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職棒冠軍戰教會我的管理智慧

2016-10-29 06:10

? 人氣

CPBL中華職棒的台灣大賽(中信兄弟象隊vs義大犀牛隊)

兩大金控公司的較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6年中華職棒最受到球迷高度關注的二件事,一個是陳金鋒在球季結束後引退,另一個就是義大球團在6月16日宣布有意轉賣球隊,最後確定由富邦金控接手,預計11月1日正式接手球團經營。自從9月7日買主確定之後,犀牛隊也奇蹟式的打出慶祝行情,21場比賽15勝5敗1和,戰績一路衝上第一,取得到下半球季冠軍及爭奪總冠軍的門票,和中信兄弟爭取台灣大賽冠軍。

中信兄弟接手球隊後尚未取得總冠軍,今年適逢中信金控50週年,因此中信兄弟球團希望能奪冠當做母企業50週年的賀禮,而義大球團則希望取得冠軍在球隊經營權轉換之際能留給母企業義大集團當紀念,同時也送給接手企業富邦金邦當見面禮,兩大金控公司在金融市場以外另闢戰場相互競爭較量,也為球賽增添許多話題。

恰恰持續向記錄邁進

彭政閔(恰恰)已參與過46場冠軍戰,是現役球員中最多的,目前是聯盟第3多的球員,聯盟第1為張泰山(和統一獅合約到期後,未有球隊接手),生涯打過66場總冠軍戰,其次為葉君璋(現為義大總教練),打過52場總冠軍戰。若今年冠軍戰打6場,恰恰就有機會追平,甚至超越葉君璋的場次。另外中華職棒歷史上,個人在總冠軍賽最多全壘打紀錄是林智勝14支(10/25單場打出冠軍戰的第12、13、14支全壘打),羅敏卿9支居次(前統一獅球員),恰恰目前以8支排第三(10/23打出冠軍戰第8支全壘打),有機會超越羅敏卿成為史上第2。

即使沒有鈴木一朗,台灣職棒也有恰恰彭政閔、大師兄林智勝等出色球員。(圖/擷取自中信兄弟官方網站)
恰恰彭政閔和大師兄林智勝。(圖/擷取自中信兄弟官方網站)

全壘打王之爭

在例行賽都敲出34轟的林智勝、高國輝,因林智勝因打席數較多,無緣全壘打王獎項,二位全壘打王在冠軍戰也將延續全壘打王之爭,而林智勝也有機會將總冠軍戰的全壘打記錄持續提升,建立更高的冠軍戰全壘打障礙。

看完以上各個不同國家聯盟總冠軍戰球迷關注的焦點,除了比賽本身及記錄外,我們可以進一步來思考,為何球隊要創造或傳遞這些故事,其目的為何?背後球隊有那些可能的管理思維?筆者分為以下幾個觀點說明

  1. 價值創造是由利益關係人界定的

組織存在的價值取決於該組織是否能滿足利益關係人的需要,而管理者或經營者就是要有能力創造這樣的價值。能進入冠軍戰的球隊戰績,相信早已滿足球迷、球員、球隊股東、球隊合作廠商等利益關係人的需要,創造其價值;若能取得總冠軍,其所創造的價值將會更高,甚至於會帶來新的附加價值。

價值創造的過程,不論經營企業或球隊的每一項活動應不再只是看「成本」高低的考量而已,而是對最終產品(服務)產生附加價值的其中一個步驟而已,不管是誰在執行哪一項活動,我們都要去看整個經濟過程(流程)。小熊隊艾普斯坦總裁(Theo Epstein)在2015年簽下老將萊斯特(Jon Lester)就是要他的季後賽及世界大賽經驗,同時帶領年輕的選手成長,今年季中再簽下具爭議性的終結者查普曼(Aroldis Chapman),則是希望由他來守住球隊最後的勝利,補足價值鏈的完整性;艾普斯坦的每一項活動,都是從整個過程去思考,不是只有單單成本的考量而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