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馭叛客在台灣》專訪高翊峰2069:在面對AI而老去時,人類的最後一手棋

2020-02-16 09:40

? 人氣

「我覺得這件事就是老去,這就是人類面對AI時的一種老去,AI提前結束了李世乭的職業生涯。」說著高翊峰聊起了舊約神話,過去人類有共通的語言,後來人類決定建造巴別塔靠近神,最終引來神的震怒,對人類降下災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00122-文藝復興時期畫家老彼得·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 de Oude)所畫之巴別塔。(取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 de Oude)所畫之巴別塔。(取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AI是不是人類的下一座巴別塔?神用自己的形象捏塑了人,人是不是也用自己的形象,捏塑了人工智慧?」他接著談起經典科幻片《變人》,羅賓威廉斯飾演的智慧機器人,努力想成為真人,「人搭建巴別塔想靠近神,那AI學習成為人的過程,是不是也是想抵達人的境界,是一次巴別塔之旅?當巴別塔建造後,神性就會被毀滅,那人工智慧如果成為真正的人,會不會覺得人的機體很差?」

衰敗的人類,在仿生人照料下枯等50年,聽來充滿悲劇色彩,但對高翊峰來說,更合適的字眼是矛盾:追求自我意識的仿生人,以及換上大量人造器官的人類,都是他鋪排的矛盾,「這個故事最後幾個角色,都好像悲劇性地邁向某種終點,但我覺得這種悲劇,是從某種矛盾中誕生的。」

50年之約隱含寓意 「政治是展現權力關係的形貌」

由外國代管50年的半島特區,放在一部華文創作裡,讓《2069》被視為某種程度的政治寓言,對此高翊峰也坦言,他無法規避這件事,即使他並不會主動想寫政治,「香港的事件有沒有影響我?當然有影響,我們靠這麼近、都是華語地區,用差不多的語言溝通,這麼多的文字、圖片、影音的訊息,會沒有被影響嗎?」

「香港當然是跟這個故事有很大呼應的一個地區,它有個港島、有九龍半島,本身就存在島與半島,但台灣沒有像九龍這麼大的半島。」高翊峰說,全球有數十萬個島嶼,如果加上半島就更多了,「 在島嶼或半島生活的人,會不會跟生活在廣闊大陸上的人,有不一樣的思維? 這件事在我思考這個故事的時候,當然是直接傳遞影響。」

2020年1月19日,香港警方與示威者在「天下制裁」集會現場爆發衝突。(AP)
高翊峰坦言,香港的事對他確實有所影響。圖為香港抗暴示威。(資料照,美聯社)

但政治上的事,他會用權力來理解, 「像達利是被配屬的兒子,被配屬本身是種權力狀態,不一定是政治階級,大範圍來看,政治本身也是權力關係,政治是展現權力關係的一種形貌,權力關係在人類社會裡,不只是政治,各個人裡面都有這種關係。」

寫給島嶼的覺醒故事 剝開被壓抑的事物

被視作政治寓言的,還有「覺醒」這個近年不斷出現在政治議論裡的字眼,正如他在自序裡寫道:「我想為第三顆行星上的島嶼,寫一個有關覺醒的小說。」

談起所謂覺醒,高翊峰說自己會反問:還有多少事情、多少話躲藏在心裡,沒有把它說出來、做出來,「我不會直接去定義覺醒,我會用提問的方式來描述,會有很多東西,在個體的靈魂或精神裡被壓抑住、沒有被剝開。」

於是達利在電子腦的深處,找到了某條道路,無形之間領著他,往巴別塔啟程,「剝除、剝開、說出來、執行本身,我覺得這比較靠近覺醒。」

20191230-作家高翊峰30日接受專訪。(蔡親傑攝)
高翊峰認為,覺醒是透過表達、行動所產生。(蔡親傑攝)

覺醒是專屬於人類的過程,但高翊峰筆下的仿生人,也走上某種追尋道路,目標是成為一個人,也是從被配屬的權力關係裡、在層層壓抑下追求解放,這是關於的島嶼覺醒故事,「覺醒也是近來的青年意識,有蠻多年輕人的抗爭,或對於壓制的反對,這些東西都是我說的『剝開』,你有沒有站出去、有沒有行動?對我來說,我的思考方式就是寫一部《2069》。」

生於島嶼,高翊峰也在老去,時間在他的創作上留下痕跡,那對他來講是有血有肉的證明;他說第三個達利,要挑戰更高的空間維度,更非線性的時間,就算失敗也無妨,面對人生這盤棋,他要每手都下得有想像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