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鴻源觀點:論《返校》電影給我們的省思

2019-09-29 07:10

? 人氣

戒嚴/動員戡亂時期的案件類型多樣,如陰影罩頂,如鬼魅般纏人,侵滲島國的肌理。白色恐怖即指政府對人民的政治鎮壓,及因其而生的恐怖氣氛。(圖/影一製作提供)

戒嚴/動員戡亂時期的案件類型多樣,如陰影罩頂,如鬼魅般纏人,侵滲島國的肌理。白色恐怖即指政府對人民的政治鎮壓,及因其而生的恐怖氣氛。(圖/影一製作提供)

《返校》電影未上映先轟動,國民黨與韓某陣營如芒在背,自可想見,因為該黨與兩蔣在以往戒嚴時期就是加害人。

戒嚴/動員戡亂時期的案件類型多樣,如陰影罩頂,如鬼魅般纏人,侵滲島國的肌理。白色恐怖即指政府對人民的政治鎮壓,及因其而生的恐怖氣氛。白色恐怖對台灣上一代人的戕害,不僅僅是生命而已,還有靈魂與心靈。此事件讓許多台灣人心中有陰影,是社會仇恨與對立的始作俑者,再透過學校教育、媒體傳播,乃至家庭傳承下來,形成了一個所謂「過去的事還管他做什麼」的環境,這種阿Q式的心態正好讓加害人有恃無恐,以致至今還有許多無知者將東西方的獨裁者當「偉人」崇拜,這也是奴隸者的心態。

日前前高雄市文化局長尹立日前在臉書(facebook)貼文指出,《返校》在高雄上映異常平靜,本來是最支持國片的城市,代表「高雄人」投資的代表卻神隱了,未辦首映、幾乎也沒宣傳,原來是「上面交代不宜支持」,「民主走到今天,政治影響創作表現,原來說是100分的都是0分」。

尹立說,他找了好友,自己辦一個小小民間特映會聊表支持,只因《返校》部分場景是在高雄市的黃埔新村拍攝,所以高雄人一定要用行動支持「高雄人」投資拍攝的電影。其實過去陳菊任內的文化局,只要是高雄投資、協拍電影,都會盡全力行銷、活動推廣、首映及包場等,前高雄市長陳菊也幾乎都會到場支持,例如血觀音、幸福路上、癡情男子漢等。

由於陳菊的支持與鼓勵,她任內所協助拍攝的多部電影都很賣座,所以獲得多文化人的肯定,如小野與吳念真。小野甚至在去年市長選舉期間,大力支持陳其邁,只因他知道陳菊很認真協助文化事業,卻也因此成為國民黨人打擊的目標。在國民黨人眼中,這些帶有政治色彩的電影,無異挖國民黨的瘡疤,所以對這類電影的冷淡自可理解,也顯示台灣的轉型正義有待努力,理應向德國與波蘭看齊。

許多國民黨人說,當時老蔣為了「保衛台灣」,不得已下令肅匪防諜,但抓匪諜時所產生的冤假錯案在所難免,不要因此黑化當時國府「保衛台灣」的正當性。然而也有人說,既然中共如此邪惡又殘暴,如今為何有許多國民黨高官與將官卻與中共「哥倆好」,其中還有當年主司軍中反共教育的政戰大老?可有合理解釋?是否今天的中共與當年的中共不一樣了?叫那些當時因國共內戰或冤獄而死的人情何以堪?是否因為死的不是自己的親人,所以沒有感覺?

當年白色恐怖受難者常會透過各式管道,希望能將自己的思念與意志遺留下來。比如,戒嚴時期在法庭判決前會進行最後的筆錄,部分受難者們會在此時留下最後的遺言。有些人感謝父母養育之恩,並愧疚於自己不孝,祈求原諒;有人希望妻小不要受自己拖累,儘速改嫁;有人表達出自己對台灣社會的熱愛,並渴盼家人們能幸福快樂、弟妹好好長大。在各式各樣的檔案紀錄中,我們看見他們對親人的思念、祝福,以及他們對社會的關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