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成軍70年,走向泛亞主義的紅色空軍

2019-11-17 06:50

? 人氣

中共空軍的殲-10,未來相當有可能進入泰國皇家空軍服役,是否還會有其他亞洲國家空軍向中共採購戰機,加入由北京領導下的「泛亞空軍」,十分值得我 們觀察。(照片來源:Walt Yu))

中共空軍的殲-10,未來相當有可能進入泰國皇家空軍服役,是否還會有其他亞洲國家空軍向中共採購戰機,加入由北京領導下的「泛亞空軍」,十分值得我 們觀察。(照片來源:Walt Yu))

對於兩岸許多男女而言,11月11日是號稱「雙十一」的單身節,可是站在軍事迷,尤其是航空迷的角度來看,這就不是一個簡單的日子了。因為今年的11月11日,同時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成軍70周年的日子。解放軍空軍自成軍以來,一直被中華民國空軍視為最大,甚至於唯一的威脅與挑戰,讓我們對這支紅色中國的空中武力不敢掉以輕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研究解放軍空軍最新的武器裝備、組織、戰術或者戰法,這些事情已經有不少來自美國和台灣的軍人、學者在做了。筆者希望從一個航空愛好者與歷史研究者的立場,從另外一個大家忽略的角度來瞭解紅色中國的空軍。因為事實上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既不「紅色」,也不以「中國領空」為其所「捍衛」的疆界,而是追隨其先祖日本陸軍航空隊的腳步,致力於打造一支泛亞洲的飛行武力。

20191115-許劍虹觀點配圖。(圖/作者提供)
為了紀念解放軍空軍成軍70周年設計的徽章,以當年飛越天安門廣場接受毛澤東檢閱的P-51D野馬式戰鬥機,還有中共第一款隱形戰鬥機的雙機編隊來彰顯世代傳承。可筆者還是要再說一次,P-51並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得到的第一款飛機,甚至於第一款戰鬥機。真的要從紀念中共空軍成軍的角度來看,恐怕放上九九式練習機或者一式戰鬥機更為適合。(圖/作者提供)

日本推動「泛亞空軍」的野心

何為「泛亞」的飛行武力?在9月22日刊登的文章《九一八事變88周年─解放軍空軍的滿洲國遺產》中,筆者已經以擁有日本、中國、朝鮮和蒙古籍飛行員的滿洲國軍飛行隊為代表,介紹了二戰日本打算打造一支「泛亞洲飛行武力」的野心。「泛亞洲飛行武力」的任務,不是單純為了捍衛日本、滿洲國或者中國空域的安全,而是要將全亞洲的飛行員凝聚起來,共同驅逐英美勢力。

「泛亞主義」又名亞細亞主義或大亞洲主義,是早年孫中山與宮崎滔天等中日民族主義者的共同信仰,在使以中國、日本與印度為代表的黃種人,或者有色人種瓦解西方對東方的殖民統治。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泛亞主義」思想為日本右翼少壯派軍人繼承並發揚光大,成為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理論基礎,類似於希特勒(Adolf Hitler)在歐洲強調既反蘇聯又反美國的「泛歐主義」。

飛機的誕生、航空工業的發展乃至於空中武力的組建,在20世紀初期大幅鼓舞了各國民族主義的發展。尤其是對於像中國這樣的弱國,或者泰國這樣的小國而言,發展空軍無論在宣傳還是實質意義上,都有加速國家走上現代化道路乃至於抵禦外國侵略的效用。拿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參謀石原莞爾深知此道,積極為滿州國成立空中武力,以確保東北人民接受這個傀儡國家塑造的民族神話。

滿洲國軍飛行隊,並不是日本人在二戰時建立的唯一傀儡空軍。就如同歐洲的德國空軍有義大利空軍、羅馬尼亞皇家空軍、保加利亞皇家空軍、匈牙利皇家空軍、克羅埃西亞空軍以及斯洛伐克空軍等盟友一樣,日本陸軍航空隊在亞洲也有自己的夥伴。比如汪精衛政權下的中華民國空軍還有加入軸心國的泰國皇家空軍,都是日軍參與打造的亞洲飛行武力。

