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在陸配、單親的標籤之外…

2015-10-23 12:29

? 人氣

陸配綁著「反歧視」布條,場外聲援崇明國中跳樓學生的母親。(中評社趙家麟攝)

陸配綁著「反歧視」布條,場外聲援崇明國中跳樓學生的母親。(中評社趙家麟攝)

台南市崇明國中一位女學生跳樓事件,引發社會關切。就像過去類似不幸事件,難免有一個「標籤」,諸如:資優生,這次事件也有「標籤」:陸配之子、單親媽媽。不必隱諱,事件在發生一周後發酵,很大部份是因為這兩個標籤。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市議員陪同下,孩子的母親現身記者會,場外還有上百新移民媽媽頭綁「反歧視」布條聲援,傷心的母親大哭崩潰,讓人格外不忍。

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這麼多年來,不論是東南亞或中國大陸的配偶,已經成為台灣社會無法忽視的存在,她們都是台灣之子的媽媽,而在不斷學習檢討的過程中,政策上也確立保障新住民配偶的權益,包括取得身份後的投票權,遑論他們的孩子,我們的下一代,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並立下願景:新移民將來也可能選總統,這個願景可能還遠,但新移民之子長大後可以選總統,殆無疑義。

事件發生後一星期,真相如何猶未全明。孩子的「悔過書」上言及老師侮辱了媽媽;學校的說法,則是孩子怒砸老師一袋蘋果後,老師說,「你在家裡這樣對你媽媽說話,你媽媽可以接受,但我是老師,老師不接受。」才會帶著孩子去寫悔過書。這樣一段對話,並無歧視之意,卻反應生活上的現實,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長,多多少少都得忍耐孩子急躁激憤之言,甚至沒頭沒腦的情緒,而不知其所以然,這與孩子的母親是否陸配、是否單親媽媽毫無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為什麼老師一句實話,讓孩子悲憤至此?認為侮辱了媽媽?是平時言詞的累積?還是學校日常生活中的不適意?

孩子憤而跳樓當天,她遺失了一千元,對在學國中生而言,這筆錢不可謂少,錢找不到,沒人幫忙,還要被記警告,而且,看來這孩子被記警告不是第一次,她自覺對不起媽媽。

對學校而言,不論是記點、記警告、甚至記過,其實都只是「便於管理」的手段,走過叛逆期最終能順利成長的絕大多數人,長大後回過頭看,管他警告或大小過,只要不被退學,都不影響一生,遑論即使退學,還可以轉學,沒有什麼天大的事是過不去的。但是,十五歲當下的孩子,如何體會:這些都不重要?如果他們都有此認知,那麼學校「便於管理」的手段也就失效了。

很多人因為叛逆期的一個警告或大小過,而改變了一生,有更好也有更壞的,更多人的人生故事裡留下記憶的是,差一點被記過而讓自己免於被記過的「恩師」。事件中迄未出面的康老師,想來壓力不會更輕,她大概想都沒想到一支警告或一張悔過書,鬧出這麼大事,她大概也沒深刻想過,在她這麼辛苦日復一日教導孩子的過程中,孩子不領情也罷,竟讓自己成為霸凌學生的惡師。事件的陰影一輩子會烙在孩子心底,同樣的,也將烙在康老師的心裡,很難想像她將如何每天如常上課面對其他學生和家長。

事件既已發生,追悔無著,只能提醒所有疲累不堪的國高中老師們,教育的本質是愛,不是警告;當我們不再體罰學生之後,悔過書也是一種精神體罰;懲罰本身不該成為教育手段之必要,疏導、溝通與關懷才是孩子需要的,當然,大人也需要,特別是孩子的母親。為孩子集氣,給媽媽溫暖,至於康老師,讓她安靜一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