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泰國內鬥根源 民主運動摧毀民主

2013-12-09 10:11

? 人氣

聲勢浩大:泰國反對派在曼谷的遊行。

聲勢浩大:泰國反對派在曼谷的遊行。

泰國內鬥不斷,反對派再次舉行大示威,並佔據政府機構,造成至少五人死亡。總理英樂藉泰王生日的機會伸出橄欖枝,緩解局勢。素貼領導的反對派矢言要將前總理塔信勢力連根拔起,但他所屬的民主黨,多年來多次採取不合法抗爭手段企圖推翻民選政府,民主運動摧毀民主,成為泰國政治的巨大諷刺。遭停權五年的塔信舊屬已期滿解禁,並加入英樂領導的為泰黨,未來兩派惡鬥更激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台灣趕到曼谷採訪政治動盪的TVBS電視記者,十二月四日來到五馬路民主紀念碑,赫然發現幾乎空無一人。他掛電話給當地友人問道,「黃衫軍的示威是否已經結束了?」

友人笑道:「還沒有啦。首先,這些人雖然其實就是當年的黃衫軍,但現在他們不穿黃色衣服,而是脖子上掛了個哨子,所以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哨子軍』。其次,明天(十二月五日)是泰王生日,沒有人會在這個時候搞事,會犯眾怒的。不過你可以到沾瓦他納那邊的行政中心去看看,示威總部現在遷到那邊去了。」

這就是泰國,前幾天還擾擾攘攘,示威群眾包圍「猛攻」泰國總理府、曼谷市警察局。三天的鏖戰中,群眾雖未得手,但也搞得現場滿目狼藉,並造成至少五人死亡。

突然之間,總理府和市警局都敞開大門,撤掉所有欄柵、拒馬,讓興奮的群眾進入宣布勝利。前幾天還勢如仇讎的示威者和鎮暴警察,此刻竟滿臉笑容相擁祝賀,讓人有不知今夕何夕之感。

這個突然的轉變,讓這段期間裏氣焰高漲的示威領導人、民主黨籍的前副總理素貼也有點措手不及,只能趕緊站上演講台大聲疾呼,目前只是獲得「部分勝利」,真正要把政府連根拔除的「革命尚未成功」,還要繼續努力。

他擔心的是,人一旦散了,再要聚集就不容易,好不容易累積的戰果,恐怕會潰散。

從某個角度來說,泰王的生日,對這陣子被瞬息萬變示威狀況逼得幾乎喘不過氣的泰國總理英樂來說,是個難得的緩解空檔。對示威人士伸出橄欖枝,也是神來之筆,顯然背後有高人指點。

因為從過去的經驗來看,雙方互不退讓,最終總是造成衝突,而任何衝突也總是不利於執政的一方。現在政府擺出笑臉,大家看的是,示威一方的棒子是否也會放下。

現在,雙方暫時不需短兵相接,英樂也適時拋出建議,由學界、商界出面邀請各方,探討可以解決當前困境的辦法,條件是必須在憲法的框架下為之。

英樂的提法合情合理,一定程度上也突顯出示威一方的蠻橫,應該對政府方面有加分效果。只不過,示威的一方顯然並不會退讓。最後會怎麼落幕,誰也說不準。

過去將近八年的時間,泰國一直是陷在政治惡鬥的輪迴中,走不出來。

諷刺的是,這一切都是在民主的大旗下為之。

這次也不例外。 示威的團體將自己稱為「人民民主改革委員會」(People's Democratic Reform Committee (PDRC)),誓言要將非法的政府拉下台,但手段全是非民主、不合法。執政的為泰黨則堅稱自己是通過民主選舉而產生的合法政府,絕不會屈從於「暴民」。

有意思的是,只要把現在的主角「人民民主改革委員會」換成「反獨裁民主聯盟(紅衫軍)」,「為泰黨」換成「民主黨」,整個的情節,其實就跟兩年前的那場政治紛亂幾乎一樣。

泰國的政治就是這樣,戲碼完全一樣,只是角色對調,不斷惡性循環。這一切,都得從二零零六年遭政變推翻、至今仍然流亡在國外的泰國前總理塔信二零零五年二月那次大選獲勝說起。

塔信是泰國有史以來最會操弄「民主」的政治人物。他當年的獲勝創下了三個紀錄,一是他成了第一位能夠安穩做完四年任期的總理;再者就是他成了第一位不但做完任期,而且還順利連任的總理;然後,他所領導的「泰愛泰黨」在國會的五百個議席中,狂掃三百七十五席,成為泰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可以單獨執政的政黨。

