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又天專欄:林生祥的創作軌跡

2017-05-28 06:40

? 人氣

(我大概可以整理出來,一些像是文化性格上的不合。我寫論文時發現外界對客家人的刻板印象,也發現客家族群自己老一輩的主張和新一輩的落差,像五六年級對老一輩那從傳統禮教來的教訓已經無感或反感,但新的典範還沒建立起來。老的主張已失效,主流的國語、台語、西方文化又會把很多人吸過去,所以那個低潮期之沒有驚世之作,大概可以這樣解釋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胡又天專欄:林生祥的創作軌跡-2013年1月訪談-3
下午在高雄美濃林生祥家,泡歌迷所送的茶。(胡又天提供)

問:曾謂陳永淘作品對您有甚大啟發,請從創作意念和詞曲章法,以及唱腔來談一談是怎樣的啟發。

應該是你看到的資料寫錯了,我和阿淘算是同時期開始創作的,雖然知道彼此,但不算有受對方影響。

問:鍾永豐先生在〈歌手林生祥〉談到1997年他在錄音帶裡,從第一首〈美濃山下〉的「可當鎮歌」、〈伯公〉(1996)的「不錯」到〈耕田人〉(1995)的「真正改觀」,他寫道:「從以前那種飄渺虛浮的半校園半前衛式音樂,到現在這首青筋暴露的農民之歌,我不禁好奇,他這兩年間的創作取向轉變,到底是起於什麼樣的動機與動力。」這裡可以請您再回答一下他當時的這個問題嗎?

……其實就是把身邊的事情寫出來,沒有想那麼多。1997年我們出道,在美濃演出「過庄尋聊」演完,一位老農過來跟我說他特別喜歡〈耕田人〉,說寫的就是他。

(之後一段錄音不清楚,事隔多年也忘記了,祈諒)

問:何穎怡老師最近寫到「全球在地化」的問題:歐洲以外,每個地方的音樂人都要面對「如何將自己的語言和傳統音樂,去吻合歐洲古典樂發展出來的十二平均律」的問題。延伸來講,還可問:如何調和傳統聲樂和各種現代聲樂(流行歌曲、藝術歌曲、搖滾、爵士)的異同,如何保有「字的聲情」與字句所能承載的歷史情感與文化記憶,乃至更新之。客語歌曲在這上面,起步比國、台語晚,成就卻相當可觀,這之中的經驗、學問不但值得傳給後輩,更可以給尚未開始發展當代「新歌謠」的千百種漢語方言參考,這裡就想請您舉自己或他人一兩首作品、一兩個片段為例,講解一下這樂句是如何從發想開始,一步步修到對味的。這樣,讀者就可見「客語新歌謠」之逐步建立於一斑。

我是從樂器的改造開始。

傳統樂器應該在我們這個年代有新的彈奏方式、新的想法,否則它會變不見……我大學的時候,有一次王明輝跑來看我,問說你到底想做什麼,我說「農業搖滾」,他說:「那就對了。」……可是我剛買到傳統月琴的時候,發現它音不準,不能和樂團合奏。我就開始修改,當年我沒有樂器的知識,那時也沒有Google;我找到台中的樂器行反映問題,他們也沒幫我解決。然後我自己學習,繞了很多圈……(講述吉他、月琴等弦樂器的知識與調整經驗)

十二平均律不是憑空出來的,那麼多年以來為什麼大家要循著這個規則來play出harmony,發展出一個龐大的體系,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彈微分音什麼的我都不反對,但你首先要能掌握這一套,才好與他對話。

(繼續談了一些樂器改造的心得後,生祥上樓去拿了新造月琴下來,開始示範在傳統曲調的基底上逐漸加入現代和聲、節奏、旋律,以至完成一首新歌的過程,參見前文所貼的影片。)

*作者台北人,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碩士,香港浸會大學人文與創作系博士候選人;作家、歷史研究者、也是漫畫工作者。2013年創辦「恆萃工坊」,目前的產品有《易經紙牌》和《東方文化學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又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