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雩觀點:南邊鄰居結盟辦喜事,台灣如何思考自己的未來?

2016-01-03 06:20

? 人氣

東協經濟共同體上路。(美聯社)

東協經濟共同體上路。(美聯社)

2015年最後一天,東協組織(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挾著「同一視角,同一認同,同一社群」(One vision, One identity, One community)口號,於1967年東南亞國家協會成立後的48年,南邊鄰居東協成立將近半世紀的時間,東協歷經近五十年整合,經10年磋商,提出東協共同單一市場的東協經濟共同體(ASEAN Economic Community,AEC)總算華麗登場,公開上路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近半個世紀以來,這十個皆屬中小型國家的東南亞區域組織,其發展過程並不被看好,早期於1950、60年代,無論是1954東南亞公約組織(SEATO)、1961東南亞協會(ASA)、或1963「馬菲印組織」(Maphilindo),都不被看好,1967年東協成立之初也只被國際關係學者視為是個「短暫的反共區域次組織,不久即將消失(泡沫)掉」。中國當時也嘲諷東協只是個「美帝國主義的馬前卒」。

再過兩年,到2017年,東協即將慶祝她的五十歲生日。可以明顯看到於歷經60、70年代的共黨滲透,冷戰時期的美蘇超強競賽,上世紀末的1997/8年亞洲金融危機後,東協不斷地健全體質以迎接快速的亞洲鉅變。新世紀起,東協的表現更加亮眼,以東協為主導的「東協加一」、「東協加三」(中、日、韓)、「東協加六」(亦即RCEP)…,不斷引領東亞政經整合,而有拜於東北亞三國中日、日韓、中韓彼此間互有心結情勢之賜,東協一貫對外宣稱對於東亞整合,東協居於中心地位(ASEAN Centrality)的主動角色,與駕駛者席次(driver’s seat )。

東協之發展過程   五個十年各有春秋

東協第一個十年(1967~1977年)---外表看起來是經濟文化組織,但本質卻是政治意涵較高的「反共或非共」的組織連盟。 1971年吉隆坡宣言表明「東南亞為一和平、自由、中立區」,避免受到任一大國或外力的控制。馬來西亞、新加坡與印尼三國要求共管馬六甲海峽,反對將馬六甲海峽國際化,加強東協組織獨立自主性,此一階段為東協組織建立制度的時期。

第二個十年(1977~1987年),是東協強化國際聲望的時期。此期間1978年年底越南入侵柬埔寨,其背後支持者為前蘇聯老大哥,東協深感安全受到威脅,當時印支問題成為國際焦點,東南亞區域糾葛形成一方為東協組織(背後為美國),另一方為越南(背後為蘇聯),兩方對立的狀態。柬埔寨問題成為東協組織加強團結的因素,不僅向聯合國控訴,也加強內部凝聚力與區域合作的意識型態,提升本身之國際地位。

第三個十年(1987~1997年),此階段為東協組織迅速擴充,由原來之五國到六國(1984)至十國(1999)之階段,於政治協調與經濟合作皆有良好的表現,誠然是東協政治經濟實力上升階段。上世紀末東協以建構「大東協十國(Grand ASEAN-10)」為目標,同時開始朝向建立「東協共同體」為最終目標。此十年東協與中南半島三國改善關係,隨著1989年越南由柬埔寨撤軍,柬埔寨問題由國際爭端轉向為內政治理問題。東協六國與越南及中南半島三國(VLMC)關係改善,東協組織擴充為十國,東協組織的形象大為好轉形成「較全方位的區域組織」。  

第四個十年(1987~1997年)東協十國邁入新的廿一世紀,由上世紀末亞洲金融風暴(1997~1998)危機中迅速復甦,轉向建立「東協共同體」ASEAN Community。2003年10月,為東協重要的里程碑。第九次東協領導人高峰會,東協通過《峇里第二協約》,預定於2020年建立包括政治安全共同體、經濟共同體與社會文化共同體等三大支柱的「東協共同體」。2005年東協推動成立「東亞高峰會」(East Asia Summit),為「10+6」之開端,於2007年東協高峰會再度決議,隨著亞洲政治經濟社會的重大變化,東協必須修改其時程,將東協共同體提前於2015年實現,東協憲章也依時程於2008年公布。

新世紀起,東協成為「閃亮巨星」

 第五個十年(2007~2017年),新世紀起東協成為「閃亮巨星」。東協加強其政經實力的擴充,並以其優勢如人口紅利、豐沛自然資源,以及團結一致的十國,推動東協與區域內外大國之關係,2011年東協通過《峇里第三協約》,東協強調自身為區域整合之推手引擎,欲建立東協中心地位。東協有10個對話夥伴國,而其1994年推動成立的「東協區域論壇」,迄目前已共有28成員國(包括美、日、中、韓、歐盟)。東協由2013年起,推動區域綜合性經濟夥伴協定(RCEP),以整合五個「ASEAN+1」,成員包括東協十國與中國、日本、南韓、印度、紐西蘭、澳洲等共16國,原本期待RCEP於2015年底完成磋商,現改為預定2016年達成,東協充分展示其全球化之角色與東協中心地位之野心。

