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台灣爭取加入RCEP!總統的冷笑話?

2016-10-10 08:20

? 人氣

總統蔡英文出席2016年全球招商論壇。(曾原信攝)

總統蔡英文出席2016年全球招商論壇。(曾原信攝)

蔡總統說要爭取加入RCEP,聽在經貿人士與企業界耳中,這像一個冷笑話─毫無可能、說說只是窮開心,因為,台灣看不出加入RCEP的可能,同時台灣也己失去最有可能突破經貿邊緣化的機會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小英總統是在日前出席「2016全球招商論壇」致詞時說,「為強化臺灣與國際經貿的連結,加入區域經濟整合刻不容緩。因此,我國除努力尋求與其他國家洽簽《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外,亦積極爭取臺灣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

RCEP成員國有16個國家,包含東協10國及中、日、韓、印度、紐、澳,亞洲主要國家幾乎全在內,而RCEP的主導國家其實是中國,以目前及可見未來的兩岸關係,台灣有可能加入RCEP嗎?即使不談中國在RCEP中的主導地位,以新加入成員國需要全部會員國同意而言,中國也不可能支持台灣加入。馬政府時代的兩岸關係還有可能,現在就免談了。小英說要爭取加入RCEP,是認為自己可化腐朽為神奇,還是騙騙外商?甚或只是「隨便說說而已」?

而台灣一心要加入的TPP,雖然已完成談判,但TPP主導國美國卻因總統大選因素,讓兩位候選人或是反對、或是說要「再修改」,而讓TPP前景蒙上陰影。就算TPP進展順利,但從被會員國接納加入到完成與12個會員國的談判且生效,在小英這個任期之內大概就不可能見到效益。因此這幾年,經貿邊緣化的壓力將持續存在且逐步加大。

簽的FTA不夠多、未加入重要的區域經貿組織,影響的不是出口多寡的問題而已,更嚴重且深遠的影響是民間投資。從數據上可以看到國內企業對外投資大增,國內投資則減少的現象,其中既有對新政府的信心與施政因素,也有反應經貿邊緣化因素;外資來台投資今年雖然可望比去年增加,但主要是賴美光買華亞科的單一投資而撐起數據,事實上已有在台設廠的外商,因台灣不在任何一個主要區域組織內,「出口到那些國家都有8%關稅」,而決定遷廠到它國。如果「涓滴成流」,對台灣經濟與就業市場會有相當的殺傷力。

其實,台灣曾經有機會突破─或至少紓緩經貿邊緣化的壓力。去年底兩岸貨貿協議已經過12回合談判,當時已可確定能勝選重新執政的民進黨,如果有點經貿概念、也有點對現實的正確認知及判斷,是該催促執政的國民黨趕快完成談判,儘快讓貨貿上路。

結果民進黨或是不表態、或是阻擋,待今年1月民進黨勝選,又要求看守政府不得作任何重大決策。待兩岸氣氛變差,不待綠政府上台,對岸直接表明「貨貿已經談完」,讓經濟部為之傻眼。言外之意其實就是貨貿已不存在了。其苦果就由台灣經濟吞了,經濟表現差執政者是難逃譴責,民進黨政府終也要承擔壓力。

如果蔡政府真為台灣經貿邊緣化急,真認為「加入區域經濟整合刻不容緩」,甚至連RCEP都想加入,那大概非要有一個穩定友好的兩岸關係不可;如果真作到好的兩岸關係,其實也不該以加入RCEP優先,因為要與所有會員國談判需時數年,現成已近完成的貨貿重啟讓其上路,因為中國占台灣出口的4成,兩岸等於有FTA後,馬上就可紓緩經貿邊緣化壓力。

不過,問題是:可能嗎?作得到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