣或其他國家的幫助,或許是言過其實。但是,在緩和族群的努力中,微小的象徵行動(贈送熊貓;污穢阿拉圖像),卻可能有極爲深遠的影響。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埃及薩達特總統到以色列國會演説,金大中提出對北韓的的陽光政策,都產生劃時代的變化。雖然薩達特後來過分自信而招殺身之禍,沒有影響他成爲世界級政治家的事實。而金大中的政策雖在有了成果之後,被北朝鮮的動作弄得慢慢式微,現任政府卻再度提起,努力進行中。

台灣要有自信,積極表示量力和盡力協同救災的誠意。

武漢肺炎疫情升高,湖北監利一處鄉村正在宣傳防疫。(美聯社)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筆者指出,台灣應保持自信,並表示願意盡力協同救災的誠意。圖為中國湖北監利一處鄉村正在宣傳防疫。(資料照,美聯社)

賴清德有真正化解兩岸僵局的契機

大陸有官方色彩的媒體也引用某些言論,認爲賴是蔡英文想要改善兩岸關係的票房毒藥。賴清德也自認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似乎完全出局。我的看法剛好相反:能夠與北京化解對立, 進而建交的是反共先鋒美國總統尼克松。換句話説,台灣某些頭臉人物, 也許可以日思暮想諾貝爾和平獎,真正有希望的是賴清德或賴清德們。因爲政治有時並不公平,而是非常現實。賴清德沒有「賣台」的顧慮和包袱。在我看來,中共適宜把賴清德自封的任務,看成在選舉中不得不然的競選語言,有一天或許會知道他只是追求台灣住民的「當家做主」(周恩來,江澤民語),不是從中共眼光看來十惡不赦的壞人。

行者常至,爲者常成——和平共處必須堅持

此次選舉,由於中共不智地對台港問題威嚇打壓,引起尤其是台灣年輕世代的憤怒,民進黨的「抗中保台」第一次抓到了兩岸對策的話語權。但是,必須認清:叫好之艅,這只是順應了短期的民意消長。長遠而言,如果迷失在勝利的飄飄然之中,以爲是找到必勝的鐡則,形成僵硬的意識形態。我敢斷言,必然再度在兩岸因應中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

還有,談論兩岸關係只陷在馬基雅維利式的算計和分析未免低俗。所以,我完全可以看到:賴清德和其他「抗中」對立人士,如果真有智慧,以台灣住民的福祉為重,甘冒風險,邁向未來,轉對抗為協商,諾貝爾和平獎名至實歸之日,指日可期。

*作者為律師、教授、哈佛法學博士、前陸委會咨詢委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