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這些特質,巴菲特成為股神:《巴菲特的勝券在握之道》(2)

2016-10-10 05:35

? 人氣

他願意維持不行動的狀態。有太多投資人表現得好像隨時都有很棒的投資要做。也許他們認為,必須給別人一種印象,認為他們實在夠聰明,才能一直找到聰明的投資項目。但是絕妙的投資機會,絕對是罕見的例外。所以這表示了,你不會每天都遇到好的投資機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巴菲特很願意長期不採取行動,在發現對的投資出現之前,他絕不出手。他拿最偉大的棒球打擊手泰德.威廉斯(Ted Williams)比喻:他靜靜站在本壘板上,球棒高舉在肩上,一直等到完美打擊點出現,才會出手。巴菲特一向堅持,只有看到吸引人的機會,才會進場投資。畢竟,誰敢說好的投資案源都很穩定,或任何時候都是一樣好的投資時機?

最後,他不擔心會丟工作。很少投資人可以採取所有他們認為是正確的行動。很多人受限於能力,買入不具流動性、爭議性或不適宜的資產,並賣掉「每個人」都認為會繼續增值的資產,然後把投資組合集中在幾個最好的想法上。為什麼?因為他們害怕做錯的後果。

為他人理財的「經紀人」會擔心,大膽行動會害他們被公司開除,或客戶會跑掉。因此只能採取適當的行動,只做被認為謹慎而不具爭議性的事。這就是英國經濟學家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觀察到的行為傾向:「世俗的智慧教導我們的是,墨守常規的失敗比不按牌理出牌的成功,更能贏得好名聲。」但這種做法會帶來重大的難題:如果你不願意大膽做一旦失敗會讓你出糗的事,也一定不可能做如果順利會讓你大放異采的事。偉大的投資人會在明智的推論之後,採取相應的行動,簡單說,他們敢於成為偉大的人。

很明顯的,巴菲特不必擔心有一天會被老闆解雇。他的地位就和他的資金一樣,幾乎是一種固定不變的狀態。在市場崩盤期間,沒有一個客戶可以把資本拿回來,還要求用便宜價格賣掉資產。在任何偉大投資人的成功經驗中,這件簡單的事基本上發揮過重要的作用,而且我也深信,巴菲特把形勢導向這個方式,並把原本是對沖基金的結構,轉型為波克夏海瑟威的公司形態,並非出於巧合。

當然,巴菲特還有很多傑出投資人的共同特質。他夠專心、有紀律,也有目標;他也努力認真,會經常運算數字與邏輯;他還會透過閱讀以及他敬重的人脈身上,孜孜不倦地收集資訊;另外,他樂於投資是因為他享受解決問題的樂趣,而不是為了得到名聲或賺到錢。我認為,賺錢只是他努力結果的副產品,而不是他的主要目標。

理論上,很多人可以做到巴菲特過去將近六十年所做的事。因為以上提到的特質雖然很少見,但並不獨特。而且每一種特質都很合理,誰會認為以上特質的相反特質,才是對的呢?只是,很少人能夠在行動中做到這一切。這一切的組合以及另外一點點讓特別的人之所以特別的「某種氣質」,讓巴菲特可以採取他自己的投資方法,達成如此不凡的成就。

*本文選自遠流出版的《巴菲特的勝券在握之道:在負利率時代,存錢不如存股的4大滾雪球投資法》一書;本文作者霍華德‧馬克思為美國著名的投資家,目前為橡樹資本管理公司﹝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的聯合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

巴菲特書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