可我們也知道,重慶國民政府的堅決抵抗,讓日本人始終無法100%的相信中國人,包括由他們一手扶持的滿洲國軍飛行隊及汪政權空軍。從頭到尾,日軍不是不願意提供先進機種,就是提供了先進機種也不讓這兩支空軍裡面的中國籍飛行員,尤其是漢族飛行員駕駛。倒是對加入軸心國的泰國皇家空軍,日軍給了較為平等的對待。

20191115-許劍虹觀點配圖。(圖/作者提供)
目前展示於曼谷泰國皇家空軍博物館的畫作,介紹1944年11月11日泰國皇家空軍擊落美軍P-51戰鬥機的歷史。有趣的是,泰國皇家空軍的九七式戰鬥機是由中國東北的滿洲飛行機製造株式會社生產,是某種形式上中日泰三國合作的產物。(圖/作者提供)

大東亞戰爭下的泰國皇家空軍

從日本對待汪政權空軍與泰國皇家空軍的態度,其實我們也可以破解許多大家習以為常關於日軍的謠傳。比方大家都認為日本海軍比陸軍開放,而且擁有更為優秀的飛行員。可是在培養友邦空軍這一點上,日本陸軍航空隊的表現卻遠比海軍航空隊積極,算是從無到有的拉拔起了滿洲國軍飛行隊,並「和化」了早年仰賴美製飛機的泰國皇家空軍。

日本海軍航空隊不只對其影響範圍內的汪政權空軍極為冷淡,而且還自負到相信靠自己的力量能打遍天下無敵手,不只不培育盟邦的空軍,就連來自殖民地的台灣和朝鮮飛行員也都不收。所以日本陸軍航空隊或許在制空權的觀念上不如海軍航空隊,甚至沒有發展出遠程轟炸機,但是卻更有政治遠見。其中泰國皇家空軍,就真的得到了細心栽培。

如果拿泰國皇家空軍的例子,去跟那些駕駛Bf 109攔截美軍B-17、B-24轟炸機的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斯洛伐克或者克羅埃西亞等國空軍相比顯然是不公平的。畢竟二戰時的日本航空工業生產能力,遠遠不如佔有整個歐洲大陸的第三帝國,生產出來的現代化戰鬥機自己都不夠用了,自然無法大規模提供給友邦。

儘管如此,日本陸軍航空隊還是向泰國提供了15架的中島九七式戰鬥機和24架中島一式戰鬥機「隼」。老舊的九七式戰鬥機由駐防於南邦(Lampang)的第16戰鬥機中隊裝備,「隼」則提供給曼廊機場的第15中隊,以保衛首都曼谷的領空安全。為什麼一篇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70周年的文章,會提到泰國皇家空軍?

一來是泰國皇家空軍的九七式戰鬥機,居然是由滿洲飛行機製造株式會社生產,而滿洲飛行機株式會社即今日的瀋陽飛機工業集團,證明當年泰國皇家空軍實際上是從中國大陸引進飛機的。泛亞主義在日本軍國主義的主導下,是曾經被順利用於連結日、滿、泰三國的飛行部隊。更重要的是,泰國皇家空軍還真的擊落過美軍飛機,而且時間就是在11月11日。

只不過這個11月11日,比解放軍空軍成立的1949年11月11日早了整整五年,發生在1944年11月11日。原來當天以中華民國雲南省為基地的美國陸軍第14航空軍第51戰鬥機大隊,派出第25中隊的八架P-51與第449中隊的七架P-38,對泰國皇家空軍第16中隊駐紮的南邦發動空襲,引起五架九七式戰鬥機升空迎戰。

1936年首飛的九七式戰鬥機,差了P-51野馬式戰鬥機整整兩個世代,自然不是第14航空軍的對手,全部在交戰中被擊落。不過仍有一位名叫德坎坎(Chuladit Detkanchorn)的飛行士官,在自己被擊落前打下了由明科(Henry Francis Minco)中尉駕駛,編號44-10812的P-51C野馬式戰鬥機擊擊傷。

