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保真觀點:歐洲農民吵鬧什麼?-台灣怎麼借鏡

2024-04-18 07:10

? 人氣

2024年2月9日,波蘭農民駕駛重型農機參加「反對進口廉價烏克蘭農產品」的抗議。(美聯社)

2024年2月9日,波蘭農民駕駛重型農機參加「反對進口廉價烏克蘭農產品」的抗議。(美聯社)

農民鬧翻了

過去半年歐洲農民駕拖拉機堵路抗議。這新聞事件雖是持續性的,卻被歐洲及中東兩場戰火掩沒了焦點。在遙遠的台灣可能只有得到浮泛的表面印象:「歐洲農民好可憐、他們政府不照顧農民」。不過我們心頭難免納悶:歐洲農民還會喊窮叫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俄烏開戰以來,西方國家一方面抵制俄羅斯的油氣,又單方面給俄國石油限價。普丁也以牙還牙,對歐洲天然氣限供,再加上北溪油管被炸,讓歐洲徹體絕望,油氣價格上漲乃成必然,推升了物價。

而歐盟實施多年的「共同農業政策」(CAP)就是「補貼」政策,但歐盟有做過研究:成員國平均每公頃農地的農藥使用量,與補助金額呈正相關。亦即農業補貼越多、農藥也用得越多。這當然不利環境生態及人類自身健康。我以前也寫過,美國和台灣都有同樣的無奈經驗-補貼越多,資源越是浪費(相關報導:姜保真觀點:我們需要這麼多農地嗎? 農業政策應改弦更張)。因此,歐盟轉而設想從源頭著手,透過立法縮減化肥及農藥用量,表面是環保、健康,骨子裡可能想藉此壓縮農作物產量。這一波農民抗議,這是一個爭執焦點。

歐洲多國農民示威抗議各有不同的原因,大體上都是認為務農成本增加、農工短缺、補貼過少、管制過多、手續繁雜等等。其次,歐盟會員國之間的所得差距不小。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3年的統計數據,歐盟人均所得是$39,940美元,最富有的盧森堡高達$132,372美元,最低的保加利亞只有$14,893美元。故歐盟各國對生產性農業有不同的依賴程度:窮國的農業GDP佔比高,富國的佔比雖低,農民的回報期望更高,難纏難解。

先看德國:2022年的通膨率6.9%,2023全年的通膨率也有5.9%,電費及天然氣費都上漲,政府還要堅持廢核電、硬著頭皮軍援烏克蘭。這其實也是各國想推動農業補貼改革的原因,不能開源就先節流嘛。柏林農業部取消過去對農機柴油價格的補貼,再對農機車輛恢復課徵牌照稅,宣稱2023年農民的平均所得是歷史新高紀錄,且比前一年高出45%!意思是取消補貼的影響不大,但平均名目數據忽略了在大中小型農戶之間的所得差異,對增加負擔的承受能力不同。

「IMF」的分析報告:2023年德國是全球表現最差的主要經濟體,德國智庫的預估,2024年裡各主要經濟體只有它可能衰退0.5%,而屢遭制裁的俄羅斯可能反而正成長2.6%,美國的成長預估值僅有2.1%。蕭茲總理領導的三黨聯合政府對內要砍農民補貼,可在外交竟然編列巨額預算補助「世界上毫無意義的農業項目」,例如「祕魯的自行車道」等等,當聲勢看漲的右翼「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女黨魁在國會義正詞嚴揭發後,後排的政府高官表情尷尬。諷刺的是「AfD」的政綱先前曾呼籲取消農業補貼,如今轉向支持農民了!

