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鴻觀點:新聞記者的生與死

2019-06-19 07:00

? 人氣

「館長」陳之漢日前呼籲要發起「拒絕紅色媒體、守護台灣民主」遊行,立委黃國昌隨後響應,確定6月23日將於凱道進行遊行。(資料照,取自館長臉書)

「館長」陳之漢日前呼籲要發起「拒絕紅色媒體、守護台灣民主」遊行,立委黃國昌隨後響應,確定6月23日將於凱道進行遊行。(資料照,取自館長臉書)

六二三「反親共媒體」遊行,就要上場了。這個活動反的當然不是「媒體」;反的只「親共」。不過,「反共」和「親共」早就是臺灣人三餐必備的盤中菜了,如果活動反的只是親共,那就格調不高了。事實上,該反的應該是所有明顯具有政黨及個人色彩的大眾傳媒;所有「失格」的大眾傳媒。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張季鸞先生:「不黨、不賣、不私、不盲」

甚麼是「失格」的大眾傳媒?張季鸞先生在將近百年之前,早已對大眾傳媒的本質明確揭櫫了。張先生可以說是華人之中大家公認真正的報人。他主持的《大公報》不但獲得了國、共兩黨的高度讚譽,還榮獲當時國際新聞界極富聲譽的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獎。1926年,張季鸞先生在《大公報》執筆撰寫《本社同人之旨趣》,提出著名的「四不方針」即「不黨、不賣、不私、不盲」。

「不黨」,指的「非中立之意,亦非敵視黨系之謂。今者土崩瓦解,國且不國,吾人安有中立袖手之餘地?而各黨系皆中國之人,吾人既不黨,故原則上等視各黨,純以公民之地位發表意見,此外無成見,無背景。凡其行為利於國者,吾人擁護之;其害國者,糾彈之。」所謂「不賣」,指的是「不受一切帶有政治性質之金錢補助,且不接收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資是也。是以吾人之言論,或不免圃於知識及感情,而斷不為金錢所左右。」所謂「不私」,指的是「本社同人,除願忠於報紙固有之職務外,並無私圖。易言之,對於報紙並無私用,願向全國開放,使為公眾喉舌。」所謂「不盲」,指的是「隨聲附和,是謂盲從;一知半解,是謂盲信;感情衝動,不事詳求,是謂盲動;評詆激烈,昧於事實,是謂盲爭。吾人誠不明,而不願自陷於盲。」

張季鸞。(取自維基百科)
張季鸞在《大公報》執筆撰寫《本社同人之旨趣》,提出著名的「四不方針」,即「不黨、不賣、不私、不盲」。(取自維基百科)

百家爭鳴,台灣新聞多自由啊?

簡言之,大眾傳媒必須是「永遠的反對黨」。如果我們用張季鸞先生的《大公報》「四不方針」來檢驗台灣的大眾傳媒,有哪一家不「失格」呢?哪一家不應該被在六二三遊行中被高舉批鬥呢?

有人說臺灣的新聞自由比美國的新聞自由程度不遑多讓。你看!報攤上每一種「顏色」的報紙都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台灣新聞多自由啊!你只要把每一家電視台的新聞節目都看了,比對一下就可以找到新聞真相了。如果這種百花齊放就稱為新聞平衡、新聞自由;那麼,我們可不可以拿美國媒體、臺灣報紙來平衡中國大陸的媒體呢?如此,在地球村裏不也都是百家齊放嗎?就一片新聞自由了嗎?

媒體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了

事實上,並不是媒體越多,新聞自由也就越多。時至今日,人類的傳播史已經天翻地覆的被改變了,大眾傳媒的影響力越來越小。「自媒體」(self-media或we media)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在網路世界,不限年紀、不限種族,只要你有網路與裝置,你就能夠經營自己的個人意見小攤。從「旁觀者」轉變成為「當事人」,每個平民都可以擁有一份自己的網路報紙、網路廣播或網路電視。東風吹、戰鼓擂,這個世界誰怕誰?發起及參加六二三「反親共媒體」遊行的人,他們反的是共產黨,反的不是媒體,因為這世界的絕大多數的媒體已經不屬於財團,媒體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了。

如何使新聞記者和大眾傳媒復活?

每個人手中都有一把號。各吹各的調,每一個人都是新聞記者。如果這就是新聞自由的話,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宣布大眾傳播媒體已經死亡了?新聞記者已

經死亡了?在新聞市場及輿論市場丕變的今天,唯一可以使新聞記者和媒體復活的,就是重新溫習新聞本質、新聞專業,重新去檢視張季鸞先生的「四不方針」。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說 :「許多不好的作家,用一生的精力供給愚狂的大眾,閱讀那些毫無所得的出版品,即所謂的新聞記者。」記者和媒體都應該隨時的檢視自己是否遠離試探?是否永遠監督執政者,立志永遠做一個反對者?媒體是有很多記者和編輯組成的,張季鸞先生也許可以做到自己所標舉的「四不方針」,但是他可以保證《大公報》每天所刊載的也都符合這四個方針嗎?

亞瑟.叔本華.jpg
叔本華說 :「許多不好的作家,用一生的精力供給愚狂的大眾,閱讀那些毫無所得的出版品,即所謂的新聞記者。」

媒體與記者天天都在試探與兇惡之中徘徊

最近郭台銘和「中天集團」對幹起來。也不是大不了的事。川普總統不也曾在「推特」上抨擊《紐約時報》是「假新聞媒體」,要求《紐時》向他「下跪道歉請求原諒」;他還當眾罵《CNN》是「人民的敵人」。姑且不論川普總統罵得有沒有道理,但我們必須相信每一個人都是軟弱的。《紐約時報》可以保證創辦人阿道夫·西蒙·奧克斯(Adolph Simon Ochs,1858-1935)在 1897年寫下,至今仍刊在報頭下的那句話 "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 "(每一則新聞都是適宜刊載的嗎?)。

事實上,在面對著「四不方針」,每一個記者可以說天天都在試探與兇惡之中徘徊。大眾傳媒與記者,倘要從死裡逃生,就必須要念茲在茲,禁得起張季鸞先生的考驗以及叔本華的控訴。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鄭春鴻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