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昌專文:新台灣之子的童年幻想─外婆的越南灣

2015-09-26 06:30

? 人氣

或許有一天,外婆的澎湖灣會因為新移民而成為外婆的越南灣。(Eunice Lee攝/翎翔提供)

或許有一天,外婆的澎湖灣會因為新移民而成為外婆的越南灣。(Eunice Lee攝/翎翔提供)

根據內政部統計,2005年澎湖全縣的新生兒,母親為外籍新娘的百分比,已經超過「台灣主體」新娘,而其中又以越南媽媽為主。換句話說,在澎湖,「母語」已經不必然是台灣話或中文;另外,聽說今年已有屏東某大學正式開辦越南語文學系。這兩項,都是「越南在台灣」的里程碑。我們也可以想像,十年後,澎湖或台灣的小孩唱的不是「外婆的澎湖灣」,而是「外婆的越南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越南媽媽在澎湖的比例已經超過台灣媽媽。
越南媽媽在澎湖的比例已經超過台灣媽媽。

過去,我一直強調越南民族是優秀民族,也預測一、二十年後越南會是東南亞的最強國,那是自「表現phenotype」上說的。如果以「血緣基因genotype」來看,也是很有趣的。現在大家都已同意,中國大約到春秋戰國時期可以算是比較純種的漢民族王國。其後,秦始皇時期與漢初,漢人軍隊與隨後的移民進入百越,造成第一次的漢人及百越原住民大融合;五胡亂華時,北方民族入侵中原,於是傳統中原或北方漢人有了北方異族的血緣。漢人貴族、士紳則大規模南遷,造成第二次漢人與南方土族(漢人與百越混血)的大融合,所以江北的漢人與江南的漢人,血緣上有明顯不同。南方漢人(漢人與百越混血)來到台灣,成為台灣的「唐山公」,而台灣原住民則成為台灣漢人(包括河洛與客家)母系的重要成份。

翻開戰國末期的地圖,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的全部,以及江西、湖南、廣西的一部分,都不屬於中原漢族,而是「百越」—眾多越族之地。那時,「自會稽至交阯」,都是百越之地。交阯是郡名,以今之紅河三角洲河內一帶為主,轄區可以涵蓋到越中順化一帶。越南,就是「百越之南」。

換句話說,現在越南北部人種,其實與廣東、廣西一樣,有濃厚的百越血緣,是秦漢之後漢人與百越人融合的後代,文化上也有很深的孔孟影響。在南方的越南人,有較深的東南亞人種成份,與北方越南人比較,稍矮、稍黑,長相與高棉人比較相近,和泰國人則較不像,孔孟及漢文化影響較弱,但一樣優秀、勤勞,這些是最大宗的越南新娘來源。台灣人口加入越南新娘,應該是全世界唯一漢族、百越、台灣原住民及越南原住民形成的民族熔爐。

內政部統計,民國九十四年底外籍配偶(不含大陸港澳)合法在台居留人數有八萬四五八○人,其中女性配偶七萬六九○六人,又以越南籍五萬五千人,占七成以上,遙遙領先印尼籍的一一%或泰國籍七%。以九十四年而言,幾乎每三對新人就有一對是外籍新娘(含大陸港澳)。二十萬新生兒約有四分之一或五萬名為外籍新娘所生,其中越南媽媽生的,以上述的七○%計,推斷有三萬五千名左右,也就是說去年出生的「台灣之子」,有一五至一八%左右有越南媽媽及越南外祖父、母。換言之,六、七年後,台灣國小一年級的學童,有五、六分之一母親來自越南,而在南部農村,甚至可達三分之一以上,澎湖現在只不過是個領先的指標。相較之下,同一時期台灣的原住民人口如果以內政部統計的四六萬四九六一人算,為台灣人口之二%,其新生兒總數相信不太可能超過全台的五%。當有一天台灣有十五萬個越南媽媽時,每個人以平均生二個小孩計,那麼一共就有四十五萬人,與現在原住民的總人口數相當。

以人口比例上來說,二十年後台越混血人口甚至不比客家族群少,只是客家人口有群聚勢力明顯性,台越之子則較為分散。我們現在講閩、客、原住民、大陸四大族群,再過二十年,「第五族群」的台越混血公民,將相當可觀。這個第五族群,現在尚在牙牙學語階段,等二十年後他們成為台灣公民或勞動力時,因為他們的「特一性」(unique)極為明顯,一定會產生「族群意識」。而相對之下,未來的大陸第三代及第四代將因文化、長相、語言、風俗習慣漸漸融入本地,反而會讓同一世代(而非總人口)中占一五至一八%的「台越之子」顯得突出。

澎湖的土地未來將醞育台灣的「第五族群」。(Eunice Lee攝/翎翔提供)
澎湖的土地未來將醞育台灣的「第五族群」。(Eunice Lee攝/翎翔提供)

未來台灣的新人權指標,就看我們如何善待這個新的第五族群及他們的越南媽媽。

首先,是母語。台籍人士為了爭取能在學校講母語—台灣話,和國民黨政府纏鬥多年,將心比心,將來我們也應該鼓勵這些台越之子學習他們的母語,並且應用他們的母語。

所謂全球化時代就是一個語言掛帥的時代。現在大家都在談金磚四國,其中的印度之所以崛起,除了他們的軟體工業卓然有成外,英語是印度人的官方語言,讓他們占了很大的優勢。其實「金磚四國」是以白種人的投資眼光看的,以台灣為本位來看,越南的投資價值絕對優於巴西與俄羅斯。越南這幾年的經濟成長率,已晉身為世界第二位。越南人口有一億,而且城鄉差距不如中國那麼明顯,市場也不算小。