是的,農民抗議浪潮中,歐盟各國的右派政黨都想趁機撈一杯羹。荷蘭政府先前試圖減少畜牧業養殖家畜數目,以符合歐盟減碳目標,意外引發極右派政黨的支持度暴增。

法國亦然,財政支出缺口擴大,今夏還要舉辦勞民傷財的奧運,動腦筋要取消農民的農機柴油價格補貼,一併禁用某些殺蟲劑和除草劑,並呼籲節水。雖然「國家農業研究院」(INRA)說減少四成農藥用量,不影響作物收成,但農民不買單!二月底舉行年度農業博覽會,馬克宏總統赴會表示支持農民,沒想到大會安排一個環保組織負責人到場演說,農民更加群情激憤,開著幾千部拖拉機到場「堵」總統。主辦單位很識相,連忙取消環保組織到場的活動,還是阻擋不了農民的怒火。極右政黨「民族陣線」(RN)領袖瑪麗安‧勒朋在法國農村地區的支持度大增,過去幾年她持續營造自己關心農民疾苦的親民形象。

歐盟雖是單一市場,並非全歐洲各處的胡蘿蔔、雞里肌肉、麵條都是一個價錢。內部各國、國內各區、各連鎖超市系統,還是有價格高低差異,反映了生產運輸及水電人工的成本差異。而歐洲農產品在產地農民及終端消費者之間有眾多的食品公司,扮演中盤商仲介。在法國,這樣的食品公司近百家,它們在國內外營銷各類農產品。

2018年馬克洪總統第一任期時,制定公佈了一個簡稱「 EGAlim」的法規,冗長的全名大意是說立法是為平衡農業生產者及食品供應者之間的長期商業關係,並考量食物的安全及供應鏈穩定,例如規定農民種植作物中須有至少一半是有機產物。

「 EGAlim」規定食品公司與地區農會的供應鏈各方,一年只有在12月到次年3月中磋商談判一次,決定未來一整年的價格,這當然有失彈性。2023年6月有75間食品公司聯名上書政府,要求重新談判降價,他們說很多原物料的價格年中都降了,先前訂價太高,消費者也吶喊受不了。

價格方面「 EGAlim」強制規定:中盤商的售價必須至少比產地價高出十個百分點,食品零售商的折扣不得低於六六折。後果是法國食品價格比歐洲其他國家平均高出15%,苦了消費者。後來政府讓步,允許食品公司直接向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等三國農民採購農產品。這些國家的農產品交易可自由議價。2024年初法國農民堵路抗議,就是要求禁止輸入法國以外的所有農產品,除非都接受「 EGAlim」的管制條件。

烏克蘭也有關係

波蘭農民另有憤怒原因:俄烏戰爭爆發後,烏克蘭海岸線幾乎全部淪陷,僅剩奧德薩等三個黑海港口可以出海。在聯合國出面調停下,2022年7月,烏克蘭、俄羅斯和土耳其簽訂《黑海穀物協議》(BSGI),允許烏克蘭的穀物及俄羅斯的穀物和化肥,可從各自黑海口岸經由土耳其管控的海峽前往地中海再轉運他國,雙方同意停止互向對方港口及船隻攻擊。

但俄羅斯後來認為烏克蘭沒有遵守協議,克里米亞半島港口、大橋經常遭受飛彈和無人機艇偷襲;西方國家也沒有解禁一些對俄制裁的貿易項目,如銀行美元轉帳的國際代碼(swift code)未恢復俄方金融機構使用權。因此2023年7月俄羅斯宣佈不再延長協議。

歐盟早在2022年即彈性豁免烏克蘭的關稅及配額限制,允許火車卡車載運糧食向西走陸路,經由波蘭、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等五個鄰國入境,到大西洋或波羅地海港口再上船出運。歐盟給這通路起名「團結大道」,「solidarity」(團結)即1980年華勒沙在波蘭造船廠組成的工會名稱「Solidarność」。西方政客表面理由說是為提供糧食給非洲及中東的窮國,可俄方揭露其實烏克蘭出口的糧食多在歐境落地,普丁甚至一度說僅有3%的烏克蘭穀物是運送到世界貧困國家。這是怎麼回事? 

