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外交部檢討裁撤駐外館處時務必考量民主價值的因素

2016-10-05 06:40

? 人氣

自從中國大陸以經濟強權的態勢崛起後,中共政權在國際上對台灣的外交及國際空間的排擠、打壓、孤立、封殺已經是無所不用其極。如今很明顯的是,在重要國際組織及區域自由貿易協定的國際多邊體系這一塊,如今中共已能為所欲為地全面封殺台灣的參與,連一年一度象徵性邀請我方代表參加國際衛生組織(WHO)或國際民航組織(ICAO),中共都要給台灣設前提、穿小鞋,或隨北京當局興之所至,再度阻攔拒絕我方出席。對聯合國所屬的國際組織而言,或許因為「中華民國」已於1971年被逐出聯合國,席位也被取代,因此這個問題並不存在。但對台灣這塊土地和人民而言,如此不合理的被剝奪國際參與權並被排除在國際社會之外,這是違背國際人權,也是台灣老百姓這麼多年來一直抗議卻不得不面對的殘酷國際現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此一困境之下,台灣要在國際上堅持做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我們的對外關係主要就是透過務實外交的途徑去發展與其他友好國家的實質雙邊關係,而這也是目前我國對外關係的主軸和基礎之所在。因此,當前我們外交工作首要之務應該是基於民主價值的立場,與全球各地的民主友好國家發展實質外交關係,得道多助,廣結善緣,以維護爭取國家利益並保障人民的自由國際空間,不能輕言放棄或主動撤退。

我們的外交當然是需要改革,國家駐外館處也並非不能調整或裁撤,但外交改革不是下令關閉幾個外館,為國家省一些錢就可達到改革目標。外交改革的首要之務在人事而不在駐館,而事在人為,就算是一個小小的4人外館,加上幾位當地雇員,也可以發揮很大戰力。以台灣的經濟力量和政府每年的預算規模,只要政府施政能少一點政策錯誤或少一點官商勾結,相信多投注一點資源在對外關係的經營上是可以做得到,並且是非常值得的。

更不要說如今中共在國際政治舞台崛起後,對我外交及國際空間的打壓已更變本加厲,對岸要以「不戰而屈人之兵」解決台灣問題,相信到後來其戰場就是劍指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遲早要把台灣的對外關係完全封殺阻絕,到時候看你台灣人民要不要束手就擒。希望我們國人的眼光都能注意並有見及此,要求政府在對外關係的經營上多做投資,並且政府與人民都能以「零存整付」的心理看待我們國家在對外關係上的投資。

過去的例子像1996年中共為干預影響我首次總統直選而對台灣發射飛彈時,全球的民主社群不管是政府部門、國會領袖、歐洲議會、媒體評論及各界代表人物,不知有多少響亮的聲音支持台灣,譴責中共的野蠻行為,讓北京當局不得不有所顧忌。

其次,像歐盟提供我國人享有免簽證待遇,更是一個非常實際的例子。國與國之間基於共同價值、共同利益、合作交流,自然得道多助,就是缺少正式邦交關係,雙邊實質關係也能發揮很大的力量。其實每一個駐外館處只要館長能力好、領導有方、館員工作士氣高,必定都能在其駐地轄區為國家做很多事情。只要配合國情,因地制宜,即使是實務面業務量不高的館處,也可多做一些政治文宣或文化交流的工作。

只要駐在國是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具自由開放的媒體傳播,則我們每個駐外館處不管大小,都是可以為國家在全球各地發光發亮,並提升台灣能見度的寶貴資產,萬萬不要輕言裁撤。更何況以目前台灣的國際處境,真的就是裁一個少一個。說不定過一陣子中共再挖走我們幾個邦交國時,外交部自然可以騰出一些資源,大可不必邦交國未斷,自己先急於在別處撤館,並且是撤到在民主先進國家地區經營多年的館處。因此,我們籲請外交部無論如何一定要審慎,在價值面與實務面之間仔細考量每個駐外館處的存在價值,千萬不能為一時遷就部分媒體輿論或立法委員們的壓力而草率決策。

*作者曾任駐外人員多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