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一堂策略的課程:Spotify能否效法Netflix?

2016-03-04 06:30

? 人氣

Netflix並不是第一個自製內容的播放渠道,前面有優秀的老前輩HBO當示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九十年代末期二十一世紀初期,美國各大電視網的影集同步出現品質下降和觀眾流失的問題,部分原因是網路媒體分散了消費者的注意力,同時短視近利的管理方式也讓電視網越來越講究搶短線收市,造成劇本品質降低或和日益增多的同值性,陷入了惡性循環。但HBO因為有著穩定月租收入,能夠不受短期收視率和廣告商壓力,秉持著遠見製作出許多叫好又叫座的影集,例如早年的《慾望城市》和《六呎之下》,以及現在年年讓人又期待又驚嚇的《權力的遊戲:冰與火之歌》。

由於HBO是月租費模式,而非按次付費,這些內容的直接金融效益在短期並不明顯,但隨著收視高漲,其「談判」效益卻迅速發酵。這些內容的驚人首次收視率以及高重播回看率——別跟我說你沒重看過大人物跟凱莉求婚的那一幕——讓HBO掌握了和其他內容商的談判籌碼,以一天24小時播放的頻道來算,如果內容商想提高價格,HBO可以選擇重播自製影集,深知這點的內容商就只能乖乖回到談判桌上。

Netflix決定採取同樣戰略。但這樣的戰略必須第一炮就成功,因為如果沒能立刻打響名號,Netflix將被認為無法製作優質、受歡迎的內容,與內容商的談判將更趨於弱勢。

這也是為何Netflix在取得BBC《紙牌屋》的劇本授權後,砸下重金找來名製作人大衛・芬區以及名演員凱文・史貝西和羅蘋・萊特,並編列兩季共一億美元的預算,搭配鋪天蓋地的媒體宣傳,就是為了要把這個戰略的根紮好。

結果《紙牌屋》成功大紅,不只帶了諸多直接和間接的金錢效益,也讓看在眼裡的影業公司開始重新打算盤。而隨著Netflix平台在全世界的普及,越來越顯現成為新一代內容首發平台的潛力,開始動搖發片公司的權力結構,這一切都讓這場內容大戰更加精彩刺激,獲利的則無疑是消費者。

回顧完Netflix(乃至於HBO)的故事後,我們可以思考一下:同樣受制於內容提供者的Spotify,有沒有辦法透過自製內容來制衡現有的音樂內容供應商呢?

我想Spotify(乃至於更早的Pandora)的管理階層一定都思考過這個可能性,我也相信他們的結論大概是跟我一樣:自製音樂內容雖非不可能,但其難度之高,還不如把精力花在如何應用現有資源謀求最佳協商結果。

這裡面最關鍵的原因是:和電視劇或電影市場不同,流行音樂的市場分化程度遠遠高於電視劇和電影。如果每一部《紙牌屋》後面有十部失敗的電視劇,每一部《飢餓遊戲》後面有二十部失敗的商業電影,那麼每一首《Uptown Funk ft. Bruno Mars》後面就有一百首失敗的放克歌曲,以及他們那同樣衣著品味獨特的歌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