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火山爆發、宜蘭花蓮地牛翻身...你家有保地震險嗎?額度多少才足夠?

2019-12-13 10:53

? 人氣

2019年12月9日,紐西蘭白島(White Island,Whakaari)的火山突然爆發,造成人員傷亡失蹤(Michael Schade@Twitter)

2019年12月9日,紐西蘭白島(White Island,Whakaari)的火山突然爆發,造成人員傷亡失蹤(Michael Schade@Twitter)

1999年9月21日凌晨1:47,相信是很多台灣人共同難以忘懷的回憶:芮氏規模7.3的地震,台灣近百年來最大的地震,震央就在台灣的心臟-南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記得那時我就讀台北教育大學四年級,就在深夜,一陣天搖地動,整棟宿舍瞬間停電,大家紛紛跑到操場上躲避餘震整夜未眠。一位家住台中的同學,打電話回家,連訊號都沒有,後來知道是強烈地震,震央就在南投!天亮了,新聞播報全台災情:數棟大樓倒塌,南投更是慘不忍睹、家破人亡。此次地震釀成重大傷亡,總計2,415人死亡,29人失蹤,11,305人受傷,災害是台灣有紀錄以來第二大

轉移重大風險 最佳工具是保險

屋漏偏逢連夜雨,對許多的災民來說,更雪上加霜的是:房子倒了,卻仍要繼續繳貸款。雖然政府後續實施了一些房屋貸款補助措施,但為避免將來遇到震災的民眾能減輕負擔,於民國91年4月1日起實施「住宅地震保險制度」 ,政府設立了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與各產險公司配合,使民眾在遭受地震災害時,能獲得基本的經濟保障,重建家園。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圖片來源:理財+1課)

住宅地震基本險:最高保額150萬,全損才理賠,夠嗎?

我們若將每一種風險的發生頻率,及損失金額大小來歸類,可將風險約略分為四種狀況,及分別有規避風險的方式。以第一象限舉例:在淹水區做生意,每年颱風或梅雨季節,可能就會有損失,屬於風險發生頻率高;損失金額大的風險,我們建議採取「避免」,如開店地點避開易淹水地區的因應之道

四種風險狀況評估
(圖片來源:理財+1課)

四個象限中,第二象限的特性是:發生頻率低,但可能有重大損失,例如車禍、地震。若地震造成房屋損毀,影響所及,不單只是財產的滅失,原本的支出(房貸)不會減少,之後另外租屋、購屋,勢必增加家庭現金流量的支出,如此一來可能會影響家庭財務的平衡。因此建議利用保險將風險轉移至保險公司,以確保不幸碰上風險時,不會因損失金額龐大而影響到家庭既有財務的運作

地震險有四種:基本、超額、擴大、輕損

一般大眾知道的地震險為「住宅地震基本保險」,與健保、勞保、汽車強制險一樣,屬於政府政策性保險,每一住宅建築物投保一張保險單為原則,且保額固定。承保方式係採住宅火災保險擴大承保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民眾投保住宅火險就須同時投保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住宅地震基本險的保額上限為150萬,且需全損才理賠,若只有住宅地震基本險,若房子價值超過150萬,則產生額度不夠,或是損失程度未達標準無法啟動理賠的狀況。

地震基本險保額僅150萬且全損才理賠,若房屋價值超過此數、仍面對額度不足或未達標準不賠的問題!

接著將其他三種地震險的特色簡要整理如下:

三種地震險簡要介紹
(圖片來源:理財+1課)

備註:1.若欲提高保險金額(房屋價值高於新台幣150萬元者),可向產險公司加保「超額地震保險」。2.若欲增加保障範圍及保險金額(裝潢、傢俱、部分損失),可向產險公司加保「擴大地震保險」。3.另有產險公司推出套裝商品,保障屋內動產及建築物龜裂。

台灣位處地震帶上,每年地震發生頻仍,例如12月以來,已經有10起有感地震測報資料(見下圖),同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的紐西蘭,日前更發生「白島」火山突然爆發、十多人罹難的不幸事件,可見地震隨時帶來真正的損失;但隨著九二一地震過去多年,國人投保地震險的比率仍然偏低,且不少比例是因為有貸款,由債權銀行要求投保,否則很多人在貸款繳清後就未續保住宅保險(包含火險及住宅地震基本保險),若地震再度發生,辛苦累積的資產將可能受到損害甚至化為烏有。

台灣由於位處地震帶,地震頻繁,光是12月以來全台已有10起測報紀錄(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局)
台灣由於位處地震帶,地震頻繁,光是12月以來全台已有10起測報紀錄(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局)

天災無法避免,但可以透過保險轉嫁風險,在您跟我一樣想起九二一地震,仍感嘆人身財產的脆弱時,也請您適時檢視自身風險規劃是否適當。

作者/張佳瑩

作者介紹:理財+1課有雙關意義,是「理財家醫科」的諧音。我們是對推廣正確理財規劃有著熱情使命的CFP(國際認証高級理財規劃顧問)組成。肇於國人通常將「理財」與投資,或單純的購買理財商品劃上等號,而相關的如收支,信用,風險,稅務,投資等管理或是符合自身價值觀的人生理財目標設定,及財商教育,經常忽視或是欠缺而不完整的。所以我們以「理財家醫科」、「駐診家醫」為核心,撰寫理財科普文章並不定期邀約相關領域的「專科醫師」駐診, 為您的理財學習永遠+1!

理財+1課團隊成員(圖片來源:理財+1課)
理財+1課團隊成員(圖片來源:理財+1課)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理財+1課

撰文/張佳瑩

◎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