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美麗的「怪物」,它活出了自己的生命:《香奈兒五號香水的秘密》選摘(1)

2016-01-18 05:20

? 人氣

1955年3月24日,瑪麗蓮夢露在紐約大使酒店。(取自INSIDE CHANEL)
1955年3月24日,瑪麗蓮夢露在紐約大使酒店。(取自Inside CHANEL @Michael Ochs/GETTY IMAGES)

問題是,香奈兒五號其實未曾成為安迪.沃荷一九六〇年代普普藝術裡的作品,也未曾請瑪麗蓮.夢露為其代言。甚至,連瓶身在一九五〇年代獲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永久收藏的說法都是以訛傳訛。雖然香奈兒五號暢銷是不爭的事實,因為它確實賣得火熱,但回頭檢視相關的歷史資料與宣傳史,以及灰塵滿布的舊報章雜誌,反而能拼湊出一個簡單而驚人的概要:那就是香奈兒五號早期的成功,跟行銷毫無關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儘管眾人皆信,香奈兒五號是因其精美廣告而在奢華世界異軍突起,但真正的事實卻更為詭異,而且引人側目、錯綜複雜:在它聲名鵲起的前四十年,它的行銷其實單調乏味、平淡無奇。這本來應該是不折不扣的災難才對。香奈兒五號在一九二〇、三〇、甚至四〇年代遭逢的最大敵手與麻煩,都是該公司自己造成的,後續的問題可能也該歸咎到可可.香奈兒頭上。不知怎麼地,行銷與推廣就是對它毫無助益。

若再思考這個事實:每三十秒鐘就賣出一瓶香奈兒五號,這種速度令人咋舌,但那不是近期才有的趨勢。從一九二〇年代開始,香奈兒五號就一路以這種壓倒性的勝利之姿走來。《紐約時報》的香水評論家錢德勒.柏爾(Chandler Burr)提醒我們,今天的調香產業中,舉凡提到這瓶主宰全球香氛市場的香氣,都只能語帶敬畏地以「le monstre—怪物」來描繪它的魅力。

更重要的是,雖然香奈兒五號未能成為安迪.沃荷一九六〇年代作品中的經典標誌,它卻演進成世間罕有的作品,擁有自己獨立的生命,呼出象徵的氣息。它,變成了經典。一位匿名競爭對手曾氣急敗壞地對柏爾說,「簡直太扯了!它不是香水,它是該死的文化圖騰,就像可口可樂一樣。」柏爾的隱喻還是最美:它是美麗的「怪物」,因為它活出了自己的生命。

綜觀全世界,很少有像香奈兒五號這般讓人趨之若騖的產品,培養出數百萬個香奈兒迷——這簡直是天文數字——矢志不渝地獻上熱情、忠誠等美國廣告業主管們夢寐以求的品牌狂熱。所有好奇的歷史學家、精明的實業家、香水愛好者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就在:它究竟如何抓住顧客的心?它如何化身史上最受歡迎的奢侈品?若得用好幾十年才能迎頭趕上它的銷售成績,不免讓人好奇它背後是否有什麼成功的祕辛?更簡單地問,為什麼它能成為世上最性感的香水?是什麼賦予了它性感?這本書——這本未經授權的香氣傳記——將把事實與虛構切分開來,從真假摻半的混亂裡揭開沉默的面紗,梳理真相的模樣,訴說這個耳熟能詳的文化象徵背後一段幾乎不為人知的歷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