不難理解,東協組織既已於亞洲淬歷精鍊數十年之久,當然不是省油的燈,過去「看衰」它的大國也紛紛改弦更張,紛紛表達密切交往的善意。不必多言去(2015)年一年之間,日本首相安倍足跡踏遍十國,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總理李克強也是「二一添作五」,每個人分別走訪五國,也造訪所有十個東協國家。除了中國、日本兩東亞大國外,東南亞國家領袖已接受歐巴馬總統之邀,2016年二月初前往加州度假聖地陽光莊園(Sunnylands)參加高峰會。此係美國總統歐巴馬2015年11月訪問亞洲時,邀請東協10國領袖赴美參加峰會齊聚陽光莊園。歐巴馬此舉被視為除溝通TPP與RCEP外,美國與東協討論如何因應中國於南海主權強硬態度應是會談重心之一。「美國—東協」高峰會除南海議題外,美國當利用此良機與東協十國充分溝通。實際而言,包括全球共同反恐、東亞高峰會、香格里拉對話、亞太圓桌論壇,東協十國「無役不與,誰與爭鋒」,十個輪值主席國也練就一身主持會議的好功夫。

東協成員國處理國際與區域手法圓融且靈活,也早為各方稱許。因為東協諸國深切了解,單一個別國家對歐美而言是無足輕重,但一個「團結而對外口徑一致」的東協,將使本區域各個內外大國不敢小覷東協的影響力。而且,東協共同體的三個支柱—東協政治安全共同體、東協經濟共同體、東協社會文化共同體亦皆於2015年底開始建立,但估計東協經濟共同體AEC可先達到成果約90%。然則,未來東協共同體是否能夠達到如歐盟般的規模,目前看來雖有希望,但仍然言之過早。

亞太主義、東亞主義或東協主義?

在美國主導的亞太主義與中國(暨東協)主導的東亞主義中,因美中兩國對東協大力爭取且見縫插針。中美兩大國競逐東南亞之影響所及,事實上也有可能把東協分成兩邊—挺美與挺中。舉例如1970年代中國挺柬埔寨其他三派,最討厭柬埔寨四大派系中的橫山林與韓森派系(並稱橫山林與韓森派系為越南傀儡),如今韓森卻成為中國關係最密切的夥伴,於2012年柬埔寨擔任東協輪值主席國時,由於韓森不願接受菲律賓有關南海的提議,首次東協外長會議無法提出共同決議,也是東協成立45年以來的首次,當時使多數東協國家大搖其頭。

國際社會原存在「東協本身實力不足,難以擔當領導大任」,將降低「東協中心地位」的成功性。也即是說,東協如無法妥善處理相關的區域內外問題,如中國主導「一帶一路」與「亞投行」,美日聯盟推動「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東協如何於美日間取得平衡以及東協內部的治理問題,包括內部貪汙腐敗(如2015年爆發馬來西亞首相納吉的貪污問題)以及民主化程度降低(如2014年泰國軍人政變再次成功)。然而,事實證明一個成功且亮麗的東協經濟共同體,除了吸引國外直接投資外,同時也將促使政治更加和諧,社會更加安定。如此於東協及其10個對話國才可順利合作,使本區域的安全與和平得到保障。東協在亞太主義、東亞主義或東協主義之整合運作,相對悠遊自在。

東協存在歧異的歷史背景,宗教文化語言的多元化,較世界其他區域更為複雜。「東協方式」與「東協中心地位」看或有其不可避免的缺失,但東協十個成員國藉著彼此間的互信,對於爭端矛盾的解決,採取磋商、溝通、協調的東協方式,至少做到1967年以來,各國政府不以軍事武力對抗,更形成東協日益重視治理與政府負責任的有效管理。東協一路走來,有時艷陽高照,有時颳風下雨,有時得意有時失意,但不影響此十個中小型國家團結一致對外的精神與原則,東協方式可能有缺點但「瑕不掩瑜」。僅以2012年金邊外長高峰會要斷言「東協中心地位」不可行,或以泰國、緬甸持續存在軍人干政情形而指稱東南亞國家不存在民主制度,也是太過莽撞地下結語。

台灣如何思考自己的未來方向?

看到南邊鄰居東協十國結盟辦喜事,台灣當思考自己的未來究竟該往何方?當前國人皆知,台灣於美國主導的亞太主義(TPP)與中國暨東協主導的東亞主義(RCEP)之兩個整合機制幾乎毫無自主性可言,都必須努力爭取加入為成員體,台灣當然可以學習東協雙邊下注(Hedging Strategies)的東協主義靈活手法。然則,台灣已為APEC正式成員國,與美國關係較無主權敏感、政治紛爭問題。台灣若欲加入RCEP,不僅只是東協十國較易受中國影響,台灣肯定必須看中國臉色。因此,是否台灣只好懷抱「謀事在我,成事在天」的態度? 相信此並非良好的對策。實際操作上,台灣應該採取東協靈活的集體議價與大國平衡策略,兩者不可偏廢一方。。

2015年最終一天,東協共同體的正式上路,尤其東協單一市場成立,不僅是東亞的大事,也是全球的大事。台灣與東協的關係將來只可進不可退,未來政府「新南向政策」加強我國與東協、印度、紐澳的交往,朝向「多元化、多面向、多贏」原則,將是更符合時代潮流的方向與重要正確的抉擇。

*作者任教於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目前擔任淡江大學『東協研究中心』主任與主持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