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煌雄專文:我在「渭水之丘」

2015-10-17 06:30

? 人氣

渭水之丘。(作者提供)

渭水之丘。(作者提供)

今天大家齊聚在櫻花陵園,為的是即將長眠於此的蔣渭水先生。我在這「渭水之丘」,回顧過去幾十年來所感受到的,是一種歷史的踏實感,一種溫暖。一度為人所遺忘、為社會所遺忘,甚至令人噤聲迴避的蔣渭水;通過我的研究與發現,他的精神復活了,經過時間的洗練,我們從過去濃濃的傷感走出,從那戒嚴的陰影、對台灣史的無知與權力的傲慢中走出來,得到心靈的安慰;過去三十多年,從個別的到黨外的紀念,到兩大黨的紀念成為國內共識,爾今又跨越了兩岸,蔣渭水成為華人社會共有的紀念。現在,我們「感心」地說,經歷八十四年漂泊、三度遷葬流離的蔣渭水終於回到了故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渭水之丘」,這位於蔣渭水故鄉的丘陵,背山面海,經由剛才大家一起步行,以蔣渭水的別號「雪谷」命名的步道慢慢跋涉,來到這裡眺望蘭陽、龜山島與太平洋之美。而站在我們的土地前方,有水平線浪花起伏的極致,之後更有片片浮雲,點太清裡;雲的後面更有無垠的藍天通往世界的想像。這漸層的畫面,有如出生於宜蘭的蔣渭水,發皇於台北,精神馳騁於台灣,影響及於後世的過程。蔣渭水,從「熱血男兒」、「文化頭」、「政治社會運動第一指導者」到「台灣人之救主」,他漂泊在外的靈魂如今在大家的見證下隆重安息,我們來此祝禱所感受到的是,他和大眾站在一起,洋溢著公義、平等、尊嚴與永不屈服之氣。他的英靈,一方面守護蘭陽故鄉,又在俯瞰太平洋的同時守護著台灣。 

蔣渭水是台灣民主運動的先驅。
蔣渭水是台灣民主運動的先驅。

 然而「蔣渭水精神」究竟是什麼?他的格局何在?為什麼經過將近一世紀後的今天,我們大家要齊聚於此紀念他,牢記他的話,甚至實踐他的理想?作為全世界第一本蔣渭水傳的作者,守護蔣渭水三十多年,我站在風光明媚、視野遼闊的「渭水之丘」,可以肯定說,「蔣渭水精神」就是站在接上地氣、有思維高度的「台灣精神」與「民族正氣」,這兩者並且有其內在的關連:都是以日本殖民帝國壓迫為對立面的台灣本土與漢民族的認同。

而此時,我在「渭水之丘」,想著日本統治下《兩個太陽的台灣》:一個在人口上佔少數,但在政治、經濟、教育上卻居於統治地位、屬於大和民族的日本人,構成的是「政治勢力的太陽」;另一個是在人口上佔多數,但在政治、經濟、教育上卻居於被統治地位、屬於漢民族的台灣人,構成的是「社會勢力的太陽」。兩個太陽照耀下的台灣,所呈現的是民族歧視和差別待遇。這正是蔣渭水投入台灣近代民族運動的大背景,憂心忡忡的蔣渭水說,「同胞啊!台灣是我們的台灣,台灣的社會是我們的社會,是不得袖手旁觀,放棄責任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