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斷交40年:那些歷史性瞬間中的恩怨情仇

2019-01-02 16:30

? 人氣

「半夜兩點多把蔣經國總統吵起來……這個宣佈的方式,讓人家很難接受,」擔任台灣對美外交工作多年的前台灣駐美代表沈呂巡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沈呂巡在台美斷交時,仍在美國攻讀國際關係,他見證紐約唐人街萬人上街示威的場面,其中很多是赴美唸書的台灣留學生,在當地掀起「反共愛國運動」。

「那時在美國還沒有大陸留學生。」他回憶說,「當時中國城很多人說要換旗子,原本掛中華民國國旗的僑團要換五星旗,但遊行以後就沒有人敢換,因為這個時期,中華民國的勢力還是很大。」

「美國的存在很實在,聯合國在台灣沒有一個大使館或甚麼東西,但美國有一個大使館,美國在台灣幾乎無所不在,所以感受更深刻一點,」沈呂巡說。

台美斷交時,美國有不少支持台灣的聲音。(圖/BBC中文網)
台美斷交時,美國有不少支持台灣的聲音。(圖/BBC中文網)
鄧小平訪美時,觸發大批挺台人士出來抗議。(圖/BBC中文網)
鄧小平訪美時,觸發大批挺台人士出來抗議。(圖/BBC中文網)

斷交以後

但事實上,過去40年台美關係並未出現惡化,在觀察人士眼中,美國對台灣仍有實質性的支援,斷交只是把關係「去官方化」。

斷交後,駐台美軍離開,原本的台北的駐美大使館變成「美國在台協會」(AIT),該協會被美國稱為民間機構,職責是促進美台貿易及金融發展。台灣當局則設立「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CCNAA)作為對等機構,屬於台灣行政院特設單位。

1979年台美斷交的同時,美國國會制定《台灣關係法》以規範美台關係,並承諾提供防禦性武器給台灣,抗拒任何足以危及台灣人民安全,或社會、經濟制度之強制活動。這則法案確保了兩地維持實質關係,如經貿合作、免簽證待遇等措施,促進了兩地人民交流及合作。

《台灣關係法》也間接影響了台灣人民的身份認同,台灣前國安會副秘書長張旭成對BBC中文說,「《台灣關係法》區隔出我們和大陸的不同。」他解釋,從台美斷交、中美建交後,開始有人會覺得「我們不是中國人,又或是更認同台灣這塊土地。」

斷交之初,台美打交道凡事都必須經過AIT和CCNAA,當時AIT很在意各種禮節,並堅決不進台灣外交部,談問題選擇在餐廳或賓館而不是政府機關。就連美國國會議員到訪台灣乘坐的軍機,降落台北後,就迅速飛至日本沖繩停泊,就是擔心停留在台灣太久引發抗議。

有數十年外交工作經驗的台灣前駐美代表沈呂巡說,台灣外交界流傳一個笑話,「有人問美國外交官,AIT大小事情都先找CCNAA而不找台灣政府,那麼發生火災時,第一時間是找消防部門求助還是CCNAA,那名美國外交官回答說,還是會先找CCNAA。」

這笑話突顯出台美之間的微妙關係,「很多正式外交禮節,有點無聊。」沈呂巡迴憶說。

這些外交禮節不成文「規定」,40年間逐步鬆綁,AIT的領導層願意進入總統府。今年AIT新館落成,館內懸掛了美國國旗以及一般只出現在官方機關的國徽,落成典禮舉行時,美國甚至派出助理國務卿到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