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雩觀點:南邊鄰居結盟辦喜事,台灣如何思考自己的未來?

2016-01-03 06:20

? 人氣

東協成員國處理國際與區域手法圓融且靈活,也早為各方稱許。因為東協諸國深切了解,單一個別國家對歐美而言是無足輕重,但一個「團結而對外口徑一致」的東協,將使本區域各個內外大國不敢小覷東協的影響力。而且,東協共同體的三個支柱—東協政治安全共同體、東協經濟共同體、東協社會文化共同體亦皆於2015年底開始建立,但估計東協經濟共同體AEC可先達到成果約90%。然則,未來東協共同體是否能夠達到如歐盟般的規模,目前看來雖有希望,但仍然言之過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亞太主義、東亞主義或東協主義?

在美國主導的亞太主義與中國(暨東協)主導的東亞主義中,因美中兩國對東協大力爭取且見縫插針。中美兩大國競逐東南亞之影響所及,事實上也有可能把東協分成兩邊—挺美與挺中。舉例如1970年代中國挺柬埔寨其他三派,最討厭柬埔寨四大派系中的橫山林與韓森派系(並稱橫山林與韓森派系為越南傀儡),如今韓森卻成為中國關係最密切的夥伴,於2012年柬埔寨擔任東協輪值主席國時,由於韓森不願接受菲律賓有關南海的提議,首次東協外長會議無法提出共同決議,也是東協成立45年以來的首次,當時使多數東協國家大搖其頭。

國際社會原存在「東協本身實力不足,難以擔當領導大任」,將降低「東協中心地位」的成功性。也即是說,東協如無法妥善處理相關的區域內外問題,如中國主導「一帶一路」與「亞投行」,美日聯盟推動「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東協如何於美日間取得平衡以及東協內部的治理問題,包括內部貪汙腐敗(如2015年爆發馬來西亞首相納吉的貪污問題)以及民主化程度降低(如2014年泰國軍人政變再次成功)。然而,事實證明一個成功且亮麗的東協經濟共同體,除了吸引國外直接投資外,同時也將促使政治更加和諧,社會更加安定。如此於東協及其10個對話國才可順利合作,使本區域的安全與和平得到保障。東協在亞太主義、東亞主義或東協主義之整合運作,相對悠遊自在。

東協存在歧異的歷史背景,宗教文化語言的多元化,較世界其他區域更為複雜。「東協方式」與「東協中心地位」看或有其不可避免的缺失,但東協十個成員國藉著彼此間的互信,對於爭端矛盾的解決,採取磋商、溝通、協調的東協方式,至少做到1967年以來,各國政府不以軍事武力對抗,更形成東協日益重視治理與政府負責任的有效管理。東協一路走來,有時艷陽高照,有時颳風下雨,有時得意有時失意,但不影響此十個中小型國家團結一致對外的精神與原則,東協方式可能有缺點但「瑕不掩瑜」。僅以2012年金邊外長高峰會要斷言「東協中心地位」不可行,或以泰國、緬甸持續存在軍人干政情形而指稱東南亞國家不存在民主制度,也是太過莽撞地下結語。

台灣如何思考自己的未來方向?

看到南邊鄰居東協十國結盟辦喜事,台灣當思考自己的未來究竟該往何方?當前國人皆知,台灣於美國主導的亞太主義(TPP)與中國暨東協主導的東亞主義(RCEP)之兩個整合機制幾乎毫無自主性可言,都必須努力爭取加入為成員體,台灣當然可以學習東協雙邊下注(Hedging Strategies)的東協主義靈活手法。然則,台灣已為APEC正式成員國,與美國關係較無主權敏感、政治紛爭問題。台灣若欲加入RCEP,不僅只是東協十國較易受中國影響,台灣肯定必須看中國臉色。因此,是否台灣只好懷抱「謀事在我,成事在天」的態度? 相信此並非良好的對策。實際操作上,台灣應該採取東協靈活的集體議價與大國平衡策略,兩者不可偏廢一方。。

2015年最終一天,東協共同體的正式上路,尤其東協單一市場成立,不僅是東亞的大事,也是全球的大事。台灣與東協的關係將來只可進不可退,未來政府「新南向政策」加強我國與東協、印度、紐澳的交往,朝向「多元化、多面向、多贏」原則,將是更符合時代潮流的方向與重要正確的抉擇。

*作者任教於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目前擔任淡江大學『東協研究中心』主任與主持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