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安觀點:台灣「國防軍」來了 黃埔精神沒了 國軍能戰!

2019-03-08 07:00

? 人氣

國防部擬載在2020年轉型「國防軍」,觸動國軍兵力精減的敏感神經。(資料照,蘇仲泓攝)

國防部擬載在2020年轉型「國防軍」,觸動國軍兵力精減的敏感神經。(資料照,蘇仲泓攝)

孫子曰:「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
(道,指君主和民眾目標相同,意志統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會懼怕危險。)

蔡政府上台近三年以來,兩岸關係、國防、外交每況愈下,民調直直落。2018/11/24日人民要過好日子,已經選擇翻轉地方,滅東廠。民進黨政府仍然未能記取教訓,不顧經濟,天天在選舉。全面執政毀憲亂政,年金改革視軍公教警消勞為仇敵,勞基法修得面目全非,儼然已經形成獨裁政府、新威權體制,假改革之名,行鬥爭之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同時,國軍要進一步的轉型調整,國防部要定2020年轉型,再度提出扁政府時期「國防軍」的發展構想,更觸動國軍兵力精減的敏感神經。國防部針對「勇固案」重新檢視,還是更為激烈的「國防軍」,展開總兵力檢討初步討論作業,預計國防軍要減為16萬常備部隊,待新選出的總統拍板定案。國軍正名,軍方也要正名,假若連黃埔精神也沒了,將自斷黃埔建軍命脈,喪失抗敵意志?

更改黃埔校歌爭議 再提轉型國防軍名稱

聖賢說:「必也正名」。不過,現實中名與實有時相副,有時卻未必盡然。而在正其名的同時,究其實應更重要。

從陸軍官校被要求改校歌、八二三砲戰被說成國共內戰等爭議,黃埔人憂心其來有自。兵力結構調整涉及國際情勢、敵情威脅、建軍構想、戰略目標、有形無形戰力等。不過,任何政策構想,背後總有其整套的戰略規劃,不必一句話就推翻其用心。

「國軍」源起民國十三年成立「陸軍軍官學校」,即「黃埔軍校」,當時稱這支武裝力量為「國民革命軍」,從此就以這個名稱北伐及統一。國民政府轉進台灣後,「國軍」、「國民革命軍」的確和「黨軍」無從切割,但隨民主改革和反對黨派興起,「國軍」也逐漸褪去「黨軍」色彩,並與「國民革命軍」慢慢脫勾,軍隊國家化,是國人有目共睹的事實和成就。

如今沒有多少人懷疑「國軍」還是「黨軍」,或是「國民革命軍」。現在大家的認知是:「國軍」就是「中華民國國軍」。

民進黨執政以來,妄圖實現其台獨主張,將「國軍」更名為「國防軍」,將三軍院校整併讓傳承「消失黃埔精神」?這是三軍軍事院校的「根本」話題,現除保留陸、海、空軍官校體係外,其他如政治作戰學校、中正理工學院、國防管理學院,國防醫學院(現已單獨成立)被整併為國防大學基礎部,有可能進一步被操作成「文化大革命」的斷根做法,讓親愛精誠所傳承的黃埔精神「被消失」。

諸如民進黨立委連續三年,提出陸軍官校校歌中「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這是革命的黃埔」更改案,今年立法院院會1月10日處理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民進黨立委劉世芳提出凍結陸軍部分預算,要求陸官檢討校歌中「黨旗飛舞」一案。此舉以脅迫強行凍結陸軍官校校慶預算333萬,更將陸軍官校校歌政治化。綠營批評的黃埔校歌「黨旗飛舞」有它偉大的時代背景與歷史任務,也才造就了今天這些人還能享受消費的「中華民國」。但黃埔軍人身上流躺著的是黃埔先輩革命的血液,我們不會讓台獨竄改校歌的奸計得逞;同時也將激起國內外黃埔子弟同仇敵愾、齊心聲討!

追溯「國防軍」一詞,可從扁政府時期,2003年9月27日,前國防部長湯曜明曾就國軍轉型,宣示要將國軍改為「國防軍」,同時以十年時間推動軍事院校整併為大學。乍聽之下,很難解釋國軍和國防軍有何不同?國防軍和國軍人力精進、整併軍事院校又有何干係?事實上,憲法以降的相關國防法規無一「國軍」之用語,均以「全國陸海空軍」稱之。

有人謂「國軍」始自黃埔建軍以來的「國民革命軍」,甚至一路上溯軍事史觀與傳承。但時至今日,國軍就是國家的軍隊,雖非法定名詞,卻是通用語言。因此,這不只是編輯用兩個字、三個字的問題,「國軍」這個詞其實很奇妙,用途很廣,不同時空用同一個詞竟然與時俱進。最初,「國軍」指的是「國民革命軍」;國共內戰,「國軍」又在新聞用語上成了國民黨軍。「國軍」轉進來台,中共把「國軍」從黨軍進一步貶抑成一人的軍隊,叫「蔣幫」,這兩年中性的稱呼則為「台軍」。至於隨民主化而晉入軍隊國家化後,「國軍」已經演化成國家或國民的軍隊了。統稱中華民國陸軍、中華民國海軍、中華民國空軍、一律都是「國軍」,豈不甚為順口?

