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觀點:別再拿農業當兩岸博弈的棋子

2016-10-21 06:50

? 人氣

蔡英文總統關心農業發展,希望再造台灣農業新機會。(取自蔡英文臉書)

蔡英文總統關心農業發展,希望再造台灣農業新機會。(取自蔡英文臉書)

蔡英文總統國慶演說後,首度以觀光農業名義來台的踩線團「北京觀光休閒農業行業協會」,據該團副團長表示大陸向台灣進口農產品雖然沒有政黨之分,但有承認九二共識的縣市長,將列為優先進口的縣市,讓人嗅出濃濃的政治味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實台灣主要農業生產區集中在雲嘉南地區(非藍主政縣市)加以今年接連受到颱風侵襲許多農產品產量大受影響,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市場價格連連上漲比國外行情還要好,在「生食都無夠,閣有通曝乾。」的情況下,即便中國大陸想大量採購恐怕也不容易掌握貨源,效果有限無法再創當初兩岸簽訂虱目魚契作的風光,何況透過民進黨反向操作的結果反而會引發其他地區農民的惡感,適得其反。

兩岸政治博弈高來高去卻也沒有可以讓對方一刀屈服的本事。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大陸有許多籌碼可用,卻老是拿占台灣GDP不到2%的農業作為棋子,難道過去靠財團、權貴買辦的教訓還不夠嗎?民生固然重要,但是台灣對米食需求已大為降低,糧食自給率低主要來自對小麥、黃豆、玉米等需求增加且多數需仰賴進口,特別是颱風前後一段時間國內農產物價高得嚇人連進口貨都趁機漲價引發民怨,如何善用大數據分析在對的時機用對的方法讓台灣農民與消費者有好感,考驗習近平領導團隊的智慧。

2016高雄鳳荔季9日熱鬧開幕,吸引不少民眾前來採買新鮮農產品。(楊伯祿攝)
圖為2016高雄鳳荔季。(楊伯祿攝)

而台灣政府想透過新南向政策推動擺脫對中國的高度依賴無可厚非,卻採取敲鑼打鼓的方式,反讓台灣出師不利折了銳氣。事實上中國近年來與東協國家農漁產貿易交流相當熱絡雙邊農產品進出口貿易額達到64.7億美元,其中東協對中國農產品出口達44.2億美元,東協農產品越來越依賴中國市場。中國政府還特別在福州馬尾港區成立中國-東協海產交易所,結合互聯網採線上交易(O2O)、線下交收、跨境結算的交易方式,有助雙邊海產貿易的快速流通每日交易額達30-40億人民幣,年底也將在馬來西亞成立離岸交易中心並陸續展開相關雙邊貿易、倉儲、物流、養殖、品質檢驗檢疫、產品標準制定等專案合作。反觀台灣新南向政策的具體做法還在彙整中,也是拿農漁業當先鋒隊,似乎忘了東協是亞洲地區重要的農漁產品生產及出口國家,在不影響國內農漁產品的情況下未來台灣擬進口東協國家哪些農漁產品,英政府規畫好了嗎?

以目前局勢來看兩岸將會有一段冷和期,而台灣農產品需要靠外銷市場來調節產銷與價格,不過拒絕再做為兩岸政治博弈的棋子(虱目魚、石斑魚、台灣鯛等就是血淋淋的例子),未來台灣農水產對外投資、貿易應回歸市場機制,事前做好效益、風險等評估,不要一廂情願也不要盲從,以免血本無歸。在此也再次提醒英政府兩岸農漁業在技術上的差距已大幅縮減,對岸在部分項目(如吉利吳郭魚、龍虎斑、鮑魚等)甚至超前台灣,必須重新整頓國內農漁業科研機構,用人唯才不要繼續酬庸才能重拾優勢,否則龜兔賽跑的寓言很快成真!

*作者為農業博士,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農漁業雜誌專欄作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