歐陸商人發現烏克蘭穀物比歐盟本土的便宜很多,貨車進入境內就偷偷卸貨在當地變賣,首當其衝就是與烏克蘭交界的五國,境內糧價因而暴跌。因此,2023年5月歐盟緊急下達禁令,不准烏克蘭糧食過境時落地。同年9月又暫停禁令,但上述國家有的自行宣佈延長禁令,烏克蘭火大了,居然向WTO告狀!澤連斯基在聯大演說,更意有所指地指桑罵槐:「有些國家只是假裝支持烏克蘭,事實上卻間接暗助莫斯科。」

這番話激怒了波蘭政府,外交部長召見烏克蘭大使抗議,波蘭總統也發話:「烏克蘭最好記住他們曾經受過我們幫助。」更諷刺烏克蘭宛如驚慌的溺水者:「溺水者很危險,他可能把你一起拖到水深處,把來救他的人一起淹死。」

的確,波蘭對於鄰國戰火感同身受,不但率先支援軍火武器、協訓烏克蘭軍人,也收容了150萬烏國難民。為何在糧食過境問題上不高興了呢?是民情難違吧!2023年底,上千輛波蘭卡車齊聚邊境關卡,強行攔檢來自東邊的貨卡,如發現載運大宗農產品即阻止通行。2024年2月,一輛載運烏克蘭穀物的卡車穿越邊境時被波蘭農民攔阻,並且傾倒穀物洩憤。兩國輿論喧騰,基輔政府憤怒指責波蘭當局對此事件毫無反應。

農業產值約佔波蘭GDP的十分之一,且在進出口貿易上原有順差獲利。而農民雖然僅佔全部勞動力的8%,但多數為小農,務農成本的變動缺乏適應彈性,穀價下跌更是如驚弓之鳥。涉及選票動向,波蘭政府不敢忽略國內小農的吶喊。

2023年4月,澤連斯基到訪華沙,除了感謝波蘭的軍事支持,也想緩和兩國從歷史到當今的種種恩怨摩擦,希望繼續開放糧食入境。他到訪後不久,波蘭農業部長就宣佈辭職,因為受不了國內農民抱怨糧食繼續偷渡落地。烏克蘭的農業部長尷尬宣佈將自我設限,不允許小麥、玉米、葵花籽、油菜籽在波蘭境內卸貨。

許諾像是空口說白話,因為難以完全遏止個人的投機行為。烏克蘭與歐盟火車軌道軌距不同,火車進入歐盟地區,都必須停車換車廂,這就是卸貨外逸的時機。個別卡車就更簡單了。而小麥磨成麵粉再烘烤麵包,誰吃得出來這是「本土」或「外國」的?波、匈、羅、保等四國都是歐盟經濟的後段班,農民對於外來農產品進口更是斤斤計較。

波蘭卡車司機示威抗議並非只支援農民,也是為自己。歐盟開放烏克蘭糧車入境時,同時允許烏國卡車和司機免查驗免繳稅入境。俄烏戰爭之前,波蘭卡車公司已有聘僱烏克蘭籍司機,開戰後因為烏國司機符合當兵年齡的不敢再回國,就滯留下來了,還有後續偷渡過來的人。他們自然不會只有忠實地載運糧食,也在歐盟境內自行接單載運其他貨物。烏國司機索價低,無須遵守歐盟勞動條件管制與查核。波蘭司機工會宣稱過去烏克蘭和波蘭卡車接單比例是60:40,如今遽變為95:5。本國司機都失業了!再者,戰前波蘭司機接單運貨長途來往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開戰後怕怕,不敢走烏境戰場路線,這部份生意又被不怕死的烏克蘭人拿走了。種種因素下,波蘭人還能與烏克蘭人solidarity?

2023年底波蘭大選,執政多年的「PiS」政府敗選下台,選後數據分析:農民和司機不支持是個因素。前總理圖斯克組成三黨聯合政府接任,他上次總理卸任後曾出任歐洲理事會主席,是「親歐派」。這次就任總理隨即造訪基輔,與澤連斯基親切握手合影。然而,他在國內還要面對卡車司機與農民,親自出面接見會談三小時而無結果,工會誓言繼續示威抗爭。農團宣佈將於4月18日在兩國所有邊境關口舉行大規模示威抗議。

2023年6月4日,波蘭首都華沙爆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50萬人上街抗議。(AP)
2023年6月4日,波蘭首都華沙爆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50萬人上街抗議。(AP)

鄰國其實都有伸出援手,羅馬尼亞境內的港口康士坦查,位於歐陸多瑙河水系進入黑海的海口,是大型港口且鄰近烏克蘭南岸。俄烏交戰後,康士坦查港早就悄悄分擔烏克蘭穀物出口,2023年出口量比前一年增加21%,政府也投入資金擴充港口設施,整建連外的鐵公路及疏濬運河。但是糧食及貨物超量湧入,使港口運輸能量超載,政府改口說必須優先考量本國貨物出口。戰火下的烏克蘭,以情緒勒索和道德綁架他國的無限長久支持。難!

