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又天專欄:你還能怎樣把「五年五百億」惡搞下去?

2017-02-12 06:40

? 人氣

「總之為了五年五百億就來一場大亂鬥吧」臉書專頁2月9日告示,仍然閃爍其辭,留言區網友紛紛質疑。(臉書截圖)

「總之為了五年五百億就來一場大亂鬥吧」臉書專頁2月9日告示,仍然閃爍其辭,留言區網友紛紛質疑。(臉書截圖)

這篇文章不是罵大學與教育部的,而是針對一個搞了群眾募資的文創計畫,叫作「總之為了五年五百億就來一場大亂鬥吧」。為什麼這計畫名稱這麼長?因為近年日本輕小說流行用一個長句來作書名,吸引已經看太多的審美疲勞的讀者,我們這邊也就有人起而效尤,總之就是「標題黨」就對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是一個模仿日式萌系動漫、遊戲的企畫,於2016年2月起跑,招募了不少畫師,將台灣各大學都「擬人化」畫成俊男美女美少女和幼女(是的,女性必須如此細分),主題可以望文生義知道是各大學要為補助經費鬥起來,場景就方便地設在平行時空。剛開始,這個企畫還頗為搶眼,上過新聞,吸引了各校同學與校友的關注;然而很快,大家就發覺到不對勁了。

首先,他們到底要做什麼?好像說要做手機遊戲但也沒確定,網頁上只看得到一堆人物設定,以及一些募資指標,說三十萬會推出角色設定集,四十五萬會所有贊助者贈送原創桌布,六十萬會輕小說化,七十五萬會推出原創LINE貼圖,九十萬會推出二創合同本,一百二十萬會遊戲化……這種小家子氣的做法,好像就是在說「我想做這個耶,但是我怕虧錢,你們先給我錢我再考慮看看做不做好不好?」做遊戲又會是什麼玩法呢?很多人問了,還是不講。倒是做了個宣傳影片,也什麼劇情和畫面也沒有。

然後又有人問:你要用這些大學的名字,那取得授權了嗎?這個問題他們始終沒有回答,現在據說換團隊了,也不知道答不答得出來。

真要完成一個企畫,推出好的作品,這需要哪些素質、什麼做法,我們鄉民未必瞭解;但我們肯定很瞭解一種人,就是只想出一張嘴就把錢和人哄過來陪自己玩的妄想家,因為誰沒有這樣妄想過呢?只是道德上明白不應該這樣,或者理智上知道真去做的話99%會完蛋,所以沒有去做。而今就有人這樣做了。

在各方的質疑,包括同行的批判之下,這個團隊也一直沒能端出什麼對得起投資人的草案與成品,至2016年10月底,以專案未達預定的最低金額30萬元,黯然退費收場。

這事原本應該也就這樣了,孰料現在它又起動靜,說換人了。其實,不管是誰來做,如果真能端出好東西,大家也是樂見其成的;中間你用一些小手段,比如買人頭在臉書專頁的粉絲數量上灌水(注意:我不確定它有沒有這麼做,我只知道很多人都在這樣做),大家也不會太在意。但若還是弄不出東西,就沒什麼好講的了。

去年8月16日,募資案「正式」開始時,PTT的C_CHAT板便燒了起來,各路鄉民與同行把它批到了體無完膚,我也是其中之一。下面就是我8月17日的貼文:

───────────────────────────────────────

大家講完運營和版權上的問題,我來講講內容上的問題。這個計畫,在內容上,有三個致命傷:

一、你是在塑造刻板形象,這樣不能得到人們的認同;
二、你的人物設定太難寫出生動完整而有深度的劇情,這樣不能得到人們的喜愛;
三、你是在輕賤知識,這樣不能得到人們的尊重。

先講一。

我是某大校友,我為什麼要接受這個一臉輕浮或裝可愛的傢伙來代表我的母校?喔,你還不只是「代表」,而是更厲害的直接把學校畫成這個樣子啊。有什麼憑據?就是從一點刻板印象和學校歷史開始發想,然後按日系的萌化規則來編。而我討厭這種什麼都萌化、都往日系靠的做法,怎麼辦?罵。

