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敗壞抑或是精神疾病:《恨意、精神分析與羅夏克墨跡測驗》選摘(2)

2016-08-26 05:30

? 人氣

到底該將納粹領袖的惡行歸類為精神疾病,還是應將其視為道德敗壞的例子?吉爾伯特與凱利意見相左。

到底該將納粹領袖的惡行歸類為精神疾病,還是應將其視為道德敗壞的例子?吉爾伯特與凱利意見相左。

何謂疾病的本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精神疾病在一九四七年的精神醫學與心理學領域的定義為何?吉爾伯特走的是主流派:納粹乃天壤之別的「他者」。依據與日俱增的心理病態文獻,吉爾伯特深信由於精神病態的世界觀與眾不同,使其不得不披上「理智的面具」來偽裝真面目。相較於主流觀點,凱利則反其道而行,見證了日後社會心理學的蓬勃發展。他認為在陰錯陽差之下,好人也有可能走偏。

凱利和吉爾伯特對診斷本質的看法亦南轅北轍。吉爾伯特覺得納粹屬於精神病理中的特殊「類別」(category),凱利則持反論,認為納粹不過落在行為「連續體」的末端(one end of a continuum of behavior)。偉大的英國政治家艾德蒙.柏克採用生動的隱喻闡述類別與連續體的差別:「沒有人能清楚劃分白晝與黑夜,但何謂照射一切的光明、何謂籠罩一切的黑暗,任誰都一目了然。」

也就是說,雖然白晝會逐漸轉為黑夜,兩者仍迥然不同。吉爾伯特著重於日夜之差,對凱利而言,兩者之間的灰色地帶──拂曉與薄暮──卻更饒富興味。

到底應將納粹領袖的惡行歸類為精神疾病(如吉爾伯特口中的「自戀型精神病態」),還是應將其視為道德敗壞的例子(凱利的看法)?實際上精神疾病與道德敗壞是兩回事,而非兩者擇一這麼簡單。精神疾患的特徵主要為思覺受損、行為失序混亂,但難道所有令人反感的行為都該被歸為「疾病」嗎?

摘文二圖:羅夏克墨漬圖二號。請將回答寫在下方。這張圖代表什麼?從圖中哪部分看出?(圖片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3ARorschach_blot_02.jpg).jpg
摘文二圖:羅夏克墨漬圖二號。請將回答寫在下方。這張圖代表什麼?從圖中哪部分看出?(圖片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3ARorschach_blot_02.jpg)

一九四五年,凱利和吉爾伯特這對搭擋合作起來水火不容,而後又趕著將羅夏克墨漬測驗紀錄出版未果,導致這些文件整整五十年間湮沒無聞。所幸,貝克的檔案庫收錄所有吉爾伯特的羅夏克墨漬測驗紀錄,至於七件已遺失的凱利紀錄則尋回了六件。世人終於能一睹當年在紐倫堡做的羅夏克墨漬測驗,但結果又透露了什麼?

在一頭栽入紐倫堡的羅夏克墨漬測驗前,先來看一下測驗的評分方式。羅夏克墨漬圖片共有十張,必須集合受測者對所有圖片的回應才算數。書中附上二號圖,請仔細觀察圖片。羅夏克墨漬測驗通常會問受試者:「你在卡片上看到什麼?看到了什麼讓你這麼說?」雖然這並非羅夏克墨漬測驗的正式施測,你也能試著回答以下問題:「心中浮現出什麼?哪裡勾起你的興趣?你在墨漬中看到了什麼?有看到什麼讓你感到不安或開心的東西嗎?」思考答案時,你是針對整片墨漬做回應,還是只針對墨漬的一部分?是哪部分──黑色、灰色、紅色,還是白色?請寫下答案後再繼續讀下去。

解讀羅夏克墨漬測驗答案的方法有兩種,一是著重於患者回答的內容或主題,二是探討識別這些主題的技術層面。學習解讀羅夏克墨漬測驗的種種規則並不重要,重點是了解這行的專家在做什麼、風險又是什麼。

施測者會以速記法,用代碼來快速大略記下受試者對各張圖片的回答。舉例來說,字母W代表受試者用整片墨漬來描述圖片,若此人針對大範圍細節回答,則以符號D表示,小細節則是符號d。測試時間約一小時左右。

答案中相對較多W的受試者,比較有可能看懂墨漬的整體意涵,也較能整合複雜資訊。有些人則會特別注意到墨漬的陰影或質地。針對陰影的回答(Y)較常見於受焦慮或憂鬱所苦的受試者,但此聯結並無根據,只要知道在無數紀錄中,某類回答較常出現在特定臨床診間就已足夠。

有幾張羅夏克圖片是彩色的,若受試者根據顏色回答,就代表其知覺大受情緒影響。若從墨漬中看到動作(M)也算在評分內。比如說,常看到動態的受試者可能較有創意,也較聰明。評分還包括受試者對墨漬的描述是否符合墨漬形狀,也就是墨漬的形狀品質好壞。精神病患者的描述通常較不相符。

評分者也會注意患者口中描述的內容,看其是否為常見的解讀(P)。常見的解讀在精神病患者中較少出現,憂鬱症患者則較少說出關於人的回答,而回答中有大量植物及大自然話題的人則較孤僻離群。測驗規則相當複雜,施測者必須「牢記」大批速記符號和其在臨床上代表的意義。記住,要整合所有圖片的評分才算數。

熟練的施測者並不會只考量這些變項。一九七○年代,約翰.艾森諾(John Exner)將羅夏克測驗紀錄評分系統化後,依據形狀、陰影、顏色、動作及其他要素評分,評分者間信度(inter-rater reliability)也相對提高,但若由臨床醫師根據患者的人格來決定各種代碼,信度便會降低。雖然這幾年來,隨著施測評分數量增加,答案分類基準也逐漸建立起來,目前仍無明確規範,讓醫師可自信滿滿地做出「這名病患屬於某某類」的診斷。經過無數次施測歷練洗禮後,若受試者給出的答案不太尋常,確實有辦法發現,但必須根據測驗情境而定。若受試者是收監面臨死刑的內閣部長,誰會知道怎樣的回答才算不尋常呢?

另一個問題是,若施測者事先就知道患者的資訊,可能會受偏見影響。另外,雖然醫病關係有嚴謹的規定,施測者仍可從與患者間的互動,得知墨漬回應之外的個人資訊。在臨床診間,以上種種情形皆無大礙,但就科學研究來說,患者身分的知識會干擾施測者的客觀性。由於缺乏評估者盲性,從紐倫堡蒐集來的羅夏克墨漬測驗資料的信度一直飽受質疑。要是你知道這是戈林的墨漬紀錄,怎還能客觀解讀呢?

*作者喬爾.丁斯戴爾(Joel Dimsdale)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傑出榮譽教授暨精神病學系教授。自Carleton College取得生物學學位後,又在史丹佛大學取得社會學碩士及醫學博士學位。之後在哈佛麻州總院完成精神病理訓練並在該處服務。曾任以下機構顧問:President’s Commission on Mental Health、美國國家醫學中心、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六○年代開始便針對壓力專題做研究,至今已累積超過五百本出版品,編輯過無數書籍與期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