俄羅斯和烏克蘭戰前小麥的出口總量佔全球交易的四分之一,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數據:全球35%人口的主食是小麥,是世界上栽種面積最廣的農作物。但不要以為小麥不過是做麵包麵條,它也是啤酒原料,而酒類這種加工農產品的上下游產業鏈可不小,附加價值高過麵食。2021年,波蘭的啤酒產量在歐盟區僅次於德國,而對比從2015到2021的七年產量及飲用量數據:德、波兩國及歐盟總和都是略有衰退,但波蘭的人均啤酒飲用量甚至還略勝德國。酒廠如有外來的便宜原料,誰還青睞境內本土小麥?農民當然緊張、憤怒。

說來複雜:戰爭之前烏克蘭就有「世界的麵包籃」之稱,但是它的糧食過去很少直接向西邊歐陸國家出口,歐盟的高關稅及配額制阻擋了烏克蘭的糧食進口。北約是軍事組織,歐盟僅是政經事務,普丁曾說他不介意烏克蘭加入歐盟。但歐洲糧食都已生產過剩,各國政府焦頭爛額、心有忌憚,哪能再加入一個糧食生產大咖?我先前有撰文點出:這其實才是歐盟遲遲不批准烏克蘭加盟的主因(相關報導:姜保真觀點:烏克蘭這場台灣人不甚了解的戰爭)。

俄烏戰爭造成世界缺糧嗎?

2022年2月24日俄軍進攻烏克蘭之後的一週內,黃豆及一些植物油的國際市場價格曾經升高五成至六成之多,但隨即回歸正常。這是缺糧恐慌的預期心理影響,並非供需關係真正出現劇變,世界的糧食供應並沒有大尺度變動而引發全球性飢荒的可能。可類比參考的是石油市場價格變動:但凡中東甚至紅海、波斯灣有任何風吹草動,油價都會劇烈波動起伏,背後多有華爾街巨鱷炒作的陰影。

據估計:俄烏戰爭爆發後,烏克蘭小麥出口僅減少11%、玉米減少15%,但即使西方國家拿非洲及中東國家急需烏克蘭糧食救難為藉口,也無法掩蓋開戰後烏國出口的穀物有相當比例是落腳歐陸的尷尬真相。美國官方報告雖指控俄羅斯:說它至2023年中,自佔領的烏克蘭領土「偷」走六百萬噸小麥。普丁也很厲害,2023年7月他在俄非經濟高峰會上,爽快宣佈將對非洲六國各免費致贈數萬噸糧食,台下聽眾報以熱烈掌聲。他的意思是你們擔憂缺糧的藉口根本不存在,純屬宣傳!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領軍北伐,出祁山先赴瓏右搶割小麥充作軍糧。奇怪,俄羅斯在烏東佔領區都已實施總統大選投票,收割小麥怎麼了?不抵制、干擾,俄國糧船不是也出海嗎?

歐洲糧食生產為何爆量?

歐盟年度預算的三分之一以上是用於農業,2024 年預估結算將達 550 億歐元(一兆八千九百萬新台幣)。這主要是由於他們的《共同農業政策》(CAP)拖累。

歐盟(EU)是1993年11月成立,之前1957年先有歐洲共同市場(EEC),1965年改名歐洲共同體(EC)。歐洲成立聯合組織,相當大的原因就是要處理農產問題。歐陸各國陸地相連,很難查緝農產品跨境走私問題,於是把會員國團結起來,討論如何統一口徑處理各國的農產品在境內自由流動買賣,也藉此把歐盟以外的農產品區隔開來,境內的農產品價格避免與國際市場價格連動。這就是1962年推出《共同農業政策》的背景。

