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玻璃,我們就沒辦法上網!這塊1934年的玻璃,讓2024年的AI蓬勃發展

2024-02-26 10:40

? 人氣

沒有玻璃,我們就沒辦法上網。(示意圖/取自pixabay)

沒有玻璃,我們就沒辦法上網。(示意圖/取自pixabay)

1934年,年輕的美國化學家詹姆斯.富蘭克林.海德(James Franklin Hyde)在紐約州北部一處康寧(玻璃製造業者)實驗室工作時,將四氯化矽(silicon tetrachloride,將矽砂熔在氯化物裡形成的液體)灑在焊接炬的火焰中,用化學合成方式造出了一塊玻璃。這塊玻璃之所以了不起,不只因為它的製造方式是幾千年玻璃製造史上頭一遭的重大改變,也因為它的化學成分。海德製造了一種幾近完美、像利比亞沙漠玻璃一樣精純—事實上更加精純的玻璃。大自然透過隕石撞擊大砂海造出的東西,現在可以在實驗室裡生產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適當時機,熔矽玻璃(fused silica)將掀起光學工業革命,但像大多數這類創新的先例一樣,康寧的研究人員得先花時間了解用它來做什麼才行。他們將它加入烹飪用具,做出比「派熱克斯」韌性更強的鍋子。它的抗高溫性意味,熔矽玻璃可以用來製造飛彈鼻錐,以及太空梭(Space Shuttle)與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的窗戶。但真正造成腦洞大開的一刻,出現在倫敦郊區一棟辦公樓—它最後帶來了我們的數位生活。

這棟位於埃塞克斯(Essex)哈洛(Harlow)市郊、外表不起眼的建築,是如今已走入歷史的標準電信實驗室(Standard Telecommunication Laboratories, STL),它一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研重鎮,而這與一位名叫高錕、來自上海與台灣的電氣工程師的研發成果,關係不可謂不深。

自亞歷山大.葛拉漢.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在1870年代發明電話以來,大多數資訊都透過銅線傳遞—銅線是不錯的解決辦法,但有些嚴重的問題。電話訊號傳遞得愈遠,會變得愈薄或「衰減」。貝爾的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與AT&T 的研究部門貝爾實驗室(Bell Labs)花了幾十年時間,設法克服這個問題。他們製作更粗、更硬的銅線,裝設線圈與放大器;他們發明真空管(用精心吹製的玻璃製作),以加強傳遞途中的訊號。AT&T憑藉這些可靠而有效的新技術,建立跨越美國全境的銅線電話線路,並且在1950年代,從加拿大的新斯科夏(Nova Scotia)架設跨過大西洋抵達洛哈林南郊奧班(Oban)的銅線電纜(以取代19世紀所建,速度慢、已不敷使用的跨大西洋電報電纜)。

但銅線運載的資訊有限,傳輸速度也有限。隨後在1960年代,標準電信實驗室研究員高錕完成上述改變長途通信景觀的突破,揭開了我們今天生活其中的光纖時代序幕。

延伸閱讀:我們吃的蔬果,其實是化石燃料產品!專家走進溫室,讓你看見藏在農產品的天然氣

這項突破的意義重大到難以形容。所有現代通信無論如何都得透過光纖,當我們利用無線或電話網路,用手機與全球各地通訊時,很容易以為我們已經將資訊時代非物質化了。但若沒了一種非常實體的原料,這一切通信,無論是視訊、網際網路搜尋、電子郵件、雲端伺服器、串流套裝,都不可能出現。因為,除了最後幾碼以外,在你與你的路由器、或在你家與本地的交換所之間,數據在線上傳輸的幾乎每一哩,都是一種光束在玻璃線上運行的過程。

光纖基本上就是一條玻璃製成的長電線, 或者應該說是兩條長玻璃線, 一條包在另一條裡面—夾在中間那條玻璃線傳輸資訊,包在外側那條將光朝中央彈回、折射,不讓光外溢。要造出這樣一條電線得鍛造一個分為兩層、狀似巨型玻璃罐—即所謂瓶坯(preform)—的厚管,然後在高溫下將它拉長,直到它的徑長彷彿毛髮般細為止。高錕在1960年代的發現是,只要玻璃夠清澈,光可以在這樣的線路上長途傳輸。

當時的問題是,用傳統方法製作的最優光學玻璃,也只能將光傳輸約10公尺,於是高錕著手尋找更清澈的玻璃。他終於在極純淨的熔矽玻璃中—就是最早由海德於1930年代在康寧實驗室發現的那種玻璃—找到了答案。高錕估計,使用熔矽玻璃製成的光纖,光可以傳輸許多公里而幾乎不流失任何數據。此外,由於光纖雖細,頻寬卻比粗厚得多的銅線大得太多,就算非常細的光纖,載運的資訊也比銅線高出許多倍。

像大多數科技大躍進一樣,光纖的發明也是腦力與材料科學結合的產物。提到這些突破,不能不想到高錕爵士 - 他在2009年贏得諾貝爾物理獎,翌年獲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封爵。在哈洛標準電信實驗室拆除後,於原址建立的商業園區即取名「高園」(Kaopark)。沒有玻璃,我們今天仰賴的一切資訊基礎設施都將無法運作,卻沒有人花一點時間沉思它驚人的特性。然而就在全球各角落地下看不見的所在,就在海洋深處,一條由細若髮絲的玻璃線結成的電纜,讓現代世界運轉起來。

就像沒有人重視為我們提供電力的銅線、養活我們的肥料、強化我們建築物的鋼材一樣,也沒有人重視這些光纖。不過話又說回來,主要重點在於這種東西雖說無所不在,卻又無蹤無影。幾年前,一位美國最高法院法官在為「淫穢作品」下定義時說:「我看到它時就知道了。」換到原料世界,你得把這句子反過來唸才行。歸根究底,對人類文明真正重要的是什麼?「你看不到它時就知道了。」

我們用砂打造周遭的世界,而似乎沒什麼比砂更不入我們眼的物質了。砂是現代生活的基礎,而事實是,我們完全不重視它們,連它們有多重要都不了解。

作者介紹:埃德・康威

作家與廣播人。他是「天空新聞」(Sky News)的經濟與數據編輯,是《泰晤士報》(The Times)與《星期泰晤士報》(Sunday Times)專欄作者。康威寫過兩本廣受好評的暢銷書,曾憑藉新聞專業贏過無數獎項。他現住倫敦。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文化《供應鏈戰爭:砂、鹽、鐵、銅、鋰、石油的戰略價值》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