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擴大!重症醫籲慎防「5種最毒細菌」:豆製品、米飯裡都可能有

2024-03-28 10:17

? 人氣

「寶林茶室」疑似爆發集體食物中毒事件。食物中毒怎麼辦?醫師曝光解決辦法。(示意圖/取自photo-ac)

「寶林茶室」疑似爆發集體食物中毒事件。食物中毒怎麼辦?醫師曝光解決辦法。(示意圖/取自photo-ac)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釀2死、2重症! 「米酵菌酸」污染是幕後兇手?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釀2死、2重症! 「米酵菌酸」污染是幕後兇手?(圖/潮健康提供)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釀2死、2重症! 「米酵菌酸」污染是幕後兇手?(圖/潮健康提供)

位於台北市的馬來西亞素食餐廳「寶林茶室」,近日疑似爆發集體食物中毒,截至今(27日)下午2點已累計10起中毒案例,其中更有2人死亡、2人ICU急救中。因中毒者以食用河粉、粿條等澱粉食物為主,目前各界推測致毒的根本原因與米酵菌酸、仙人掌桿菌等細菌或毒素有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院(NIH)刊載資料指出,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為一種粒線體毒素,普遍存在於發酵米製品、玉米粉、椰子製品,或發泡過久的銀耳、木耳等食物中,臨床症狀包括不適、頭暈、嗜睡、出汗過多、心悸、腹痛、上吐下瀉、血便等,重症者則可能引起多重器官衰竭、中樞神經病變,甚至導致死亡。

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對此也於社群表示,根據衛福部食藥署統計,於2022年全年共計有57件,共1707人驗出細菌性食物中毒。一項本土研究曾顯示,依病原微生物統計,國內以「腸炎弧菌」引起的中毒案件數最多(60案、478人),其次為「仙人掌桿菌」(46案、1,982人)、「金黃色葡萄球菌」(41案、 902人)。

外食族引發食物中毒風險最高? 重症醫籲:慎防「5種最毒細菌」(圖/潮健康提供)
外食族引發食物中毒風險最高? 重症醫籲:慎防「5種最毒細菌」(圖/潮健康提供)

外食族引發食物中毒風險最高? 重症醫籲:慎防「5種最毒細菌」

位於哪些場所用餐,可能較高的食物中毒風險?接續上述中毒供膳單位調查統計,以「營業場所」案件數最多(48.8%),其次是學校(23.1%)與自宅(12.9%)。由上述統計結果可知,「外食」行為可能是最容易導致食物中毒的途徑之一。黃軒醫師提醒上班族或外食族,需格外注意以下細菌感染之風險:

1.腸炎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在台灣,民眾常因食用生蠔或未經煮熟之甲殼類等「海產食品」,或在烹煮過程中受到腸炎弧菌污染而造成食物中毒。

2.沙門氏菌(Salmonella)。台灣每年超過30萬例個案感染沙門氏菌,但根據官方數據,通報率低於1%。主要易受感染影響的有:畜肉、禽肉、鮮蛋、乳品、魚肉煉製品等動物性食品。另外,豆餡、豆製品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植物性食品也可能具有風險。

3.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約有25%的人類與動物,皮膚和鼻黏膜中存在金黃色葡萄球菌,其能產生導致食物中毒的「毒素」。常見的食品為受污染之肉製品、家禽、蛋製品、魚貝類、乳製品、盒餐、生菜沙拉及麵包店產品等。

4.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仙人掌桿菌極容易由灰塵及昆蟲傳播污染食品,食品中帶菌率可高達20-70%。食品被仙人掌桿菌污染後,大多沒有腐敗變質的現象;除了米飯有時稍微發黏,口味不爽口外,大多數食品的外觀都與受汙染前並無二致。生冷食物如生菜沙拉、生魚片、飲冰品等,是屬於食品中毒的高風險食物;而常作為主食之「米飯」等澱粉製品,更需注意容易受到仙人掌桿菌汙染風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