「CAP」表面理由是要保障農民收入(*歐洲農民比非農行業的收入少了約四成)、確保農產供應無虞,但也想促進歐洲農產品出口其他國家。其工具便是「補貼」-視歐盟各國農民生產成本變動(對內)、視歐元在貨幣市場的匯率變化而變動(對外),每年對各國發放鉅額現金。金額先是依照產量,後來改為對地補貼,年年檢討各種作物的單位面積給付金額,雖有增刪,總金額卻是逐年累加。

具體補貼辦法相當複雜,各種農產品都有不同的訪價評估機制,鉅細靡遺,例如有時一則農藥新聞造成消費者恐慌,不敢購買某類蔬果;或是某項農產品這一季生產爆量而使市價崩盤,「CAP」都有條文明定如何依規及時救助。

「CAP」對各會員國補貼項目和比例、金額也不一樣,講起來誠然是「罄竹難書」。例如波蘭是歐盟27個會員國中唯一針對化肥價格上漲而給予農民補貼的。而波蘭自歐盟取得的農業補助資金,其中十分之一用於補貼中小型農場,是特別保護小農的差別待遇。

在國際貿易方面,歐盟抗拒境外農產品的工具不只是高關稅,還有非關稅貿易障礙,例如不准含萊克多巴胺的肉品進口、不准基改作物及加工品進口,而對於有機農產品,更是必須完全符合歐盟認證標準方能輸入。美國政府對此也是不滿,雙方常有唇槍舌劍。

歐盟國家雖然從境外進口的農產品少,但由於境內農民在補貼激勵下的生產效率提高,導致農作物產量倉儲增加,連帶又影響了農產品市價下降,戕傷農民收入,再需要「CAP」進一步補助,結果是糧雖不缺,價卻很高,政府付出也多,惡性循環不斷。

受補貼的歐洲農產品出口,甚至傾銷生產過剩的,間接打擊了較貧困國家的農民收入,其實這也是「國際貿易組織」(WTO)成立的初衷-希望遏止已開發的高所得國家對農產品的補貼,以扶植低所得國家的農業生產,保障當地初級產業的就業機會。有研究分析:如果歐盟減少或完全取消「CAP」的補貼,國際農產品供給量可能略減、平均價格可能更高,反而可以刺激低所得的開發中國家農民更積極耕作、生產,分一杯羹。

歐盟公布綠氫生產標準,刺激新一波風電、太陽能投資(圖/Antoine Schibler @Unsplash)
歐盟年度預算的三分之一以上是用於農業,2024 年預估結算將達 550 億歐元。(圖/Antoine Schibler @Unsplash)

「CAP」的影響全是負面的嗎?也不盡然,有研究報告分析:因為保障農民收入,歐盟境內的農產品價格相對來說比境外要高,是對境外國家的誘惑、吸引,如果不怕關稅及其他繁瑣障礙,鼓勵你生產高品質農作物闖關歐盟。當然,這也許是可望不可及的市場。

我執教時曾與法國一間農業大學合作舉辦暑期研習營會,校內學生赴法國,營會主題便是介紹「CAP」-因為法國就是歐盟農業補貼的最大受益國。當時興大學生報名踴躍,可能他們也是看著行程表上最後一天活動是遊覽花都巴黎吧?

「CAP」歷年多有修正,雖難逃治絲益棼之譏,卻也是與時俱進,近年希望因應氣候變遷以及強調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經營。在《2023-27戰略計畫》文件,說明農業比其他行業更會受氣候變遷影響,農業政策越來越重視環境因素。

這是有事實根據的,過去幾年歐陸農民遭受反常氣候衝擊:降雨、乾旱、熱浪、寒流....接踵而來。在南歐地區如葡萄牙,去年夏季乾熱氣候竟然延續到十月,畜牧養殖動物飽受壓力,農民必須為牛舍增設通風扇和灑水龍頭降溫,電價又上漲,而乳價並未同步提升,額外開支蠶食了利潤,也減少了未來持續投資改善的資金。

英倫三島也不好過,2023年底降雨超標,威爾斯某些地區降雨量是長期平均值的兩倍。2024年初低氣壓帶來的強風豪雨更造成河水及地下水位上漲,淹沒農地、房舍、農機具。政府雖然及時提撥基金濟助受災農民,卻設定申請者限制為居住在主要河川沿岸150公尺內。這引發域外受災農民大大不滿。