你如果是自己原創,在圈子裡玩,我管不到你,罵也沒用。但你現在是打著本土的名義,還要借用我們學校的名字,又碰到五年五百億這公共政策,那麼,這事就不是一句創作自由可以蒙混的了,你的種種作法,在你決定接上公共議題以汲取人氣的時候,就變成了可受公評、應該負起社會責任的。你等著看,那些讀社會學、性別理論、文化研究的,會怎麼炮轟你。最簡單的,說你在塑造刻板形象,這就足以喚起許多人的惡感。而你不是嗎?你是啊。

再講二。

這個比較簡單:大學這種集合體,太龐雜了,不若戰艦、戰車、兵器有特點好抓。即便是把科系擬人,每個科系都有好多不同的專業方向,整合已有困難,何況你是要一所所大學來弄。那麼,擬人完後演什麼?怎麼演?各學科的戲份怎麼分配?怎麼分配都不會對。還是賣萌賣臉扯CP玩梗就好吧?不要做令人傷腦筋的東西。但這樣你又怎麼能做出有深度和說服力、感染力的,讓人喜愛的情節呢?什麼,你說深度是什麼,可以吃嗎?我說是的,你就應該吃這個。這世界上純賣萌賣臉的東西已經夠多了。至少我決不會出錢支持你作一部心無大志的作品。

最後講三。

我從小看台灣綜藝,有一個最惡劣的習性,就是喜歡輕賤知識與技藝,讓觀眾安心享受不用動腦的娛樂,而不思去認識、去尊敬那些專業。例如,模仿一下《每日一字》或什麼知識性的節目,當我還保有一絲期待,期待你能端出什麼新意或者真學問,用它來開有智慧的玩笑,結果我看到的,每次都是腦筋急轉彎式的無腦破梗。又如某屆金曲獎頒獎典禮上,某幾個知名主持人組了個四人樂團,模仿披頭四還是哪個名團,粉墨登場;難道她們真的練過,可以來上一段嗎?結果開始表演,這些人誇張地亂敲亂打自high一通,high完再自顧自地歡呼,跑台前繼續典禮。

惡搞文字學或其他知識,已經夠惡劣,連音樂都這樣無腦無技術地惡搞,她們還不乏出過唱片的人,這樣亂整自己的藝業,便是在侮辱所有認真做音樂的人。這是我看過最惡劣的一節金曲獎表演。

現在這個計畫,拿五年五百億作題目,會不會也是輕賤各科系的專門知識與技能,而侮辱了認真做學問以求對得起這些款項的人呢?

我認為完全會。

五年五百億,無論這政策裡面缺失再多,有一個底線,論者是不能放掉的,那就是大家起碼在表面上都還要宣稱它是為了學術發展,為了把學問做好。雖然實際上你想的可能是大家串通一下把錢分一分就算了,但你不能講出來。因為需要有這個真正的名目和意義在,假冒之徒也才有得蒙混。
而這幾年下來,無論實施情形缺失再多,也有不少拿到錢的學校和學者,是做出了對得起它甚至超值的學術成果的。我們平常罵政府罵學校講笑洩憤是一回事,這些真正在做實學實事的人,無論如何不應該被輕賤。

而這個企畫的基本預設,「大亂鬥」一名會給人的第一印象,看起來就是五年五百億的授予已經失去應有的法度,脫離了它的初衷,和實際學術脫了鉤,以至於大家要靠賣萌賣臉的亂鬥來爭,而不是靠實學來爭。

玩者或讀者之中,只要有同學師長是努力實作的,或者他自己有在努力,看到這種內容,就會感到:你不但在婊我,還在讓我們自婊。這是吃人夠夠。

如果說,這個企畫,這個遊戲,可以呈現這政策實行中的種種眉角,披露它的運作機制,從而讓我們在模擬中瞭解到它何以未能達到初衷,乃至於去研究怎麼樣才能把它改到更好,那麼,這個遊戲會是很有現實意義的,製作組也能在一切批判之中站穩,因為你得到了真正的尊重。可是就目前來看,這方面的企畫,應該是一點都沒有。事實上,如果你要做這種政策遊戲,你可以直接先把核心機制做出來,美術可以隨便先畫個火柴人就好;而製作組應該招募的也不是音樂美術程式,而是對這一套系統有所瞭解的同學。

但想當然爾,這樣做太累了,要去做功課,研究行政法規。還是賣萌賣臉扯CP玩梗就好吧?