在這場空戰中,還有另外一架P-51遭到泰國人駕駛的九七式戰鬥機也因為以弱勢機種取得擊落一架及擊傷一架P-51的戰果,這場空戰在泰國的地位並不下於「八一四空戰」和「九二四空戰」在當今中華民國的地位。關於九七式戰鬥機擊落野馬式戰鬥機的畫作,如今還高掛在曼谷的泰國皇家空軍博物館中,向泰國的年輕世代介紹這段大衛戰勝哥利亞的悲壯歷史。儘管從嚴格的意義上來看,泰國皇家空軍並沒有在這一場空戰中取勝。

當天沒有歸隊的明科中尉,因為美軍始終沒有找到他遺體的關係,被納入了失蹤名單。因為他是在亞太戰場上戰死的關係,明科的大名如今還被保留在位於馬尼拉的美軍公墓內。直到今年11月8日,美國國防部戰俘及失蹤軍人統計署(Defense POW/MIA Accounting Agency)人員才在泰國軍警協助下,尋獲明科中尉座機的墜毀處。

只差三天時間,就是明科被擊落整整75周年的紀念日,讓尋獲其座機殘骸的美軍感嘆這還真是冥冥之中必有安排。11月11日是美國退伍軍人節,同時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終戰紀念日。以歐洲為主戰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了參戰各國約1,600萬軍民死亡,如絞肉機般吞噬了整個世代年輕男女的性命,在西方從來就不是吉利的象徵。

但是11月11日對於泰國、中共與日本三方卻別具意義,象徵「泛亞空軍」理念的成形。一是泰國皇家空軍做為日本陸軍航空隊的友邦,擊退(非擊敗)了共同敵人美軍對泰國的空襲。而且泰國空軍的飛機,還是由日本生產,在滿洲國(中國東北)製造的九七式戰鬥機,象徵著泰國、日本以及中國三大亞洲航空力量的緊密結合。

後來日本戰敗,固然失去了對泰國的影響,但是卻又從無到有協助了中共建立起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吸收了大量前滿洲國軍飛行隊和汪精衛政權空軍的人馬參與,是日本陸軍航空隊在中國土地上為中國人建立的最後一支航空武力。在日本只被駐日美軍允許保留航空自衛隊的情況下,反而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成為了日本陸軍航空隊最嫡系的傳人。

20191115-許劍虹觀點配圖McConnell(圖/作者提供)
第51戰鬥機聯隊,甚至於整個美國空軍的韓戰王牌英雄麥康納,創下擊落16架米格機的紀錄,是令中共與北韓咬牙切齒的敵人,卻也是中華民國空軍抗擊共產主義的好戰友。(圖/作者提供)

打遍亞洲無敵手

明科中尉所服役的第51戰鬥機大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先後隸屬於第10航空軍與第14航空軍,是最早被派駐到中國戰場的美軍戰鬥機大隊,也是陳納德支援中國遠征軍反攻滇緬的主力。二戰勝利後,第51戰鬥機大隊升格為第51戰鬥機聯隊,並在完成F-80流星式戰鬥機的換裝後投入韓戰,在朝鮮半島上空大戰朝鮮人民空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以及蘇聯空軍較量。

開戰的頭一年半,第51戰鬥機聯隊因為F-80空戰性能不如共軍MiG-15戰鬥機而吃盡苦頭,只能投入於打擊北韓空軍拉沃奇金(Lavochkin)La-7、La-11與伊留申(Ilyushin)Il-10等螺旋槳飛機,甚至於地面目標的打擊任務。直到第51戰鬥機聯隊在1951年11月換裝F-86軍刀機,才扭轉局面成為貨真價實的米格殺手。

第51戰鬥機聯隊是繼第4戰鬥機聯隊之後,第一個在韓戰中接收F-86軍刀機的單位,也是在朝鮮半島上空抗衡MiG-15的主力。他們執行了45,000次的空戰任務,並擊落了321架MiG-15戰鬥機。包括韓戰期間擊落敵機數量最高的麥康諾(Joseph C. McConnell)上尉在內,第51戰鬥機聯隊總計產生了14名王牌飛行員。

