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溺水大學!是誰放的水?解水總要放水人

2016-10-24 06:10

? 人氣

少子化趨勢讓大學過剩現象成為危機。(圖為台大夜景/風傳媒)

少子化趨勢讓大學過剩現象成為危機。(圖為台大夜景/風傳媒)

廣設大學的教改政策及少子化的趨勢造成大學過剩現象,而放水淹人的兇手:政府無誤。教育是國家百年大業,影響國家競爭力甚鉅,政府應提早積極規劃因應對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除政府建構完整政策外,學校更要先提高自身競爭力並改善財務結構,才是基本生存之道。

一、擴大招生海外學生,提高國際競爭力:

美國吸引全球優秀學生,香港也吸收台灣優秀學生,而大陸最優秀的學生都想擠入北大,但台灣還在禁止陸生入國立大學?台灣是以中文教育體系為主,中文又是未來主要語言之一,結合語言、醫療、科技的台灣核心教育,是個重要課題。

二、擴大招生廣度,提供多元化學習:

因應終身學習時代,適度改變入學方式,擴充招生道管道,針對不同年齡、不同學生提供不同的課程規劃,例如:因應老年化的銀髪族教育課程,各社會人士的進修需求,甚至新原住民的通識教育等。

三、持續產學合作,深入企業教育平台:

每家大型企業都設有人力資源部門,學校應更主動加強與企業的的合作,如此不僅降低企業教育成本以提升學校經營績效。

四、以特色辦校,走向專業技能大學:

以行銷學來説,應先暸解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整體教育市場上,如何做好市場區隔,界定目標市場,提供差異化的教育品質。舉個例,不論是一般大學或科技大學都設有企業管理系,不僅學生資源重曡也影響教學品質,學校應該強化並發展本身既有的核心領域,可朝商業、工業及農業大學方向。

少子化、大學過剩帶來的教育海嘯來勢兇兇,政府應正面且積極面對,暗潮洶湧中還包括老師的去留、荒廢的校地,教育資源分配的問題。在此,提供幾點方向參考。

一、合宜的退場、轉型、合併配套機制:

鼓勵學校轉型、促成合併,協助學校解散後轉售、校地處份等後續處理,保障學生權益等完整的退場措施。

二、評估校地改為養生村、公宅及台灣核心技術中心等公共建設:

提供優惠方案鼓勵校地㓉化,例如、面對台灣老年化的人口趨勢,學校藉此可規劃為養生村、醫療、看護的整體制度,政府亦可直接購入做為未來公共建設之利用。

三、鼓勵民間企業接手,發揮產學一條鞭效應:

在多元化的社會,企業的人力資源遇到很多的問題,尤其是在選才及育才方面,政府可鼓勵民間企業接手退場學校,企業可依事業需求增設科系,學生也可以提早培養專業知識及技能。早期台塑的明志工専及現今的中信金融學院就是成功的個案。

引水者是政府,冶水者當然是政府,而解水總要放水人。

*作者就讀於國立中正大學企管研究所博士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