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玓觀點:一場激動但安然完成的敘事之旅─《怪物》與是枝裕和的幾個迷思

2023-08-05 05:50

? 人氣

讓我舉個例子。《我的意外爸爸》──這部作為是枝裕和的代表作之一應該不會太多異議──裡面有一段,當野野宮良多(福山雅治飾)決定要把當初被錯抱,養育了六年的慶多送走,妻子野野宮綠(尾野真千子飾)非常傷心氣憤。一天晚上,等慶多睡著後,出來客廳找良多吵了一架。綠提醒良多,當他第一次聽到抱錯時,居然講了「果然是這樣啊!」這句話,意味著良多從一開始就不認同慶多,認為這個小孩沒有自己優秀。綠把良多的這個恐怖心態直接揭露出來,也揭露給觀眾。看到這裡,已經夠難受的了,沒想到,是枝裕和居然還沒完──下一顆鏡頭直接切到在房間床上,其實並沒睡著的慶多的特寫。看到他那烏溜溜的無辜的大眼睛在黑暗中閃爍,知道他其實聽見了爸媽的對話,真的有夠心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的意外爸爸(圖/取自IMDb)
我的意外爸爸劇照。(圖/取自IMDb)

如果你也是是枝裕和的影迷,仔細回想,應該不難在他大部分的作品中找到類似的例子。我當然不是說是枝裕和在賣弄或誇大這些人性的黑暗面,而是當他撰寫劇本和導戲的時候,在操作上是非常冷靜殘酷、毫不手軟的,所以那些人性的矛盾和衝突才會如此直擊人心。他筆下的角色或許會放過自己,也會互相原諒,最後達到某種平靜與和解,但人們內心、甚至是整個社會的黑暗部分並不會真正消失。我認為《怪物》明顯地承襲了這種殘酷的核心理念──大人們對小孩殘酷(例如依里的父親對依里)、大人對彼此殘酷(例如學校資深老師對保利),也對自己殘酷(例如集暗黑力量於一身的校長)──因而對一切都殘酷了。

講到這裡,或許你就大概猜到我所要談的是枝裕和對《怪物》的第二個影響了。前面提到,坂元裕二早已在他的編劇作品中展現傑出的複雜敘事能力,不過這似乎只能在多集數的電視劇格式裡獲得印證──很可能因為多集數方能容納複雜敘事手法的發揮。相對的,如果是電影格式,以他近期的電影劇本代表作《花束般的戀愛》(2021)來看,雖然還是有不少精采的對白,故事也算吸引人,但顯然不如他的電視劇劇本那麼充滿創意和火花,整體敘事結構也有點鬆散。

另一方面,坂元裕二創造的故事裡,雖然也都能夠細緻地呈現出角色有明有暗的複雜面貌,但他對於這些角色大致上是同情和溫柔的,這一點跟是枝裕和非常不同,但或許也跟電視劇的多集格式有關。因為在較長時間的維度中,人的缺陷和醜惡會在複雜的生命來回和人際互動中被消化、被稀釋(不妨回想《離婚萬歲》裡那個瑛太飾演的反反覆覆、囉哩囉嗦的濱崎光生)。

但正是因為坂元裕二面對上述這個難關──如何調整之前在電視劇中給予角色較多轉圜時間和空間(因而有更多寬容和同情)的習慣,以適應電視劇轉換到電影格式的需求,讓是枝裕和帶來了決定性的影響力。是枝裕和用他對人性殘忍但俐落的剖析力道,以及操作電影格式的精準和絕不手軟的功力,讓《怪物》變成了一部儘管仍有是枝裕和協助打造的形式,但卻是坂元裕二至今在電影格式的編劇上最具突破性的作品。

講完了這兩位傑出影視創作者在《怪物》中的複雜交互影響,最後應該還是要提一下這部電影的另一個關鍵創作者坂本龍一。我想在這個作品裡,跟是枝裕和和坂元裕二之間的複雜關係不同,無論是編劇或導演,誰也影響不了坂本龍一,但他的音樂也沒有要主導電影的走向。他既是協助者,也是原創者。

就在那兩位正當盛年的編劇和導演在這部作品中,分別尋求自己的突破和轉型,導致電影中有時會隱隱感覺到那編導創作的慾望強烈到快要突破銀幕,向你的雙眼和心臟而來的時候(想想第三段颱風天發生的種種),是坂本龍一的音樂承載並包住了這一切,讓劇情和意念的列車不致於失控,維持在最好的軌道上,而我們做為觀眾,雖然因劇情而激動,但也仍能安然地完成這趟精采動人的敘事之旅,讓人感恩。最後,謹以本文向坂本龍一致上敬意與懷念。

*作者為影視文化評論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