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婷觀點:出逃的王妃-中東皇室婦女的政治生活

2019-08-12 06:00

? 人氣

由於帝國正處擴張狀態,故瑪拉的東正教、歐洲雙重身分有助其發揮政治影響力-在鄂圖曼-威尼斯戰爭(1463-1479)期間,其擔任雙方的調停人,陪同威尼斯駐高門(Sublime Porte)大使與蘇丹談判,也在帝國東正教領袖的任命上擁有一定的話語權,更被繼子穆罕默德二世封為帝國第一任蘇丹皇太后(Valide sultanları)。然而其輝煌的政績終究沒能挽救母國的命運,塞爾維亞最後仍被鄂圖曼完全吞併;而鄂圖曼也因擴張根基漸穩,此後便不再把聯姻作為重要外交手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在帝國的範疇外,聯姻也是阿拉伯半島極為普遍的部落傳統,發展至今已逐漸演變出兩大政治功能:鞏固政治聯盟與增進國家形象。其中前者為綠洲政治的傳統,海灣地區君主國尤其會以聯姻來維繫對內統治的正當性,沙烏地、科威特的薩巴赫家族、巴林的哈利法家族、卡達的阿勒薩尼家族、阿曼的賽義德家族、阿聯酋的七大酋長家,各家皆有嚴格的族內通婚的傳統,更會外嫁族內婦女來爭取結盟機會。

這樣的傳統有時違反人性,卻也無可奈何。例如沙烏地前任國王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齊茲(1924—2015)之母法赫達(Fahda bint Asi Al Shuraim),其本為閃瑪爾部(Shammar)阿卜達(Abde)氏酋長之女,與拉希德(Rashid)部的酋長沙烏地.本.阿卜杜拉齊茲.拉希德育有二子,卻在一場暗殺行動中失去夫婿。當時半島政治局勢詭譎多變,法赫達還來不及悲傷,就被當作「拉希德部落代表」,與丈夫另一位前妻一起被迫嫁給阿卜杜勒.阿齊茲,也就是後來的沙烏地國父。

這場政治聯姻不僅象徵沙烏地與拉希德部間的休戰協定,也是半島統一進程裡的一環。而包括法赫達在內,阿卜杜勒.阿齊茲一生同各部落聯姻超過300次,育有45名兒子,繼承戰火從未停歇,故法赫達雖於1930年左右去世,但其子阿卜杜拉卻在75年後才成為沙烏地國王。

沙烏地國王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齊茲。(圖源:Time Magazine)
沙烏地國王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齊茲。(圖源:Time Magazine)

此外「增進國家形象」的效果,則與媒體政治息息相關。中東國家多數予人女權低落、獨裁專政的形象,故適時開放王妃與公主參與公共事務,能發揮一定程度的宣傳效果。然而媒體與該國政要其實都心裡有數,這些皇室女眷不過是政治正確的樣板,她們過問不了真正的家國大事,也無法為許多受壓迫的中東女性發聲。

例如沙烏地可說是中東最男性化的國家,但該國的公主與王妃卻時常以公共議題推手之姿出現在媒體報導中。其中費薩爾國王(1964~1975)之女珍珠公主(Lolowah bint Faisal),便是沙烏地的國際代言人之一,其曾與自己的堂兄聯姻,後來雙方離婚。珍珠公主精通英語與法語,不僅代表國家出席各大國際論壇,也在西方有自己的舞臺,曾擔任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東研究所的引言人。而在國內議題上,珍珠公主曾公開反對沙烏地禁止女性駕駛的法令,同時批評西方世界對沙烏地婦女的處境誤解甚深。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劉燕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