國軍「為誰而戰、為何而戰」,是保衛中華民國而戰!

陸軍官校內的蔣公銅像下寫著黃埔精神:犧牲、團結、負責及國旗剪影。(顏麟宇攝)
陸軍官校內的蔣公銅像下寫著黃埔精神:犧牲、團結、負責及國旗剪影。(資料照,顏麟宇攝)

蔡政府上台以來,不承認九二共識,以維持現狀行台獨主張,「國軍」長久以來不知「為誰而戰、為何而戰」,兩岸關係雪上加霜,士氣更是一厥不振。國軍募兵成效不彰,兵力目標未能達成,更直接調整兵力數字,以符現況。如今又火上澆油,提出「國軍更改國防軍」之說,惹來「國軍也來正名」、「與歷史傳承一刀兩斷」的非議,對國軍官兵中心思想的衝擊,值得觀察。

雖然大多數的國家軍隊沒有特殊稱呼,或稱謂漸不使用而遭遺忘,但衡諸歷史,軍隊更改名稱,小者為新使命投注士氣,大者被冠以重要歷史意義,「國軍」如果改為「國防軍」,人們不禁問,這個軍隊有什麼新的使命和責任要承擔?

當前國軍的使命:「國軍為中華民國主權獨立而戰,國軍為中華民國人民而戰」!現在更是「國軍為捍衛國家生存發展而戰、為保衛二千三百萬人民安全福祉而戰」!當前我們國家敵人到底是誰?今天我們必須嚴肅的認清一個事實,國軍就是要恪守中華民國的憲法,但絕不是為台獨而戰。身為國軍,大家要時時刻刻堅定「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的信念,為捍衛台灣國家生存發展而戰、為保衛二千三百萬人民安全福祉而戰,這是攸關國家存亡大是大非的問題,絕對沒有任何可以妥協模糊的地方。因此,要認清當前我們國家的敵人到底是誰?認清楚才知道:你是為何而戰?你該為誰而戰?

中華民國自1912年開始就是主權獨立國家,有哪個國家需要宣布二次獨立?雖然軍隊已經國家化,但蔡政府仇視軍公教為敵人,如今要在年金改革上,違憲亂政,背信毀約,難保槍桿子不會掉頭。數十萬忠貞退役官兵,及軍隊倫理傳統猶在,是目前當權者所顧忌。事實證明,國軍是台灣民主發展、政局穩定最堅實的後盾和堡壘。國軍是中華民國的國軍,不管政黨如何輪替,都不能撼搖我們「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的中心信念。國軍要「為國家的生存發展而戰」、「為百姓的安全福祉而戰」。簡單的說,誰要改變現狀、支持台獨;誰要消滅中華民國,誰就是我們的敵人,這一點絕不能有任何的模糊和懷疑。唯有團結民心,深化「全民國防」的概念,國軍「為何而戰」、「為誰而戰」,不要再被這些台獨政客給欺騙了!

蔡呼籲台日安保對話、台美峰會!假議題為選舉搶奪話語權

台北市長柯文哲2月16日台中發表專題演講,表示「台灣自己要夠強,有多少實力做多少事情」。柯文哲質疑,「喊台獨卻取消徵兵制,兵夠不夠?美國國防部要求台灣至少撐2天,但台灣推募兵制兵夠嗎?」批評這是政治凌駕專業,都是講假的。國防部長嚴德發19日在立法院回應「自己的國家自己救」,展現防衛決心最重要。

2月19日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立法院備詢談及兩岸議題時,激情演出「戰海上、戰海灘、戰街道、戰山上,我們絕不投降」,將兩岸緊張關係拉升到戰爭層次,其目的在於激化兩岸對立情勢,蓄意挑起兩岸的衝突與矛盾,騙取選票,轉移執政無能,逐漸失去的民心,還想要贏得2020年大選!