越南仍然是共產國家,但今年的政治開放卻十分引人注目,例如領導集團以「差額選舉」選出,基本上五年更換一代,等於是「開明集體專制」,連中共內部都有「越共能,中共不能?」的聲音,胡錦濤最近拍板決定中共領導班子以五年為一任、二任後不再連任的決定,明顯是受了越南的影響。以國內民主而言,越南自然未上軌道;以投資者而言,在政治穩定性及開明度上,越南比中國好。

我很高興台灣終於有大學設立「越南語文學系」,台灣應該成立更多的越南研究,不但是語文,甚至包括風俗、文學、藝術等。如果台灣電視每個月能有二小時越南時事介紹,一小時越語中文教學,一小時中文越語教學,一定很受歡迎。政府如果更積極提供獎學金讓越南才俊或越娘家人來台就讀大學或技術學院,將來必能有助於台越關係,相信比用於那些既彈丸又善變之小國金援外交要好得多。

現在越南有許多台商,事業卓然有成。例如三陽公司就是靠在越南稱為慶豐集團的大成功而翻身,成為「捲土重來」的最佳楷模。越南的台商集團與在中國大陸的台商集團,最大的不同是語言問題。越南台商現在找不到會說越南話的台灣籍管理人才,但二十年後,這些台灣新生代的「台越之子」,應該是最佳人選。所以我們應該鼓勵台灣的越南新娘不要自卑,在家裡也盡量教小孩越南話,讓他們自小就會兩種語言:中文與越南話,二十年後妙用無窮。以目前觀之,二十年後的越南絕不會是泛泛之輩。越南也一定非常歡迎這些「外孫」回來,這些外孫,一定會讓台越水乳交融,一定會讓台越關係遠優於中越關係。越南本來就對中國有戒心,現在台灣對越南的外交努力太、太、太消極了,將來台灣要善用台越之子來發展對越南的外交與經濟。

第二,是有關越南媽媽們的司法人權。由上次李泰安案的越南岳母來台就可以知道,目前司法系統的越南語文人才及配套極不完備,嚴重妨害到越南媽媽的司法人權。在媒體上也常看到不少越南媽媽因家暴而逃家,顯示她們在受到不公平對待時因語言關係而受到非常巨大的委屈。台灣的法院若在這一點不改善,將來在人權報告上會是很大的負面。泰勞因為是男性,又是集體工作,不會落單,也比較有申訴的能力,菲傭則學識較高,英文能力不錯,又大多是短期居留,這方面的問題較少。最近有一位美籍越裔人士大鬧航機,迫降之後,美國在台協會馬上派人去協助保護。同樣是越南人,只因護照不同,目前在台灣所受的人權待遇有天壤之別,台灣政府一定要在這方面多加努力,改善越南新娘的人權環境。她們嫁到台灣為台灣生養小孩,任勞任怨,但得到的物質報酬及人權待遇,台灣人午夜捫心自問,能不慚愧嗎?

第三,這些台越之子長大以後,我衷心希望他們在工作、婚姻上不要受到台灣社會有形或無形的排擠,否則台灣會滋生新的族群衝突因素或甚至上升到政黨層面。我相信以目前台灣公民社會的素質而言,是有這種肚量及涵養的。

還有一些風俗習慣上的,舉個例說,現在越南也仍過農曆新年,台灣人有大年初二女兒回娘家的習俗,不知越南是否有類似特定日子女兒回娘家的風俗。我們幾乎可以預見一、二十年後,台灣至少有十萬個越南媽媽在台灣,每年農曆春節,好幾萬台越之子及他們的台灣爸爸、越南媽媽要自台灣到越南過節。只要以二萬人計就好了,每個飛機班次以二百人計,也要一百班次才能運完。這種數萬人同時出國過節省親的大場面,在人類歷史上可能也是很少見的吧!這個「回越南記」讓我想到「出埃及記」,但「回越南記」是來回旅程,而且要溫馨多了。

或許有一天,外婆的澎湖灣會因為新移民而成為外婆的越南灣。
或許有一天,外婆的澎湖灣會因為新移民而成為外婆的越南灣。

我在十二年前之所以能到越南胡志明市協助他們建立第一個骨髓移植中心,主要就是靠一位「法越之子」—法國及越南的混血兒。他的外觀像法國人,但擁有八分之三的越南血緣及八分之一的華人血統。他是一家跨國藥廠駐越南的總經理,因血緣之故,他認為法國及越南都是他的母國,因此一心要為越南做出貢獻。將來的「台越之子」大概也心同此理。

「越南在台灣」是台灣未來發展區域外交及經濟的大利多,希望教育部、經濟部、外交部要把眼界放遠,去訂立長久目標,不要身懷瑰玉而不自知,不去栽培、不去利用(搞不好還視為負擔?)。「越南在台灣」會造成一、二十年後台灣社會經濟文化的重大影響,台灣準備好了嗎?今天的「越南在台灣」,就是明天「台灣在越南」,台灣要好好把握這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天賜良緣及天賜良機。

*作者為台大醫師,東華大學駐校作家。本文選自作者過去數年專欄集結之著作《島嶼DNA》(印刻文學)。原標題:〈新的第五族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