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人養雞不是為了吃!除了把雞吃到肚子裡,雞的存在還有這些重要的意義

2023-07-30 09:30

? 人氣

從數字上來看,人雞關係的變化可說相當巨大:在1950年,英國宰殺了100萬隻雞,而在這一整年,每人平均吃掉1公斤的雞肉。但到了2015年,英國每年會宰殺10億隻雞,每人每週會吃掉0.5公斤的雞肉。雞本身也因為育種而發生變化:牠們變得頭重腳輕(因為雞胸肉比較有價值),成長快速,無法展現若是被釋放到正常、非密集飼養的環境中會表現出的社交和覓食行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今日,只要花6週的時間,就可以將一隻40克的新生雞仔養成2公斤重的肉雞,其體重與投入飼料量的差異不到2倍。(一頭肉牛需要的飼料量是其體重的6~7倍。)雞的改造過程始於1940年代。當時美國家禽業以「用麵包價吃得起的肉」為口號,發起了一場行銷活動,並舉辦一場高調的比賽,讓農民培育所謂的「明日雞種」(Chicken of Tomorrow)。該業界行銷部門關切的主要問題之一是,當時一隻全雞的分量對一對夫妻來說太多,但對一家人在週日歡聚的晚餐來說又不夠。瑪琳.麥肯納(Maryn McKenna)所著的《拔毛!關於雞的真相》(Plucked! The Truth about Chicken)講述了美國家禽業的歷史。她在該書中說明,當時業界想培育出胸肉如火雞胸肉般厚實的「豐滿雞種」。

明日雞種順利誕生了,而且價格還很實惠。據說在1920年,一個領全國平均薪資的美國勞工必須花2小時才能賺到買得起一隻雞的錢,今日只要花18分鐘就夠了。根據政府紀錄,在1967年,英國1公斤雞肉售價是39便士,依通貨膨脹率調整後,相當於現今的7.24英鎊。但是在2021年,1公斤雞肉的價格是2.76英鎊,而在2021年11月,一隻全雞在阿斯達(Asda)和特易購超市只賣2.66英鎊。

現在雞肉有更多部位會被用來製成食品。1963年,農業科系教授羅伯特.貝克(Robert Baker)想出了一種辦法,可以將工廠的廢料,即雞脖子、雞脊骨、雞皮、機器回收的碎肉,變成可煎炸的肉塊,貝克最初把這種肉塊稱做「雞肉腸」(chicken frank)和「雞肉熱狗」(bird dog)。這就是我們今天所吃的雞塊:它們是最便宜的肉類蛋白質食品。然而,透過選育產生的超級雞種,與其野生的先祖,亦即叢林雞,相差甚遠,而且也與兒童繪本或動畫電影《落跑雞》(Chicken Run)中忙碌、自在悠遊的母雞有很大的不同。如麥肯納所說,這種雞看起來更像是「插在兩根牙籤上的橄欖」:牠們無法再棲息於高處,而且可能因為過於頭重腳輕,只能蹲坐在地面上自己的排泄物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