因應中國的威脅,總統蔡英文接受日本《產經新聞》專訪,是由產經新聞總社編輯局長井口文彥2月28日在台北進行,我外交部長吳釧燮陪同出席,也是蔡表明拚連任後,首次接受外媒專訪。蔡呼籲日相安倍,「他上任以來(在台日關係)做了許多果斷決定,下階段有必要強化(台日)安保對話。」向日本政府喊話,希望展開安全保障、網路攻擊等領域的對話,共享中國解放軍動向的即時情報等資訊,強化台日安全合作。蔡英文並提到,我們在去年選舉過程中,確實有一些來自於中國的假訊息,譬如在軍事演習的消息上,或是重新播放過去的照片或影片,好像是現在呈現出來的一種威脅的狀態。蔡還呼籲與美國總統川普會談,舉行台
美峰會。藍委曾銘宗認為,台日官方交流檯面化不易,何況敏感的安保對話,「小英如此公開喊話,讓人懷疑是為選舉,搶奪話語權。」

不知其所以然的國防軍 國軍向心力跑了?

國軍聯合作戰轉型過去已有脈絡可循,從過去五十萬大軍歷經「陸精」、「嘉禾」、「精實」、「精進」、「精粹」等案,雖然部隊人數已逐步縮減至目前的十幾萬,但國防預算中的人事費用比例並未明顯下降。軍人年改也在2018年7月1日上路,去年底最大服役年限延長兩年,明年底剛好屆滿兩年。加上可達90%編現比,如啟動「塑身計畫」與「員額控管」,將面臨一波軍官大退潮。如果國軍未來實施「勇固案」,並轉型為「國防軍」型態,國軍的名稱要不要改是無關軍事的政治議題,軍事上整體戰鬥力是否因而提昇才是關鍵。

軍隊名稱的改變情況,在各國並不多見,要改必然有重大歷史意義,我們的軍隊也搞起「正名」,目的何在?目前官校中,諸如陸、海、空軍官學校的校訓,保有「親愛親誠」四字,陸軍官校有黃埔精神,海軍官校有忠義精神,空軍官校有筧橋精神,仍然傳承著與中華民國有關的軍事史觀與黃埔精神!

事實上,國軍去年漢光三十四號演習,即把制海、制空、飛彈部隊與資通電軍兵力,分配四個分區統裁部作戰管制,接著是年底聯合戰備任務月示範觀摩,聯戰轉型已有脈絡可循。「支持編成十五萬到十七萬兵力規模的國軍。」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資源與產業所所長、淡江大學整合戰略中心兼任執行長蘇紫雲闡述,這是依據效率、成本,以及威脅來源、攻守交換比、預算等兩條基線計算所得結果。

在蔡政府上台後,兩岸關係緊張,國家動盪不安、假轉型正義所造成的社會衝突、價值變遷的年代,維繫中華文化與倫理價值,確保國家安定的基礎,只有國家虧欠軍人、政治汙衊他們,他們不欠社會什麼,剩下的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國防軍。

國防部要軍隊改編改名,理由是為執行三軍聯合作戰,這讓人納悶,如果「國軍」各自為戰,變成「國防軍」就可以三軍一體,如臂使指,多一個字差這麼多,這真是太神奇了!應該早幾十年改名,「共軍」就沒得玩了!但是,「國軍」這個既簡潔,還會隨時空自我變化涵義的用詞,不改,毫無不妥,要改,一定爭議不休,甚至動搖軍心,國防部真是閒來沒事做了嗎?國防部如今國軍兵力轉型,精減人力,又將「國軍」與「國防軍」激化,那又何必多此一舉?

根據國防法條文,其中都以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稱呼現在的軍隊,第八條規定總統統率全國陸海空軍,完全沒有國防軍的名稱。如果每個人都可以隨便為軍隊命名,還要法律幹嘛?然道是「國軍」是「中華民國」的軍隊,「國防軍」是「台灣」的軍隊?請問國防部,說真話很難嗎?

日前美國防部發布中國軍力報告,揭攻台計畫「隨時做好準備」,中國軍事突襲台灣?台灣應效法以色列,凝聚全民抗敵意志!筆者以當前國軍招募影片配上「黃埔軍魂」軍歌共勉之,而黃埔精神「犧牲、團結、負責」,就是國軍抗敵的最大保證!歌詞如下:

國家的干城 革命的先鋒 文武合一 薪火相傳 為國為民盡忠

輝煌的歷史 光榮的傳統 如手如足 一心一德 個個都是英雄

親愛精誠 團結 奮鬥 肯犧牲

讓黃埔的精神 常在藍天上放光明

筆者寫本文要先澄清,我不是鼓吹國軍放棄抗敵決心。事實上中華民國能够立足台灣,我不認為武力可解決問題;若沒有黃埔精神,如同解除武裝喪失戰力,台灣將失去和平發展生存契機。

*作者為前國防大學戰爭學院戰略講座,教育工作者,現為中華民國陸軍官校校友總會秘書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