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與個人的連結:《料理風土》選摘(1)

2022-12-26 05:10

? 人氣

最後用〈海線一百年〉的海味、黑豬肉和芋仔番薯總結現代臺灣人的飲食風貌,一九二二年竹南到彰化的臺灣鐵道海岸線完成,至今苗栗、臺中一帶的海線火車站仍然是小鎮生活核心區域,在這裡生活,以火車為交通工具,尤其有些站保留住的日治時期建築物,成了一種鄉愁。島嶼飲食離不開漁獲,臺灣獨特的海產店小吃是飲宴文化的基礎,相較於此,客家人傳統飲食中的海味是可以保存的乾貨,蚵仔乾煮粥、丁香魚乾給貓吃,只有季節性的河鮮或埤塘的鰱魚做成紅燒較常見,於是吃豬肉就成了所有臺灣人的共同記憶,甚至是內建了DNA,吃黑豬肉成了執念,除了豬毛之外,能夠把整條豬都吃下肚。最後全書用芋和甘薯做結尾,用了芋仔番薯的現代隱喻,以及臺灣人在飲食上總是能創造出自我風格,詮釋臺灣四百年來地方風土飲食,並發展出可以風行全世界的食物,就像是珍珠奶茶和鹽酥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阿里山農會春季優良茶競賽,烏龍組茂勝茶業、金萱組湘林特產行特等獎。〔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茶競賽。(資料照,嘉義縣政府提供)

回頭看一六〇三年成書的陳第《東番記》中紀錄:「蔬有蔥、有薑、有番薯、有蹲鴟(大芋頭),無他菜。」用這一則臺灣史前時代的紀錄來提醒所有的閩客移民,別忘了我們的平埔阿嬤血緣,這方土地的身世比你我所知的更深邃,島嶼上最早吃粢粑的人或許不是客家人,而是沙轆社在現今臺中地區的平埔族人吃的都都,黃叔璥在〈番俗六考〉寫的詩:「官廚未識都都味,首頂粢盤眾婦先。」這場景跟客家人在宴客時先請客人用粢粑是同樣的習慣,並描述了都都的做法是:「糯米蒸熟,舂為餅餌,名都都。」也跟粢粑的作法一樣。

剛開始寫這本書時,沒有想到會處理到四百年前的記憶,一但著手追蹤就不得不面對所來之處,移民島嶼的飲食雖然離不開原鄉帶來的習慣與記憶,然而落地生存要面對的則是更龐大的自然體系,人也不得不尋求生存之道,在料理上轉化適應地方物候,因此,這本書在理解菜餚演變的過程,參考《東番記》、《熱蘭遮城日記》、《臺海使槎錄》、清代的府誌和縣誌,以及日治時期的研究資或日記與作品,來推論在地生活如何使用書裡提到的食材物資,料理技藝如何發展累積。

在很長一段時間,臺灣人寫料理典故愛用中國千年史,吃爌肉想到東坡肉,吃蛋炒飯以為是從揚州炒飯而來,事實上在料理的譜系上,並沒有中國料理這一說,有的只是粵菜、閩菜或四川菜……等等,中國是政治的語言,以地名敘事才有風土的精神,這本書無疑以客家菜為出發,所以梅干扣肉是借用廣東人梅菜的說法,臺灣的客家人說芥菜為大菜,初階鹽醃叫鹹菜,稍微曬乾保留濕潤度裝瓶叫卜菜(覆菜),曬乾如柴叫鹹菜乾而不是梅干,但梅干扣肉說法援引為用,用久了也叫出名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