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觀點:中國機長習近平,一個人的獨角戲

2019-10-23 05:50

? 人氣

中國國慶節的狂熱還未完全退去,三部獻禮電影繼續趁熱打鐵,霸占了全國各大影院,讓中國人如癡如醉地沈浸在今天的盛世中國夢。它們還走出國外,成為中共大外宣的利器,向世界展現著古老東方文明再次崛起的頤指氣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機長》的大國情懷

其中一部根據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中國機長》,在愛國群眾的熱情助攻下,短短數天,票房就突破了10億人民幣。它還陸續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澳洲等海外影院上影,在海外華人中間掀起了一股觀影熱潮。因為中共宣傳部門將其定位為弘揚主旋律電影,由此產生的邏輯可能是「不看不是中國人,不拍手就是不愛國」,所以這部片子在一家中國比較有公信力的影評網站,評分一度衝到了7.0(滿分十分)。

雖然這部片子強調真實的代入感、展現民航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以及愛國這個宏大的主題,但是很多挑剔的網友還是挑出了它的諸多不足之處。

有影評人形容:「這些年的大陸主旋律大片,預算越長越高,陣容越整越大,場面越拍越好,但是人性卻越來越少。」《中國機長》帶給人三個非常直觀的感覺:沒話找話、拖拖拉拉、文不對題,不論是作為一部人物傳記還是作為一部災難電影,它都是遠遠稱不上合格的電影。還有人將它和美國的一部同樣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薩利機長》作對比,認為前者「緊張有餘,深度不足,並沒有預想中那麽好。」

當然,我們不能忽略它獻禮國慶的背景,更不能簡單從電影鑒賞的角度去對它評頭論足,還需要通過影片挖掘其傳遞出的政治內涵。

20191017-《中國機長》劇照。(取自豆瓣網)
《中國機長》劇照。(取自豆瓣網)

中國式的奉命宣傳

這部影片的名字能被冠以「中國」二字,可以說是中共宣傳部門給予其的無上光榮。簡單搜尋過往以「中國」命名的電影,寥寥無幾,記憶猶新的還是那部央視拍攝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在文藝作品中,針對宏大的敘事通常採用的手法是「以小見大」,《舌尖上的中國》之所以大受歡迎,也是因為向人們傳遞出「治大國如烹小鮮」的哲理。在中國的奉命宣傳觀念裡,似乎總是反其道而行之,習慣「以大見小」,再微不足道的行為和個體都可以上升到整個社會、國家和民族的高度。《中國機長》似乎也難逃奉命敘述的窠臼,一位遇到突發情況臨危不懼、處變不驚的機長拯救了全機組人員和乘客的生命,著實令人感動,這其中不僅有機長和機組人員專業的素質,還有著他帶領一眾人求生的意志,這一過程也更能體現人性的千姿百態,恐怕不是簡單的大無畏英雄主義 和崇高的國家民族精神。

如果《中國機長》也按照美國的《薩利機長》那樣去敘述,可能就體現不出二者的差異,更不能彰顯今天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的優越性。「中國」和「薩利」,一個是今天有著將近十四億人口的世界經濟大國,現在和未來都將挑戰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今天還同時對內對外宣稱實現其民族複興的夢。另一個則是薩利機長這樣的普通個體,他可能是美國眾多傑出機長中的一位,但是他卻代表不了所有的美國機長,就像過去一年多來的中美貿易戰,特朗普代表不了整個美國絕心和中國脫鈎的聲音,而習近平卻奇蹟般地代表了整個中國「不願打也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的呼聲。這也許正體現了其所謂的優越性之一——「集中力量辦大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