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大腦的「被害妄想」讓你不敢投資股票,債券的報酬率才會被通膨吃光光!

2019-09-11 15:00

? 人氣

債券與現金恐被通貨膨脹侵蝕。(圖/PublicDomainPictures@pixabay)

債券與現金恐被通貨膨脹侵蝕。(圖/PublicDomainPictures@pixabay)

股票投資刺激人類的「故事大腦」

「如果在蘋果上市就買進」的話題,還有一層意思是說:單獨買一支個股其實是非常危險的舉動。根據摩根大通(JP Morgan)指出,從一九八○年以來總共有四成的股票遭遇「災難性虧損」,這是下跌七十%以上的超級災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要是把這些高風險股票都納入一個分散的投資組合裡頭,情況又是如何呢?傑諾米.席格爾(Jeremy Siegel)的《長線獲利之道》(Stocks for the Long Run)發現,從十九世紀末到一九九二年之間,任選三十年期間(三十年滾動期),股票表現都優於債券和現金。如果是十年滾動期,有八成的時間是股票優於現金,而且如果是觀察二十年滾動期的話,股票從來沒有虧損過。

考慮到風險的時候,我們都以為債券和現金最安全,但它們大都無法對抗通貨膨脹的侵蝕。

席格爾就說那個邏輯實在扭曲:「隨便抓二十年來比較,股票是從來不曾虧損,而債券在通膨調整以後是少了一半。你說哪種資產的風險更大?」以三十年滾動期來計算,股票經通膨調整的平均報酬率是七.四%,而債券才一.四%,根本是完勝!

像那種投資報酬平均一年可達五○○%,而且表現極為一致的資產,我是不曉得你會說它屬於哪個等級,但我是絕對不會說它高風險。

另一種危險是做不了長期投資,只會陷在市場的日常波動跟著上沖下洗。

各位要是每天看盤,股票真的是非常恐怖。克雷格.戴維斯(Greg Davies)說,你要是每天都查看自己的股票帳戶,看到虧損的機會高達四成一。這實在是太可怕了!尤其是人類天性對於虧損的感覺是賺錢時的兩倍強。如果是五年才看一次行情,那麼只有十二%的機會看到虧損;要是你十二年才偷瞄一次,那就永遠不會看到虧損嘍。二年好像是滿長的時間是吧,不過各位請記住,大多數人一輩子的投資壽命可以長達四十年至六十年。

股票投資會刺激我們的「故事大腦」朝著極度貪婪和極度恐懼發展,因為歷史上多得是股票創造財富和破壞財富的突出事例。

但所謂的風險、真正的風險,是永久虧損的可能性,不是投資過程中可能會有的波折與顛簸。真正的風險管理,是要走出我們告訴自己的那些故事,盡可能不受情緒左右來衡量訊息。

事實上如果是懂得適度分散,而且適當地長線操作,以股票為主的投資組合最有可能提供高額報酬,而且風險非常小。各位,要說故事,這樣的故事才值得一說啊。

見樹不見林的大數據時代

我們常常認為資訊和市場效率之間存在著正向的線性關係。

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我們掌握到某證券資產越多的公開資訊,就越能準確評估它的價格。然而資訊太多,會不會跟太少一樣,也會影響到市場效率呢?

根據美國《科學人》雜誌的報導,我們製造出來的資料,每年都翻了一倍。說得更明白一點,我們在二○一六年生產出來的資訊量,等於是人類有史以來一直到二○一五年的總量那麼多。《科學人》雜誌估算說,未來十年全世界會有一千五百億個連結網路的測量監視器,不管男女老少,平均每個人都能分到二十個。到那個時候,我們生產出來的資料總量將是每十二小時就翻一倍。

我們的文化就是某種熱愛資訊的文化,說到衡量、記錄和描述時,總是以為多就是好。然而大量資訊所產生的後果,其實有許多都是負面的。

請看看以下幾個研究:

蘭頓(A.P.Lenton)和法蘭西斯柯尼(M.Francesconi)分析八十四場聯誼見面會的三千七百個約會決策,發現聯誼者的選取標準越多(身高、工作、教育程度等等),就越少提出邀約。這些人就是資訊太多,反而什麼也做不了。

迪孟嘉鎮(A.Dimoka)研究受測者參與複雜綜合拍賣時的大腦活動。資訊開始湧入時,背外側前額葉皮質也跟著活躍,這是大腦進行決策和控制衝動的部位。隨著研究人員提供越來越多的資訊,大腦的活動反而突然降低,就像斷電器燒斷一樣。「因為資訊太多,」迪孟嘉說:「我們就越來越難做出決定。」

你曾經因為想吃點甜食,到了甜點專櫃,面對一大堆選擇,反而不知道該從何選起嗎?研究指出,選項太多會讓人不知從何選起,就算最後做出決定也不會感到滿足。有好幾個實驗都顯示,選項太多反而會妨礙購買,而且購物後的感覺也比較不快樂。

財務資訊超載的另一個後果,是可能造成變數之間的虛假關聯。奈特.西爾佛(Nate Silver)報告指出,每年有四萬五千個經濟數字是官方造假!

各位把這個事實跟經濟大事相當稀少(例如,從二戰結束至今,經濟衰退才十一次)的狀況一併考慮的話,就會了解為什麼西爾佛說那是把經濟資料丟進攪拌機隨便亂攪,就端出來說那是高級法國菜。

各位聽說過標準普爾五百指數和孟加拉奶油產量高度相關的怪事嗎?對,你沒看錯,孟加拉的奶油產量。兩者的關聯性高達九十五%。這當然是湊出來的,但湊得還真是剛好。這是研究人員為了凸顯關聯性並不等於因果關係,才故意從大數據資料中篩出來的。雖然的確可以發現兩者之間的關聯性,但完全沒有任何因果關係。

在這個大數據時代,我們經常見樹不見林,只看到一些奇特難解的高樹,卻沒看到一整片森林都在問:「這真的是門好生意嗎?」

不管未來會出現什麼學院派或權威專家夢想的奇特經濟指標,必定會有一些跟股票報酬呈現短暫關聯,但要檢測是否值得投資入股,卻是無法通過考驗。大數據浪潮來襲,對於市場行為的指示,似乎也只是帶來大量的假訊息而已。

作者/丹尼爾‧克羅斯比

本文節錄自《非理性效應:投資的失敗,來自你的本能》

《非理性效應:投資的失敗,來自你的本能》
《非理性效應:投資的失敗,來自你的本能》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