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廣角鏡】和平協議能簽嗎?車臣案例警惕台灣 3大因素讓主權獨立走向滅亡

2019-04-02 11:00

? 人氣

主權定位模糊不清

嚴格來說,車臣在第一次車臣戰爭為戰勝的一方,然而撇除由親俄派的多庫‧札夫加耶夫所簽署之《有關俄羅斯聯邦與車臣共和國間關係之基本原則的協議》外,其他以建國派為主體所洽簽之協議,在車臣主權議題上始終未積極突破,僅稱將以國際法規範及原則解決,甚至不提「主權」一詞,僅以「雙邊關係」帶過,著實令人匪夷所思。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仔細觀察涉及主權議題的這幾份協議,不難發現,車臣在與俄羅斯商談主權的過程中,同時也與俄羅斯商談著如何重建車臣境內的經濟與社會等秩序,白話來說,無非就是同時尋求俄羅斯的金援,這恐怕也意味著在有捨有得的談判過程中,車臣勢必需在主權議題上做出一定程度的讓步或妥協。然而,這樣的讓步或妥協,最終似乎也讓車臣錯失黃金時刻,走向滅亡的深淵。

內部激進派訴求不當

事實上,在第一次車臣戰爭後,俄羅斯並未放棄再次入侵車臣,甚至早有準備,但真正的導火線,則是因車臣內的極端主義者沙米爾‧巴薩耶夫(Shamil Basayev)率兵入侵鄰近由俄羅斯所管領的達吉斯坦(Dagestan),進而予以俄羅斯再次入侵的藉口。

沙米爾‧巴薩耶夫在車臣境內雖為建國派人士,但其所採手段極端,並多次實行恐怖攻擊,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因此在1995年07月30日所簽之《有關和平管制車臣共和國境內局勢的協議(於一系列的軍事議題上)》中,不僅將其定位為恐怖份子,車臣同時亦曾承諾將協助俄羅斯對其進行追捕。

在車臣獲得事實上獨立後,沙米爾‧巴薩耶夫並未就此罷手,不僅與阿斯蘭‧馬斯哈多夫所領導之政府敵對,甚至為實現高加索地區建立一個包含車臣周圍區域且採行伊斯蘭律法國家的計畫,因而入侵以達吉斯坦,而阿斯蘭‧馬斯哈多夫政府對其束手無策,也給了俄羅斯再次進軍車臣的藉口,讓1996年以血與淚所換得的事實上獨立地位,全數毀於一旦。

當前的臺灣,其實也正面對著如同當年車臣所面對的歷史。這些年來,中國始終無視臺灣的民意與民主機制,執意僅與泛統人士進行交流(如連胡新聞公報、國共論壇等),刻意塑造兩國論支持者的無力與無能,無形中已模糊執政黨的民主正當性,藉此分化臺灣,削弱臺灣內部團結的能量;在談判上,中國更不斷地以經濟議題作為誘引,迫使臺灣在主權議題上退讓(如ECFA中的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鯨吞蠶食臺灣主權。至於臺灣內部部分,如同車臣一樣,臺灣兩國論支持者也有著激進派人士,對當前尚未成熟之議題,以急迫躁進的方式進行操作,不僅令人觀感不佳,對於臺灣主體意識的推行也只是幫了倒忙。

筆者雖為法律工作者,但既非國際法專家,也非法律史學者,更不具備俄文之閱讀能力,因此以上對車臣和平協議的法律分析,實在稱不上專業,然而國難當前,筆者仍然相信臺灣社會仍有極大的機會,阻止車臣般的悲劇發生,故盼能以此文拋磚引玉,激起更多討論與對話,為自己深愛的國家與深信的價值,盡上一份最微薄的心力。

車臣與俄羅斯簽署的和平協議一覽表(風傳媒製圖)
車臣與俄羅斯簽署的和平協議一覽表(風傳媒製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