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中美貿易戰的勝負與「災後重建」

2019-10-16 06:20

? 人氣

供應鏈與價值鏈的重組持續

但不論第一階段協議的輸贏,更不管「停戰協議」能持續多久,貿易戰的「災後重建」都會持續─全球的價值鏈、供應鏈的遷移、變動、重組,雖然會受貿易戰暫時休兵影響,但不會停止而且早已開始。重組、變動過程,代表與牽動的也是利益、經濟成長、就業機會等,有些國家受惠、有些國家受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外界公認的受惠國首推越南,許多「逃離」中國的廠商選擇落腳越南,台灣也吸收一部份回流台商,至於中國則被認為是想當然耳必然的受害國─短期而言正確,長期而言要看中國調整的能力如何而定。

這個調整能力有兩種,一種是整體經濟結構的調整,如何從對出口高度依賴調整為內需、消費為重的結構;事實上,過去十多年,中國已經作過一輪調整,出口占GDP比重從超過四成一直降到現在的二成不到,以中國近14兆美元的經濟規模,再看看美國、日本出口占GDP的比重,這個數字仍有相當的下降空間。如果成功調整,長期而言經濟結構會更健康、受外在因素的影響更小。

中國調整能力決定最後勝負

第二種調整能力則是產業結構的調整。過去十多年的快速成長,中國的工資其實已上漲不少,甚至一年基本工資就漲2成以上,中國早已不是低工資勞力密集產業的天堂,幾年前,不少勞力密集產業早已陸續離開中國往東協遷移,貿易戰只是加速此趨勢。中國經濟與產業前景,要看其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能力而定。

例如貿易戰中,所有人都看到中國在尖端半導體、軟體(作業程式)等高科技上的弱點、對美國的高度依賴,未來幾年是否有能力逐漸完成進口替代、實現(半導體)產業自主,是在未知之數。日前華為任正非曾說,華為5G設備已實現可不使用美國的零組件,如果此為事實,且在其它領域,中國企業與產業能陸續提升技術、實現自主性,那這場貿易戰最後的贏家可能變成中國;但如果無能實現提升,繼續依賴國外,那中國就要成為最終的輸家。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