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我們為什麼需要居住正義

2016-12-18 06:30

? 人氣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8月25日高舉「小英政府退縮保守,弱勢權益拒絕犧牲」標語,於行政院前召開「住宅法髮夾彎!抗議行政院退步修法,打壓弱勢居住權益」記者會。(顏麟宇攝)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8月25日高舉「小英政府退縮保守,弱勢權益拒絕犧牲」標語,於行政院前召開「住宅法髮夾彎!抗議行政院退步修法,打壓弱勢居住權益」記者會。(顏麟宇攝)

美國大選後,法國思想家阿蘭.巴迪歐在美國洛杉磯的加州大學發表演講。他認為川普的勝選除了象徵全球資本主義的歷史性勝利,更暗示著在關於人類命運的輿論上,全面的導向私有制社會的關鍵一巨大的社會不平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台灣為例,前1%的有錢人掌握了全國13%的財富,而前0.01%的富人,有交易土地的家戶佔65.5%。可以說,房地產是富人們的ㄧ種巨大的炒作工具。

房地產政策的失控,造就住房嚴重的商品化,而居住權利的商品化正是台灣社會的不平等起源之一。整個年輕世代對於居住權的被閹割,所建立起的不滿,將導致對於政治的冷漠。因為在這種生存都有困難的時候,民主的重要性變得虛無。甚而,人們開始懷念起強人政治的時代。

從感到不平等逐步習慣不平等。正是這種挫敗感,世界的毀滅感,逐步讓社會鼓勵反動言論的滋生。現在的台灣,我們可以開始忍受政治人物公開聲稱現任總統99%是同志的歧視言論;或是忍受地方首長公開抱怨房產稅制調漲造成民怨,卻迴避依舊偏低的事實。當社會上的意見領袖或行政首長公開的忽視「雞蛋」那一邊的弱勢,仗勢著自己擁有的資源誤用自己的話語權,那些「法西斯」的陰影將再現台灣這片土地。

我們對於「自由」的誤用,反過來破壞「民主」政治的價值。因為當「權力-資本」凌駕一切社會的運作邏輯而存在著,我們便誤會不再需要「民主」來保護我們。

同時,如果人之所以為人的一種文明的批判能力已然被剝奪,卻連最起碼的保護肉身避免風吹雨淋的基本權利都沒有,那我們所面對的恐怕就不僅僅是民主的喪失問題,而是更為根本的,人類的生存問題了。

*作者為建築從業人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