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正東觀點:兩岸,關係誰?

2019-11-18 07:10

? 人氣

陸客觀光只是兩岸政策的一環,重點應該帶愈來愈多西進的台商台幹和台生,圖為2019海基會舉辦的台商春節聯誼活動。(顏麟宇攝)

陸客觀光只是兩岸政策的一環,重點應該帶愈來愈多西進的台商台幹和台生,圖為2019海基會舉辦的台商春節聯誼活動。(顏麟宇攝)

兩岸關係重要嗎?大概很少人說不。打開電視電腦翻開報紙雜誌,幾乎一半的新聞和兩岸有關。當然,臺海和平、國際空間和兩岸穩定息息相關,這也是民眾最常談的兩岸關係議題。對此,一般人都可侃侃而談,尤其講到中共對臺灣種種打壓,個個義憤填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要論兩岸關係對你我日常生活的影響,更多人會提到過去十年出現在臺灣街頭巷尾的大陸觀光客。的確,觀光業佔臺灣國民所得百分之四,陸客事關數十萬家庭經濟榮枯,但陸客終究也只是客源的一部分。真格的說,在大陸工作的臺灣民眾受兩岸關係影響最大,兩岸關係根本決定他們的職業生涯和家庭安排。只是,因為他們長期在大陸生活,我們的日常生活看不到他們,我們對兩岸關係的討論也往往忽略他們。

眾所周知,臺灣民眾赴大陸工作者為數眾多。根據主計處去年發布的統計,2017年國人赴海外就業者達73萬人,其中赴大陸(含港澳地區)有40萬人。但這是單一年度的統計,若將長期停留大陸者算入,數目遠高於此。一般說法在大陸的臺灣民眾超過百萬人。至於大陸民眾來臺就業者,按目前法令,大陸地區人士不能來臺工作,只能來臺專業交流,並據此提供專業服務。按移民署發布的來臺專業交流人數,2017年總數為11萬6000人,扣掉短期交流和研修生11萬人,大約6000人(包含600人陪同者)。但這些專業交流事有宗教研修、藝文傳習等,未必全是有償提供服務。另外,跨國公司內部調動約1600人,其中陪同來臺約200人。因此,加總起來,來臺工作大陸民眾大概7400人。光從政府公布的數字來看,臺灣民眾到大陸就業者已達大陸民眾赴臺灣服務者的五十多倍。

早期赴大陸工作者除臺商老闆外,絕大多數為臺商幹部。隨著大陸本地企業快速成長,加上早期投資者部分鎩羽而歸或轉戰其他各地,早期赴陸的臺商幹部轉而投效陸資企業者所在多有。之後,臺灣民眾赴大陸展開微型創業者和投入專門職業者日益增加,各行各業皆有所聞,近來特別受到矚目的則是赴大陸高校任教的臺籍教師。這些在陸企工作和投入各項專門職業的臺籍就業者,無論福利待遇或資格認證,概由當地法規決定,可以說,他們在大陸工作的機會,取決於當地服務市場向臺灣人開放的程度,這也為中共當局用讓利籠絡臺灣創造巨大空間,去年的三十一條和今年的二十六條,都有不少針對個人的條款,即是明例。

中共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出席兩岸企業家紫金峰會講話時提到才出枱的惠台26條措施。(中新社)
中共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出席兩岸企業家紫金峰會講話時提到才出枱的惠台26條措施。(中新社)

以近日推出的二十六條來看,有些涉及個人在大陸的就業機會,其中第二十一條關於對在大學、研究機構、和公立醫院任職的臺灣民眾,在臺灣的研究成果與工作年資,特別值得一提。以筆者所熟悉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來說,大陸評鑑教授職等,過去承認為研究成果的期刊,不脫南京大學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和美國科學資訊研究所的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兩種體系。基於人文社科領域的特殊性,和大陸期刊審稿的複雜性,臺籍教師對於承認臺灣期刊的需求很大。今年7月,大陸CSSCI宣布納入15個領域30本期刊,如今更進一步放寬為廣泛承認在臺灣取得的研究成果,正是呼應諸多臺籍教師的期待。

當然,從規定到實踐仍有一段距離,如何有效落實更需要嚴格檢視。但是,對於言論思想極度敏感的中共當局,願意為臺籍教師彈性考慮,我們應該正面看待。然而,今年7月,當南京大學宣布CSSCI納入臺灣期刊時,陸委會呼籲陸方,勿以CSSCI之名、行學術審查之實。納入CSSCI是南京大學的單方行為,不是基於南京大學與被納入期刊發行者間的契約,如何干預被納入期刊的審查過程。二十六條頒布後,民進黨政府說這是逼迫臺灣人民接受一國兩制。如此跳針的回應,除了讓流浪多年好不容易覓得教職的臺籍教師無言以對,更反映執政者對兩岸關係的態度,距離人民何其遙遠。

兩岸對峙七十年,制度之爭有偉大理由,族群歧見有難解之因,上百年都未必能化解。但是,為生活奔波兩岸,卻是上百萬臺灣人的日常。無論自願或被迫,他們離鄉背井在大陸工作,成就更多人無須離鄉背井在臺灣工作。政府沒有辦法保證他們的工作,也沒辦法保證他們的薪資,但當對岸有意為他們做點事,那怕是小小的一點事,政府應該樂觀其成,並且從鞭策和督促的角度,幫助他們的生活更好些。而不是動不動把兩岸七十年的對抗,還有臺灣人四百年的苦難,丟在他們已經負重太多的肩膀上。對他們來說,臺海和平的責任太沉重,臺灣人出頭天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太遙遠,只有卑微的渴望,不要落入斜槓人生,擁有一個溫暖安定的家。

*作者為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