這個在民主實踐中的「偉大」成就,卻導致了他最終遭政變推翻,以及這麼多年來的政治動盪。

這是因為泰國的民主一直是幾個政黨間利益交換的遊戲。塔信的出現,以及他以高超、做生意的手法來操弄民主,使得他成為任何選舉中無人能敵的常勝軍,這就破壞了泰國的政治規則,阻斷了其他政黨的生存之路。再加上塔信得勢之後,斬斷了幾位當年大力支持者的利益,甚至於皇室都對他的聲勢日壯有所忌憚。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最早揚起反塔信大旗的華裔媒體大亨林明達。他本是塔信的死黨,結果塔信上台後對他不理不睬,甚至切斷他想要獲得的特許利益,他才一怒之下開始反塔信運動。

不過,他發起的運動雖然在初期頗有聲勢,但久了之後還是難以為繼,結果二零零六年初,塔信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將所擁有電信公司以十九億美元的高價賣給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公司,卻不用繳一分錢的稅。這個讓許多人不平的事情,不但讓「黃衫軍」死灰復燃,而且引發更多團體加入,終至勢不可擋,最後導致軍隊趁勢發動政變。

這次的情況也頗類似。英樂上任兩年多來的政治氣氛相對十分平靜,反對黨雖然數度企圖在議會、街頭引發事端,但都不成氣候。

一個多月前開始針對特赦法的示威,本來也未引起多大的風潮。不料執政的為泰黨可能看到示威氣勢日衰,再加上在議會佔有多數優勢,於是先以謀殺罪起訴民主黨籍前總理阿比西(阿批實)及副總理素貼,繼則在下議院以議席優勢迅速三讀通過修正後的特赦法。這兩個動作一出,立刻激起強烈反彈。

當時,曼谷市多個地點乃至於全國各地都爆發了群眾示威。素貼則率領群眾從較偏的訕聖火車站轉進十分具有象徵意義的五馬路民主紀念碑。一直待在是樂園公園裏的「反塔信人民軍」也前往烏魯蓬十字路口,與留在當地的「學生及人民支持泰國改革網路」群眾會師。結果一發不可收拾。

雖然為泰黨隨後退縮,由上議院封殺特赦案,但是已經佔據有利位置的示威群眾不肯鬆手,不斷改變抗議訴求,最後上綱到非要現政府倒台才罷休。

素貼是在大約半個月前,與其他八名民主黨民意代表宣布辭職,全力投入街頭運動。素貼等人的舉動自然是企圖與民主黨切割,以備萬一事情不成,不會牽連到民主黨。但這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所以,即使是法律上無法造成聯繫,大家還是把此次街頭運動算在民主黨頭上。

突顯泰國民主的荒誕

民主黨成立於一九四六年,是泰國最老牌的政黨,曾經於一九四八年、一九七六年及一九九二年通過選舉成為第一大黨,但卻從未取得過半數席位。而「民主黨」雖然名為「民主」,但過去近十年來的作為卻一點都不民主,也突顯出泰國「民主」的荒誕。

首先,素貼等人發動的示威,本身就是未經申請、許可的非法行為,佔領至關重要的民主紀念碑一帶,更是給周邊居民及政府機關帶來很多不便,附近許多受到影響的學校也不得不停課。

不過這在泰國已是大家習以為常的事。自二零零四年泰國政治開始動盪至今,幾乎沒有一場示威是合法的。當年「黃衫軍」佔領總理府、國際機場,「紅衫軍」佔領鬧市,兩軍都是強行進軍,到達定點之後安營紮寨、埋鍋造飯,動輒數月。誰也拿他們沒辦法。

這次民主黨示威,執政的「為泰黨」要員跳出來說有財團在後支持,為數甚眾的示威者才能飲食無缺,也才能作長期抗爭,卻渾然忘了自己當年上街時也是一模一樣。

這麼多年來,泰國民主黨所示範的,正好是最不民主的一面。二零零五年時,民主黨自知選不過當年如日中天、後來遭政變推翻的前總理塔信所領導的「泰愛泰黨」,居然聯合其他兩個政黨抵制、拒絕參選。這恐怕也是民主政治史上的奇事。

民主黨的各方支持者

這麼多年來,泰國的政治精英集團、軍方乃至於憲法法庭,均多方袒護民主黨。譬如說二零零六年九月十九日,軍方發動政變推翻塔信;二零零七年五月三十日,泰國憲法法庭對「民主黨」和「泰愛泰黨」在大選中被指控的舞弊行為展開調查和審判,結果民主黨的罪名不成立,而泰愛泰黨罪名則成立,並遭勒令解散。