環保也是保護主義的工具

今天的工業化農業其實是人為生態系的極端傑作,犁地耕田需要外加能源如肥料、農藥、灌溉,背後是人工及電力,而車輛運輸需要油料,能源上漲對傳統農耕有大影響。傳統農業的整體碳排量不低,故歐盟倡議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樂觀的戰略目標是2030年農藥使用量減半,隱晦目的可能是略微拉低農作物產量。

歐盟推動的改革是基於促進環保和減碳零排等理想,動機良善、立意良好。法國做法是首先鄰近住宅區的農田立即全面禁用殺蟲劑,城市公園綠地及家庭花圃,也勒令不准使用農藥。化肥及農藥施放過多,不但有害自然環境,對人體健康也是有害無益。可是農民不買單,普羅大眾也未必理解和支持!

美國政商界有一句謔語-「Don’t ecology me」,把英文「生態」(ecology)名詞當作動詞用,意思是叫你不要老拿「生態」來恐嚇我,煩死了!

已開發國家中的農民也顧不上關懷落後國家的同行,幾年前法國一個石油集團想擴大自東南亞進口棕櫚油,目的是提煉生質柴油做燃料,那是有別於石油的清潔能源。法國過去製造生質柴油的原料超過一半來自本國當地的油菜籽和向日葵籽,擴大進口海外棕櫚油,意味可能減少採購本土種籽,農民當然不爽。

最後法國政府選擇妥協:自2020年起,不再將棕櫚油列為免稅優惠的生質燃料。歐盟更狠,通過決議:2030年起境內各種交通工具全部不得再使用棕櫚油提煉的生質柴油,理由是非常冠冕堂皇的「環保」-指責東南亞國家砍伐雨林來種植棕櫚樹,開闢新農地造成大量溫室氣體排放。而先前歐盟就曾向印尼出口的生質柴油課徵反傾銷稅,印尼政府向「WTO」申請仲裁,並於2018年1月勝訴,現在歐盟又拿環保來說事?印尼若要報復,除了再向「WTO」告狀,還有什麼手段傷得了歐洲人嗎?這就是國際貿易的現實。

「環保」、「生態」、「自然保育」,常是美好動聽也難以反駁的說詞。波蘭農民自辯抵制烏克蘭穀物的理由是「那是與歐盟不同的環境標準所種植生產的」,暗示食用這些穀物可能有礙健康。

意欲推動減少使用農藥,在環保立場上沒有錯,可誰能否認這不也是為了減少農作物生產過剩嗎?但沒有官方文書或主事官吏會承認這個隱晦的動機。然而,我們確也不能漠視農化藥廠很可能透過看似「科學」的研究報告,掩蓋農藥化肥等添加物對環境及人體的危害。食安的真相,可能比表面揭露的更複雜、更可怕。環保,有時確有其理由。此所以各國農民紛擾騷動中,歐洲議會仍然於2024年2月以329:275通過《自然恢復法》,要在2030年前恢復兩成的陸地跟海域自然狀態(*具體要求田地輪作時至少需保留4%空地休養)、2050年恢復歐洲生態系統包括禁用農藥。這是向綠色傾斜轉型的新農業政策,但仍有略為妥協,例如原本標定2040年之前,農業排放的溫室氣體量需降至2015年排放的七成以下。這當然會增加務農成本,農民理直氣壯要求政府給予補償,就是補貼再補貼。

農業補貼是雙面利刃

農業補貼表面目的是保障農民的生活水準,實則除了造成生產過剩,還會扭曲資源的使用,例如過度消耗水源。這當然也是環保議題。補貼的標準是什麼?就是認為農產品價格太低,於是政府發錢補貼生產成本,然而也就干預了自由市場的運作,最後往往變成補貼金額無限上綱加碼。政府若想減少或取消補貼,再引發農民抗議。

務農為何需要政府補貼保護?這得分幾方面來看:

首先,民以食為天,沒有政府敢摘下「農為國本」這頂大帽子,以往皇帝每年還得裝模作樣來一次春耕大典,象徵支持農民。都得設法確保糧食的本土生產供應無虞,生怕缺糧造成飢荒,飢民就可能聚成叛軍,李自成不就是如此演變的?本土農民就理直氣壯抵制、排斥進口的農產品。其實忽略了今日國際旅運發達的實況,多數商品是可以國際貿易流通往來互補的,取決的應是各地農產品相對比較的經濟優勢。

