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家觀點》:信評、經濟資本與壓力測試

2024-02-14 06:10

? 人氣

作者認為,在高通膨、高利率的年代,一家企業(包括銀行)的信評就更加重要。(示意圖/取自FREEPIK)

作者認為,在高通膨、高利率的年代,一家企業(包括銀行)的信評就更加重要。(示意圖/取自FREEPIK)

銀行如何進行「自主健康管理監測」?

在高通膨、高利率的年代,一家企業(包括銀行)的信評相當重要,不同信評之間借貸成本的差異就非常可觀,好的評比即代表體質健康、倒閉機率低,值得投資,資金取得相對簡單便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最近國際局勢越來越動盪,氣候變遷、地緣政治(烏俄戰爭與以哈戰爭等)、美中貿易戰及潛在的傳染病爆發等,都嚴重干擾、打亂全球供應鏈,造成通貨膨脹。2022年初的烏俄戰爭引起短期的能源短缺跟中長期的糧食短缺;2023年10月初發生的以哈戰爭,若是沒有控制好,更可能造成油價高漲,引發嚴重通膨。短期而言,戰爭逼迫投資者找尋避風港,通常是搶進美國政府公債,造成美國公債價格升高,美國公債殖利率降低,也等同於市場利率降低。但這只是暫時的現象,因為後續全球供應鏈被打亂的效應會慢慢浮現,造成通貨膨脹,進而升息。

在高通膨、高利率的年代,一家企業(包括銀行)的信評就更加重要。因為在「錢淹腳目」的年代,名目利率接近零,實質利率甚至小於零,好信評的企業與信評尚可的企業對外借貸的成本(稱之為信用利差)幾乎相同。一旦進入高通膨、高利率,不同信評之間借貸成本的差異就非常可觀,以下[圖1、圖2]簡單說明。

銀行家之6 圖1
圖1,作者提供
銀行家之6 圖2
圖2,作者提供

[圖2]顯示,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所有評比的信用利差都比前幾年大幅增加,而且評比之間信用利差的差異也大幅增加。

一家銀行本身的信用評比對於銀行營運至關重要,好的評比代表銀行體質健康,倒閉機率低,值得投資,資金取得相對簡單便宜。那麼要如何得到好的信評呢?在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之前,原本相對單純,但是金融海嘯發生後,又增加壓力測試的考量。

[圖3]簡單說明原先信用評等與經濟資本的關係,在此,經濟資本等於統計值損失加上風險胃納量。

銀行家之6 圖3
圖3,作者提供

釐清預期損失與非預期損失

在討論壓力測試之前,有些觀念要先釐清。首先是預期損失與非預期損失(Expected Loss vs Unexpected Loss)。預期損失是營運中可預期到的損失,例如信用卡的呆帳,通常需要提列呆帳準備金,用盈餘以打消呆帳用。一般計算是「預期損失=違約機率ⅹ違約損失率ⅹ違約曝險額」。

非預期損失顧名思義是突發性的、沒被料到的損失,它跟預期損失主要的不同在於組合(Portfolio)與相關性(Correlation)。非預期損失一般由經濟資本支付,若是大於經濟資本,即為破產(Insolvent)。因為牽涉到組合(投資組合或放款組合)與組合內成員間的相關性(Correlation),它的計算遠比預期損失複雜,而且可以有不同的算法;例如,可以用巴塞爾委員會(Basel Committee)提供的公式,或是用Monte Carlo Simulation(蒙地卡羅方法,也稱統計類比方法)來計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