另第51戰鬥機聯隊感到最頭痛的對手,毫無疑問是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聯飛行員。總計有32名第51戰鬥機聯隊的飛行員,在與MiG-15的較量中被擊落,其中有九人成為戰俘。但是隨著F-86的到來,還有蘇聯飛行員逐漸回國,改由中共或者北韓飛行員接手駕駛MiG-15之後,幾乎每場空戰都是由第51戰鬥機聯隊取得勝利。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到韓戰,這支戰鬥機聯隊先後與日本陸軍航空隊、泰國皇家空軍、朝鮮人民空軍還有中國人民志願空軍交手過。可惜第51戰鬥機聯隊沒有投入越戰,否則如果連越南人民空軍都與之交鋒,那真的就是打遍整個亞洲空軍的無敵手了。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到今天,中華民國也一直都處於第51戰鬥機聯隊的影響範圍內。

戰後第一任派駐台灣的美國空軍司令,即第13航空特遣隊司令戴維斯(Benjamin O. Davis)將軍,就是在第51戰鬥機聯隊長的任期屆滿之後才調到台北來的。原先宗旨是為了限制美國飛行員挑釁對岸,後來變成兩岸空軍楚河漢界的海峽中線,就是在戴維斯的提議下由美軍規劃出來的。光是這一點,恐怕就沒有任何人能懷疑第51戰鬥機聯隊對台灣的影響力。

包括二戰時就駐防在中國的第16戰鬥攔截機中隊,還有明科中尉服務過的第25戰鬥機攔截機中隊都在第51戰鬥機聯隊的指派下,輪流進駐過台灣各大飛行基地。尤其是1958年爆發八二三砲戰時,第51戰鬥機聯隊即時伸出援手負責台灣本島的空中防禦,才讓中華民國空軍的F-86軍刀機能無後顧之憂的在海峽上空對戰中共MiG-17。

直到今天,以A-10還有F-16為主力的第51戰鬥機聯隊,仍然以南韓烏山空軍基地為據點維持東北亞的空中秩序。假若台灣海峽再度爆發衝突,最快能向中華民國空軍提供援助的美國空軍單位,也絕對包括第51戰鬥機聯隊在內。然而詳細回顧二戰以來的亞太戰場空戰史,似乎也只有中華民國空軍從一而終扮演著第51戰鬥機聯隊的盟友角色。

20191115-許劍虹觀點配圖。(圖/作者提供)
去年2月,筆者前往新加坡航展,拍攝了這張泰國皇家空軍飛行員在JAS 39D雙座型獅鷲前合影的畫面。此款泰國皇家空軍的主力戰鬥機,當時已經與中共解放軍空軍殲-11進行過空戰演練,將西方戰機的技術傳授給不得其門而入的解放軍。(圖/作者提供)

中泰日「泛亞空軍」的再度結合?

沒有錯,包括日本、泰國、中共還有北韓在內的亞洲各國空軍,都在不同歷史階段裡扮演過第51戰鬥機聯隊的敵人。如果還要再延伸的話,就連二戰時參加日本陸軍航空隊的朝鮮飛行員也和第51戰鬥機大隊交手過。而今天的大韓民國空軍,就是由早年參加日軍的朝鮮飛行員為主力建立起來的,所以就連第51戰鬥機聯隊今天提供保護的南韓,過去也曾經是第51戰鬥機大隊的敵人。

從一支美國空軍戰鬥機聯隊的歷史,其實可以延伸出整個「泛亞空軍」的概念來。基本上,以第51戰鬥機聯隊為代表的美國空軍幾乎打過整個東亞國家的空軍。如果在把從二戰以來到越戰為止,B-29和B-52等戰略轟炸機的打擊目標全部涵蓋在內,所有亞洲國家都曾經被美軍轟炸過。唯一的差別,是二戰時美軍炸的是法西斯國家,冷戰時美軍炸的是共產國家。

法西斯主義與共產主義,本身就是彼此相互對立的意識形態,所以美國可以運用這樣的對立,在二戰時利用共產黨游擊隊牽制法西斯,到了冷戰時代又扶持法西斯圍堵共產黨。藉由這些國家彼此之間在意識形態上的相互對立,美國得以確保自己在亞太地區擁有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擁有一個當前中共所難以擊破或者取而代之的同盟體系。