其次,如歐盟點出的:傳統生產性農業是相當粗放的看天吃飯,受天候氣象的影響很大,而人類仍無法呼風喚雨掌控天氣及病蟲害。所以農產收成也受自然環境影響,還有豐年歉年的輪迴,不用農藥化肥,農民實在莫法度,因此普遍存有「弱勢受害者」的意識,埋怨政府不照顧。

最後,人類歷史上有將近一萬年時間是農耕社會,我們的基因裡都殘留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重農情結,而且是傳統的個體戶小農形象,全民下意識敬佩、體貼、同情、支持小農。2011年WTO部長會議在首爾舉行,討論刪減各國農業生產補貼,南韓農民聚集會場外示威抗爭,台灣也有人跑去,頭綁布條吆喝抗議,返國後津津樂道自己如何對抗韓國警察。但究竟這種抗爭的意義何在?

近日新聞報導南韓尹錫悅政府擴大引進亞洲外勞到農場和漁船工作,但韓人雇主苛刻、環境惡劣,勞資爭議時起。有質疑為何引進外勞苟延殘喘韓國本土農漁牧?直接購買東南亞農產不更乾脆?

小農在全球人口暴增的廿一世紀實有其侷限,主要是難以掌握經營成本,例如怎麼因應穀價漲跌?怎麼面對畜牧養殖的糞便排泄污染?可是叫小農轉型升格為大農非常困難,最後政府只有提出各種補貼政策安撫。歐盟諸國的農民駕駛拖拉機堵路的吶喊聲中,反映的是小農辛酸無奈,龐大的歐盟體制機器也無解。

高雄市農業局與高雄地區農會生鮮超市合作設置小農專區,協助在地農民拓展銷售市場,行銷高雄優質蔬菜、水果。(圖/高雄市農業局提供)
政府與超市合作在生鮮超市合作設置小農專區,協助在地農民拓展銷售市場,行銷優質蔬菜、水果。(圖/高雄市農業局提供)

當然小農體系也有其韌性優點,家庭農場的員工就是家人,艱困時可不計較酬報和辛苦。同時,小農體系收成的農產物也許比較有各家的多樣性,不致於千篇一律栽種同一作物。「FAO」相當支持、鼓勵小農體系,原因是在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農企業的大規模經營體系尚未建立,家庭農場是就業主要途徑,也能滿足當地的糧食供應。看來是社會經濟規模越發達,越不適合小農存續。

我們台灣的借鏡

檢視台灣的情況,我們也經歷過各階段的轉型:1949年國府實施「三七五減租」、1952年「耕者有其田」,至1964年做農漁業普查時,台灣人口已破千萬,約有半數是務農-小農,你可以說那時的台灣絕對是農業社會。但到了2023年,實際務農人口已只剩50萬人。可這個仍然不算小的絕對數值背後,組成者絕大多數仍是小農。

通常伴隨著社會的經濟發展,農業產值佔全國總產值比重將下降,而生產性農業的型態和規模也會轉變,然而在台灣,務農的企業化及規模化程度並未有顯著的正向提升,也就是至今仍然停留在小農經營狀態。

2002年一月一日,我們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TPKM)名義加入「WTO」,政府已預先編列「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新台幣一千億元。按照政府網站的用語,這筆鉅額基金是為了「調整產業結構,提升農業競爭力,以減緩農民遭受進口損害之程度」,但是歷屆政府少有著眼於輔導農民退場及培植大型農企業,而只是想藉著發錢撒幣,對抗海外敲關進口的農產品。這筆基金花去不少,農民人數未顯著減少,小農結構也沒有改變,這是當前的困局。看看歐盟的農業相關支出金額之大,猶未能解決農民之苦之怨,而我們這樣一個島嶼社會,農政策略豈能效法歐洲持續加碼補貼、補貼,再補貼?

