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引爆的性別戰役》「女人們,說出妳的第一次!」數十萬女性網路書寫遭性騷擾經驗

2016-10-17 15:04

? 人氣

川普淫言穢語風波,點燃全美女性怒火。(美聯社)

川普淫言穢語風波,點燃全美女性怒火。(美聯社)

「我12歲的時候,公車上一個老男人狠狠抓了我下體一把,還對我笑。」

「11歲,爸媽的朋友把我壓在沙發上,不肯讓我起來……到現在我都還聞得到他的口臭。」

「8歲,表哥把我壓在牆上、抓了我下體一把,我告訴阿姨,但阿姨說我是『騙子』。」

「我不想說細節,但當時我12歲。那傢伙最後進了監獄。」

......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至今,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每發表一條「政見」,都立刻挑起美國移民、宗教或階級等各種族群的戰火,最近一次他把性騷擾言論描述成「男生都會開的玩笑」,更引爆一場無邊無際的性別戰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0月7日,美國作家凱利牛津(Kelly Oxford)在社群網站披露童年第一次遭到性騷擾的過往,呼籲女性勇敢發聲,結果意外引起巨大迴響,數以萬計的女性紛紛在推特(Twitter)上回憶被性騷擾的痛苦往事,凸顯出性騷擾與侵犯仍深深困擾美國女性。

「我以為頂多只會收到5個回應,」凱利表示,「那是非常私人的問題,我以為沒有人敢分享。」但女性被性騷擾的程度之廣泛,顯然超乎她的想像。接下來幾個小時,大量女性紛紛回應、分享第一次被性騷擾的經驗。凱利的推特被以每分鐘50條推文的速度洗版,不到3天已有超過2700萬人造訪她的頁面。

發起女性自白運動的作家凱利牛津,她也相當訝異能引起巨大迴響。(美聯社)
發起女性自白運動的作家凱利牛津,她也相當訝異能引起巨大迴響。(美聯社)

最普通的場景、最熟悉的加害人

源源不絕的性騷擾故事裡,加害人不只有陌生人,有更多是熟識的人──父親、叔叔、老師、醫生、牧師、朋友。而普遍的發生地點也稀鬆平常:家裡、公車上、地鐵上、學校裡、馬路邊。最可怕的是,這些女性第一次被騷擾的年齡一個比一個還低,15歲、12歲、10歲都有,最小的則是6歲。

為了便於眾人閱讀,凱利創了「這樣不對」(#notokay)的標籤,於是更多推文湧上推特,也出現在臉書(Facebook)、Instagram等其他社群網站,記者上網搜尋時,頁面還不斷在更新。女人或女孩們被性侵、被脫衣服、被偷摸、被下體磨蹭、被跟蹤、被強吻,甚至被人射了精液在身上,五花八門的騷擾方式出現在自詡進步國家的美國社會,格外怵目驚心。

「這就是強暴文化,」,一名40歲企業主管表示,當人們表現出性騷擾很常見,尤其像川普直言「男性私下都在開這種玩笑」,「這就是在為騷擾行為背書,好像一切沒有不對。」

「我覺得川普像個人形警報器,」名叫薩布蘭斯基(Laura Sabransky)的網友受訪時表示,她曾數次在約會中遭下藥性侵,「他引發受害者的焦慮或創傷症候群(PTSD)之類的,包括我在內。」

川普真性情反映性侵文化氾濫程度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指出,正常化性騷擾行為、譴責受害者的言論俯拾即是,川普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但川普這次戳中眾多受害者痛處,顯然不只是因為他身為總統候選人、佔據媒體版面。

許多女性表示,那段對話中川普並不知道自己被錄下,反而正是因為川普「真性情」流露,把一切性騷擾視作稀鬆平常的態度才最令人毛骨悚然。而川普解釋那「只是」玩笑,更突顯他沒有搞清楚狀況:並非只有實際騷擾才算可惡,而是整個社會的放縱風氣助長了性騷擾,更令絕大多數的受害女性活在噤聲、恐懼和自我懷疑當中。

所以,這次她們決定不再隱忍。

「女人們都站出來說話,但不是只針對川普,這也是在對抗我們生命中那些像川普一樣的男人。」女性主義團體「第三浪潮基金會」(the Third Wave Foundation)的創辦人之一瑞查茲(Amy Richards)也如此下了結論。

其實早在川普錄音檔流出之前,2016年美國社會已發生太多事件,包括知名喜劇演員比爾寇斯比(Bill Cosby)疑似性侵超過60人一案,還有19歲性侵現行犯僅被輕判6個月的史丹佛大學(Standford University)性侵案,都讓大眾一再被逼著正視強暴文化的嚴重性。而川普的歧視言論無疑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捆」稻草,

「諷刺的是,整場選戰中川普認真提出的政見少之又少,他卻激發了所有最嚴肅、最重大的議題。」全國婦女組織(the 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Women)紐約區負責人奧索里歐(Sonia Ossorio)說。

川普帶來另一個「女性之年」?

川普之言,也許選舉結束就會被遺忘,但歷史告訴我們故事也可能有另一種發展。1991年,前教育部職員希爾(Anita Hill)指控準大法官湯瑪斯(Clarence Thomas)性騷擾一案,眾多白人男性議員共同詰問一位黑人女性的畫面,也引出美國女性最深的傷痛,她們憤而集結、在隔年選出人數破紀錄的女性議員,該年也進而被史家稱為「女性之年」(Year of the Woman)。

有沒有可能,在眾多女性的傷痛沉積多年後,這場自白行動激盪出的反抗力量,能再為美國社會帶來一次「女性之年」呢?

【延伸閱讀:閻紀宇專欄》關鍵判決──喚起美國「女性之年」的性騷擾懸案

2016年美國社會許多事件讓人正視性侵文化,圖為性侵受害者分享自身經驗。(美聯社)
2016年美國社會許多事件讓人正視性侵文化,圖為性侵受害者分享自身經驗。(美聯社)

50歲的波斯綺(Lynne Boschee):「從背後被人家抓了一把。我以為是我活該,因為我穿著裙子。......我從來沒告訴任何人。那是14歲的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