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謊話多說幾次,大家都開始認為那是真的?心理學家道出人類7大最常見認知偏誤

2018-10-30 09:00

? 人氣

丹尼爾·卡尼曼在《快思慢想》一書中描述了人的兩套分析機制。「機制1—自動機制 」是無意識的、直覺式的,而且是瞬發式的。它會調用我們的感覺與記憶,在一瞬間評估形勢。就像球員向底線衝刺時,會迂迴避讓對手的圍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機制2—受控機制 」是指有意識地分析與推理的過程,這個過程較慢。這部分想法會權衡選擇、做出決定,並進行自我控制。我們還會利用它來訓練「機制1」,好讓自己能當機立斷。橄欖球運動員在頭腦中演練折返規避時,警察在練習從「歹徒」手中奪槍時,神經外科醫生排練修復破損靜脈竇時的操作,用的就是機制2。

「機制1」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出現的,而且作用很大,但它會受到錯覺的影響。你需要「機制2」來幫你管理自己:檢查自己是否衝動、預先做好計劃、分辨選擇、想清楚這些選擇的意義,並控制自己的行為。 

但不論機制1還是機制2,依靠的都是我們本身的感知系統,即直覺、記憶與認知,這些系統必定都會存在偏差、失誤、偏見與瑕疵。所以為了保證盡可能正確的認識自己,我們需要不斷「校準」自己的感受。

心理學家大衛·鄧寧認為:認識自身要通過他人來進行。在很多領域中,和更有經驗的同伴工作,可以校準一個人的判斷:機長身邊需要有機副,警察出勤是新老搭配,住院醫師配合主治醫師...當你觀察他人,就會經常發現不同的做事方法,發現更好的行事套路。這也會讓你意識到,「我並沒有自己想像得那麼出色,有些地方需要改進。」

自我校準的另一個方法,是從我們真實犯下的「錯誤」中收集反饋。前提是你能從這種失誤中走出來,而且反思、接受其中的經驗教訓。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簡單心理(原標題:越努力,越發現結果總是「事與願違」|7種常見的感知錯覺|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