農民務農所得不如非農行業平均薪資,是普世所有初級產業的通象。人比人、氣死人,在鋼鐵廠工作,怎麼薪資不如晶圓廠的人呢?怎麼台灣公務員年終獎金不如海運三雄呢?所以,不能硬性想以補貼拉平農戶與非農收入的差距。

扶助農民應另闢蹊徑,進口農產品也不是罪惡

「三七五減租」及「耕者有其田」是針對地主,先是由佃農付統一的定額租金,接著由政府收購田地轉給農民,而將公營事業股票折價發給地主做補償。

今天也許可以反向思考:鼓勵小農交出田地,政府除了給付土地徵收價款,再給予股權,讓農民轉身成為股東,參與政府主導的新科技農業計畫,例如科技成份與資本含量較高的垂直農場及人造肉。當然這不是強迫的,給予農民自由選擇,同時應坦率誠懇告知農民:政府不可能無限期補貼,例如公糧保價收購稻米總得有終止的一天吧!如果實在無意願繼續務農,政府應利用「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發放離農津貼,照顧老農晚年生活的溫飽。

其次是應當適度開放農產品進口平抑國內物價,也是藉此調節本土農產品的產銷秩序。在重農主義情結下,我國政府總是疑懼海外農產品進口,而我方偶有出口,則敲鑼打鼓辦慶典儀式歡送。但有時難免被迫緊急「專案進口」救急,2023年爆出曾補貼新台幣32元一顆澳洲雞蛋,還有巨量巴西蛋,最後是有5,402萬顆過期雞蛋須再發包銷毀!這樣的農產貿易政策,實在是有夠「?」

且不說近年來農產品進口早已高過出口數值,從以下數據看我們為何需要將進口農產品有計畫的常態化:

2023年11月公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3.05%,是二月以來再度見三字頭,也是九個月以來新高。主因是外食費用漲得兇,蔬果由於去年颱風影響,水果年漲14.55%、蔬菜12.32%,這兩項是漲價元凶。

單挑蘋果來看:這是台灣食用最多的水果,但本土自產不到一成,甚至擠不進網路溫度計製作的「本土十大自產水果排行榜」,市售多是舶來品,韓日是高價品、美澳紐較平價,偶而亦有南非、智利等國的,而佔比較少的本土高山蘋果價格不便宜。

加入「WTO」之前蘋果就屬於地區限定管制進口的項目,加入「WTO」之後列為開放進口品項,唯獨對大陸蘋果仍不開放進口。我曾多次帶領台灣師生往訪陝西省,當地農業專家學者曾帶我們參觀蘋果園,介紹說陝西的緯度是適合種植蘋果的地區之一。為何我方不開放彼岸蘋果進口?大陸蘋果品質及價格絕對可與諸多海外來源一拚。多元進口不是有助於平

抑物價嗎?嘉惠全民的事,為何不做?

蘋果屬於溫帶水果,冬季須經歷夠長的低溫時間才能刺激開花結果,本土果樹多種植在台中桃園兩市轄區的中央山脈兩千公尺地區,全盛時曾有2,500公頃之多,開放進口之後種植面積銳減。農產品的國際貿易,應有更高瞻的工具性政策運用,而非像當前的農政單位一昧只知籠統的美其名「保護本土農業」。

保護?保護了什麼?蘋果樹種在高山,影響水土保持更多吧?我曾有長文評析台灣高山農業的利弊得失(相關報導:姜保真觀點:台灣的高山農業何時落日?)。

齊柏林生前曾在《我的心,我的眼,看見台灣》書中說:「我一直以為梨山上的果樹菜園是一種人定勝天的表現,不僅征服了自然,還讓老榮民有個安家立業之處。但其實高山農業所造成水土的破壞是難以恢復的。拍照之後,我開始不買高山蔬果,算是我對這塊土地能做的一點小事。」 

開放大陸蘋果進口吧!兩岸關係惡意螺旋上升中,這不失為一絲善意的表達,也是嘉惠我方廣大消費者,尤其是辛苦操勞的單親媽媽,讓她們的兒女也能吃上物美價廉的紅蘋果。

從中央到地方,從政者應有宏觀視野與道德勇氣,為我們的福爾摩沙美麗之島倡議並執行前瞻性的農業施政方略。

*作者自中興大學農資學院退休、文藝作家,柯P農業國政顧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