建立在美日安保條約、美韓共同防禦條約、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以及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上的美國亞太同盟體系,直到今天都還是確保東亞政治穩定的基礎。可是看在兩岸、日本以及泰國的民族主義者眼中,此一政治穩定基礎仍是「美國秩序」的產物,並不是由亞洲人本身建立起來的。一股「亞洲國家拋棄意識形態隔閡,團結起來建立亞洲秩序」的聲音又在這幾個國家興起了。

尤其美國在川普帶領下,先是退出了《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然後又多次羞辱日韓兩國沒有自我防衛的決心。此次日韓爆發貿易戰,美國更是徹底彰顯出重返孤立主義的態度,反而讓中共找到了介入,並且引兩日韓兩國調解糾紛的機會。這令原本主張聯合美國抗衡中共的安倍晉三首相,不得不轉向與中共發展更為密切的雙邊關係。

在德法兩國聯手推動成立「歐洲軍」的今天,除非川普總統扭轉政策,否則「泛亞主義」的潮流回歸東亞也終將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空軍的發展,向來是整個國家,乃至於區域發展的小小縮影。過去我們能夠從泰國皇家空軍與第51戰鬥機大隊交手的歷史瞭解美國與亞洲國家的關係,今天我們同樣可以從中共空軍與周邊國家空軍的互動,來瞭解「泛亞主義」的回歸。

日本過去在太平洋戰爭時的盟友泰國,如今是東南亞推動與中共軍事交流的急先鋒。尤其是在空軍方面的合作,雙方的關係更是密切。泰國皇家空軍採購自瑞典的JAS 39獅鷲戰鬥機,已經多次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殲-11、殲-10進行模擬對抗,讓中共在遭到歐美國家武器禁運的情況下多一層管道瞭解西方第四代戰鬥機的設計與運作。

中共研發空警-200早期預警機的技術,也有相當可能是由泰國皇家空軍所提供,尤其是其預警雷達,設計上與泰國皇家空軍現役的紳寶-340預警機有高度相似之處。最近更有消息傳出,泰國皇家空軍可能選擇殲-10做為其下一代的作戰主力機種,這又讓筆者聯想到40年代同樣的泰國皇家空軍從滿洲飛行機製造株式會社引進九七式戰鬥機的歷史。

目前的日本航空自衛隊,由於仍深處美國空軍第5航空軍的影響範圍,且裝備的仍是包括F-35在內的美製精銳機種,短期內還不至於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發展出太密切的關係。但若川普目前推動的孤立主義持續下去,外加泰國也可能在暗中扮演日本與中共空軍聯繫橋樑的情況下,相信未來航空自衛隊與解放軍空軍的交流會越來越多,進而為「泛亞空軍」概念的回魂打下基礎。

事實上,今年就日本海上自衛隊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艦艇已經實現了互訪,如果海上的軍事互動可以加溫,未來空軍合作走向密切也並非完全不可能的。更何況中共尋求合作挑戰美國同盟體系的對象,還不是只有泰國與日本,範圍也並沒有只限制在海空軍上。就連長期以來與台灣交流密切的新加坡,也與中共簽署了《國防交流與安全合作協定》。

美國從敘利亞北部的撤軍,還有近年來與傳統北約國家的關係陷入低潮,都加速了「泛亞主義」回歸的速度。相信石原莞爾、遠藤三郎以及野口雄二郎等二戰時代致力於泛亞航空武力建設的日本軍國主義者,如果真的有在天之靈一定會哈哈大笑。若「泛亞主義」真的回歸,筆者不敢保證這對台灣是否是好事,但對80年來與美國空軍維持兄弟關係的中華民國空軍而言肯定是壞事。

過去強調國際主義,以帶領全球無產階級走向「大團結」為宗旨的中共,如果真的成為新世代「泛亞主義」的領袖,那麼「紅色中國」的空軍也就不再是「紅色」,甚至於不再只屬於「中國」,更不屬於「全世界的無產階級」,而將成為統領所有亞洲國家空軍的武林霸主。這樣的狀況,自然也不會為第51戰鬥機聯隊乃至於整個美國太平洋航空軍(Pacific Air Force)所樂見。

20191115-許劍虹觀點配圖。(圖/作者提供)
20191115-許劍虹觀點配圖。(圖/作者提供)

*作者為中美關係研究、軍事寫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