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二日,泰國憲法法庭裁定總理頌猜所屬的人民力量黨在選舉中舞弊並強制解散,頌猜等黨領袖五年內都不可參政。同樣遭指控的民主黨,罪名卻不成立。

民主黨一直批評塔信所實施的民粹政策,但在菁英、軍方護航取得政權之後,卻臉不紅、氣不喘照搬塔信的政策。

民主黨當時雖然有執政的優勢,卻還是在二零一一年的大選中輸給塔信遙控的為泰黨,拱手讓出政權。現在民主黨不思改進,檢討自身缺失,卻總寄望經過體制外手段扳倒合法的民選政府。這就不知道僅僅是泰國的悲哀,還根本就是民主的悲哀。

其實英樂上任之後,一直相當明哲保身,所以沒碰上多大的困難。這次,她應該是嚴重失算,低估了各界對特赦法的反彈力量及規模,才造成今天這個局勢。特別是示威高潮期,除了塔信的傳統反對者之外,連曼谷市金融區的上班族都連續幾天在午餐時間舉行大型集會,幾乎每個人的嘴上都含著一支口哨,成了「黃衫軍」、「紅衫軍」、「彩衫軍」、「面具軍」……之後,泰國又一創意示威的「口哨軍」。

但最令英樂惴惴不安的,恐怕是示威群眾包羅萬象,除了前述的商界人士之外,學界、醫界都組織了群眾上街。而且,很多團體顯然都是出於自發意願。

他們上街反對的是同一件事,就是執政的為泰黨在國會中強推特赦法。

這個特赦法本來並未太引人注意,結果就因為為泰黨在下議院漏夜三讀,在凌晨四時三十分左右投票通過的這個「暗渡陳倉」動作太啟人疑竇,才引發嘩然。

引起注意之後,當然就有人深究,發現特赦法已經刻意修正,而修正的重點,顯然是要為塔信解套,讓他能夠無罪回國,甚至連本帶利取回當初遭政府扣押的四百六十億泰銖(約十五億美元)。

他們也發現,這個修正案送到上議院後,很可能也會迅雷不及掩耳過關,所以才上街示威,對為泰黨施加壓力。

在整個過程裏,英樂一如既往跟特赦法極力撇清,指稱該法通過與否,是國會的事,跟她主導的行政單位無關。但是她身為為泰黨推出的總理,為泰黨在國會以佔絕對多數的優勢強渡關山,塔信又是她的親大哥。這幾個因素之下,她是無論如何撇不清的,也因此成為示威者的眾矢之的。

事情鬧大後,泰國上議院全票通過否決特赦案,顯然企圖全力為英樂解套。但為時已晚。民主黨群眾佔領了民主紀念碑,凝聚可觀人氣,哪肯輕易鬆手?所以立刻宣布改變示威主題,指稱英樂政府並無誠意,讓上議院否決特赦法僅是緩兵之計,因為特赦法並未真正壽終正寢,只是進入為時一百八十天的「冬眠期」,下議院仍然可在有利時機,隨時讓它「復活」,所以示威活動仍將繼續,直到英樂下台。

英樂現在已擺出退讓姿態,聲稱她願意考慮辭職或解散國會,重新大選。但是同樣的,似乎也為時已晚,素貼一方不斷上綱,指稱他們的最後目標是要把所謂的「塔信體制」從泰國徹底剷除,英樂辭不辭職,國會解散不解散,不再是示威目標。

所以,所有桌面上冠冕堂皇的理由,到最後都只是「理由」而已,唯一真正的理由,就是必須把塔信驅趕出泰國,永遠不准他回來,因為有他在,別人都沒戲了。

但是塔信即使人不在泰國,都有本事贏得選舉,就使得政敵必須厚顏採取非常手段。平心而論,塔信在整個過程裏,一直是根據民主的規則,反而是現在帶領民眾上街的老牌政黨民主黨,因為選不過塔信,只能上街頭硬幹。

英樂的技術性退卻?

目前,英樂政府雖然有退讓跡象,但也很有可能只是技術性退卻,因為為泰黨的前身人民力量黨當年遭停權五年的執行委員都已在二日期滿解禁,他們已經在前總理頌猜領導下,全部集體辦理為泰黨入黨手續,這批能力很強的政治人物加盟,自然又讓為泰黨聲勢大振,再鬥一場,也還不知鹿死誰手。

只不過泰國的民主經過這樣三番兩次的折騰,早就支離破碎,還經得起再鬥嗎?

(本文節錄自亞洲週刊第27卷49期,請參閱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id=1386214755831&docissue=2013-49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