我們大概也不能期望,這東西將來如果做小說漫畫遊戲,會有什麼劇情,把各學科的新知與正理作些普及與介紹的。就算有,也八成又會落到腦筋急轉彎的層次。這裡面有兩個邏輯,一是做太有知識的東西會讓觀眾不舒服,二是做這個會讓作者自己不舒服。畢竟你心裡不會不知道,你和真正用功在鑽研學術的同學與教授,差距有多大的。不只是實際的差距,根本的心態上就有差距。所以用腦筋急轉彎的方法讓大家都嘻嘻哈哈,就是作者混過去的方法,然後再藉口說讀者愛看這個。

再來我們還要看理想、現實與「萌」的出入。

大學的精神是什麼?大學生該有什麼樣的精氣神?

現如今大家不是不講這些真正的理想,就是急著把這些理想抹黑,對求真理的人說你脫離現實,對求職訓的人說你勢利市儈,對求參政的人說你大頭症被利用......這些嘴炮在乎的,不是樹立什麼真正的價值觀,而是在批判、嘲諷與否定之中,為自己的失敗主義和不長進尋得安心。

好,現在你造了這些角色,把大學擬人化,那你是不是可以在這個幻想的世界裡,讓他們承載一些真精神、真學問,使用一些真能濟事的方式,改善那個世界的景況,從而感染我們這個世界的讀者,恢復一點對人性和真理的志向呢?

大概是不會的,這樣做會被酸,而且在過程裡你作者就會自慚形穢。還是賣萌賣臉扯CP玩梗就好吧。

而這樣一來,你的「萌化」工程,就和大學的本務,有了根本的違背。連帶的,這會坐實社會刻板印象裡對「宅」的惡感。人和人是互相的,如果你萌化、美化,是為了讓人比較容易接受不那麼好吃的知識與觀念,那就算我不喜歡你,我也會諒解你;如果你賣萌只是為了滿足小圈子裡的惡趣味與性幻想,還要把這些著名大學拿來玩,甚至還搞群募,要大家出錢給你玩,那被罵被砲轟就一點也不冤了。

你從這些大學和公共政策裡汲取人氣,那你要回饋他們什麼?

你想要「台灣文創」和自己得到尊重,那你目前對誰付出了什麼尊重?

我們目前看到的,只有各種斤斤計較和閃爍其詞,幾張缺乏內涵的圖片,一堆怪里怪氣的問卷,一種想要大家來跟我玩但我也還不確定我們可以玩什麼的妄想。

這個什麼五年五百億大亂鬥計畫的弊病,並不只是個案,很多人都是這樣。而這一切的根源,就是不肯用功做實學,只想徜徉在輕萌二次元世界裡的心態。抱著這種心態,你當個消費者就好;想進場入行,不但你自己身敗名裂,還會連累其他正在努力拼搏的同行。

對了,以後要不要倡導,想做群眾募資的人,把自己真名現出來是基本禮貌?你敢不敢用自己的本名來做這件事?敢不敢用本名承受和回應一切的批評指責?如果你敢,如果你能把這個企畫修到讓你敢,那麼,它或許還有一絲讓人重視或者借鑑的可能。

───────────────────────────────────────

後來該團隊的負責人是有署上本名了,不過現在這個新團隊,又不知道是何方神聖,是真有一個團隊還是只有一個人。此外,上文提到的種種質問,現在依然有效;如果他們能繳出好的答卷,那也不失為美事一樁。然而,目前看來,這個所謂的五年五百億文創企畫,最大的成就,大概也就是催生了我們這一連串批評,包括一個臉書專頁「為什麼5500億會大失敗呢?」以及近日剛剛出刊的評論本。我現在開始懷疑這個接手團隊其實是批評者反串來促銷這評論本的了。

*作者台北人,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碩士,香港浸會大學人文與創作系博士候選人;作家、歷史研究者、也是漫畫工作者。2013年創辦「恆萃工坊」,目前的產品有《易經紙牌》和《東方文化學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又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